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5日文章,原題:井岡山留住革命事跡中共用歷史丈量成功 地處江西西南部的井岡山,在中國被稱為“革命的搖籃”。上世紀2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中共看來,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典范,也是“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這一革命道路的起點。
過去十多年來,中共把目光投向歷史,希望通過挖掘紅色資源,形塑當代中共黨員思想,確保紅色江山不褪色。在中共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學習黨史更成為一項重點。井岡山和中共在井岡山上的創業史,在這場如火如荼的學黨史活動中,是得天獨厚的課堂和教材。2014年,有近13萬人到井岡山參加紅色培訓,到2019年這個數字已攀升至愈52萬人,年均增長約40%。在學黨史活動推動下,今年到井岡山接受紅色洗禮的人預計將井噴式增加。
井岡山干部學院是中央黨校以外,中國三大黨員干部培訓基地之一。這所學院2005年正式開班,截至今年3月,已舉辦培訓班近2000期,受訓學員超過10萬人。
井岡山也是中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游客可以穿一身灰藍色的紅軍服、戴上紅軍帽、背上印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背包,重走紅軍挑糧上山的小道,體驗一天紅軍的生活。
從事紅色研學產業的謝炎軍受訪時透露,在疫情前的2019年,公司在井岡山、遵義、延安、嘉興等紅色圣地接待了2萬名參加紅色培訓的政府機構、企業人員,今年預計會增加到4萬人。
當地依靠紅色產業營生者,從如織的人流中看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借著中共慶祝建黨百年的東風,井岡山、遵義等地都期盼在紅色旅游方面大獲豐收。遵義紅軍街上的一名店家告訴記者,去年因為疫情,紅軍街幾乎冷落一整年,“今年應該會好一點”。▲(作者楊丹旭)
環球時報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