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榮創是江門臺山市高圍村人,52歲。年輕時,他一直在外闖蕩,做玉石和沉香生意。幾年前,他回村發現,隨著環境改善,高圍村吸引許多鷺鳥到此安家。但成群結隊的鳥兒也引來了一些偷獵者前來捕鳥。鷺鳥受驚離去,數量逐漸減少。為此,伍榮創放棄生意,決心留下來保護這些鷺鳥。
他在進入白鷺棲息地的必經之路上搭起大棚,平時吃住都在這里,還在進山路上樹立了愛鳥護鳥警示牌,安裝了監控,并投入10萬元在村里后山搭建了觀鳥平臺守護鷺鳥。
每年三至九月,是鷺鳥的繁殖期。遇到刮風下雨天氣,一些幼鳥會不慎墜落地上。每年這段時間,伍榮創都會到竹林里拾取幼鳥,帶回家后放在紙箱里喂養。他說,紙箱可以保溫,讓幼鳥不至于受凍。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去市場買來小魚小蝦喂養幼鳥。當喂養三個月后,幼鳥長大,學會飛翔,就讓其外出覓食。這樣的場景每年都會發生,伍榮創平均每年都要喂養三四十只幼鳥。
去年,有村民在后山砍竹子,不小心打下了6只幼鳥。他便將鷺鳥帶回家悉心照料,可惜有2只沒有養活。說來也奇怪,這些小鷺鳥也不怕人,簡直把伍榮創當爸爸了。“露露,過來這里!”只要伍榮創一聲召喚,4只小鷺鳥就會從枝頭、水池邊、盆栽后等地紛紛冒出頭來,“嘰嘰”地叫著飛到伍榮創身邊,圍著他嬉戲。“露露”是伍榮創給小鷺鳥取的名字,這一呼一應讓人感到特別有趣、溫馨。
在伍榮創的影響下,高圍村村民也自發保護起鷺鳥,這也讓一些人打消了偷鳥的念頭。但由于少數人還存在吃野味的舊觀念,導致偷獵鷺鳥的現象依然存在。得知伍榮創就住在前往白鷺棲息地的必經之路上的大棚里,想偷鳥的人平日不敢來,專挑刮風下雨天來。
伍榮創說,每到臺風天,鷺鳥都落在地面避風,偷獵者也會趁夜里進入竹林偷鳥。2018年臺風山竹來臨前夜,伍榮創帶著被子在觀鳥臺守護到凌晨2點多,當時風雨越來越大,妻子勸他“這么晚了,風雨這么大,應該不會有人來了”,伍榮創才回到棚屋睡覺。結果,過了4天,他卻聽說,有人在市場附近兜售白鷺。經打聽得知,在他回屋睡覺后,凌晨3點多,大約8個人帶著袋子來偷走了400多只鷺鳥。得知這個消息,他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后來,每逢臺風來臨的時候,他就守護到天亮。
這些年,為了保護鷺鳥,伍榮創也遭受了不少委屈,有人認為這些鷺鳥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著嗎?有人威脅他別多管閑事,小心遭到報復。但是,伍榮創并沒有退縮,一旦發現有人偷鳥,他就立即勸阻,如果勸阻不停,就報警處理。前幾年,他發現4名外地人帶著袋子偷鳥,當場攔下并解救了十多只剛學會飛翔的小鳥。
在伍榮創的努力下,短短幾年時間,高圍村鷺鳥的數量快速增加,不但離開的鷺鳥重新歸來,連附近的鷺鳥也紛紛前來,把這里作為理想的棲息地。每天傍晚時分,在附近覓食的鷺鳥成群結隊歸巢,萬鳥盤旋歸巢的景象蔚為壯觀,讓人仿佛置身“小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