印度的新冠疫情顯然已經失去控制。據印度衛生部官網24日公布的數據,在過去的24小時內新增近34.7萬確診感染者,2624人死亡。印度醫療體系事實上已經崩潰,很多醫院缺少氧氣供重癥患者使用,不同邦和醫院之間“搶劫”氧氣的情況不斷發生。新德里高等法院憤怒地要求莫迪政府“你們去乞求,去借,去偷,去進口(氧氣)”,挽救人們的生命。
印度政府被指責低估了變種病毒的攻擊性,不僅在今年早些時候放任了一些大型宗教活動的舉行,而且沒有強調戴口罩等基本防控措施,導致了近期疫情的井噴式擴散。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感染者從1萬左右跳漲到30萬以上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美國疫情高峰時期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擴散速度。
目前西方國家已經取消了與印度的幾乎所有外交人員往來,斷航的局面也在迅速形成。美英等國表態有意支持印度抗疫,但基本尚未形成實際行動,美國對印度急需的疫苗原料出口繼續保持限制狀態。
印度公共衛生系統薄弱,社會的基層組織能力同樣薄弱,單靠印度自己的力量應對眼前的局面很可能意味著這場人道主義災難的加劇,大量感染者不治而死。國際社會與印度合作減緩疫情很有必要,共同促成這種合作是各方的共同責任。
中國已在星期四表達了為印度控制疫情提供必要支持和幫助的意愿,由于中印因邊境沖突關系惡化,兩國能否做到將前嫌擱置一邊,積極達成急需的抗疫合作,這是一份考驗。
相信印方會有一些人對接受中國的幫助心存芥蒂,情緒上一時轉不過來,但現在人命關天,不容多想。其實中方這邊也有一些人反對主動提幫助印度,但外交部星期四的聲明更加代表了中國的主流態度。
美英等發達國家主導了國際輿論圍繞新冠疫情的議題和關注方向,塑造了西方世界的道義觀。西方輿論目前并沒有對印度疫情表現出之前對歐美疫情同樣的關切和揪心,也可能是因為印度人口龐大,他們覺得“救印度”對西方來說并不現實。
這次疫情顯示出,西方與印度的走近更多是地緣政治意義上的,他們之間實際存在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鴻溝,他們的彼此親近脆弱而表面。
中國與印度有更多感同身受的地方,在發展和促進民生改善這些最根本的利益上兩國本屬“一個陣營”的伙伴。可惜的是,邊境地區摩擦的意義被放大了,掩蓋了中印關系的真實紐帶,讓兩國巨大的共同利益變得模糊不清。
一個國家對外關系的本質應當是什么,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它們的排序又應當是什么,這是值得思考的。目前地緣政治在國際關系中繼續占據著壓倒性的地位,這與當今世界面臨的實際挑戰形成了錯位。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暴露了這種錯位的嚴重性,人類社會需要實事求是走出這一困境的能力。
中印能夠共同在這個方向上邁出積極探索的一步嗎?人們拭目以待。▲
環球時報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