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義華
摘要:特種設備應急管理涉及企業職工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問題,基于此相關部門應當做好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從特種設備事故的事前、事中、事后進行相應管理,做好預防、響應和恢復工作,防止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影響到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本文將小議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通過建立完善的機制和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防止事故發生,保障公眾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關鍵詞:特種設備;應急管理;重要性;對策
我國特種設備管理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起步比較慢,以至于事故經常發生,給公眾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相關部門應當重視好特種設備管理工作,面對當下應急管理現狀,針對現存問題做好相關管理工作對策,提升我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效果,推動社會安全和諧發展。
一、我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現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煤礦、建筑等行業的特種設備造成的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民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也對我國應急管理體制帶來了挑戰。目前我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現狀主要有:各部門協調不順,管理沒有形成一個閉環,現場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公眾與管理人員危機意識不夠,預警措施不完善,各類信息傳達不夠準確、不夠公開透明化;社會人員的組織能力較低,自我救助能力薄弱,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等。這些都影響著特種設備應急管理的有效落實,難以保障人民公眾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本文針對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的完善優化做出相應的討論。
二、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特種設備與企業員工的工作與生活息息相關,對于企業生產秩序、員工安全扮演著重要作用。特種設備的使用、面對突發事件的反應以及事后的處理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形式的特種設備也不斷產生,對特種設備的現場管理及行政監管帶來新的挑戰,與特種設備相關的知識和管理手段也應當不斷進行優化和改革,做好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才能夠更好地面對設備與人的問題。同時,先進的特種設備能夠預防、排查、智能的應對事故,有效的管理工作也能夠促進特種設備安全高效的運行,從而保障員工安全、社會穩定。最后,隨著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企業生存危機意識的不斷加強,也讓相關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更加公開透明化,讓公眾共同促進特種設備應急管理的發展,推動社會安全穩定發展。
三、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預案不夠完善
就目前我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來說并沒有針對應急預案做出完善的規定與解釋,主要停留在對于事故發生的預判上,并未對預判完善對應的應急處置方案并開展演練作出具體的指導。另一方面,很多企業的應急預案未開展結合本企業生產現狀和設備情況開展風險評估,識別與自己設備直接對應的隱患,從而編制對應的應急預案以提升應急預案的可行性。而且,在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習過程中,容易忽視來自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安全監管等多部門的協作,讓整個應急預案及演練過程過于程式化,沒有針對實際的風險評估和過往隱患及經驗,導致應急預案在面對事故發生的時候并未具有有效的可行性。
(二)未建立預防性維修計劃
當下,很多企業在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上對于特種設備的管理沒有形成日常點檢、定期維護、隱患消除的體系,無法確保設備能夠安全、高效運行。一旦事故發生,現場作業人員無法快速停止帶病設備,從而也就無法讓設備管理人員做出快速響應。對于特種設備應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臺賬管理,包括基本的設備臺賬管理,備品備件管理、潤滑和清潔計劃等一系列預防性維修計劃。在日常設備保養過中,應做到專人專事,根據設備特點,保證設備在出現故障和事故前消除隱患。
(三)善后處理有所欠缺
現在,部分企業在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之后特別關注將工作放到事故本身和損失減少上,常常容易忽略造成設備停止或故障的原因,從而無法幫助設備維修部門進一步優化設備檢查維護方案。這部分工作的缺失影響到后續特種設備的運行與對突發事故的預知響應,在整體的管理工作上沒有實現一個閉環管理制度,無法實現良好的設備管理工作。
(四)缺乏對工作人員進行先進技術的培訓
在特種設備應急管理中人員的能力尤為重要,而如今社會當中科技快速發展,設備更新換代比較快,各種先進技術也在不斷地融入特種應急設備當中。然而在人員專業技能方面,很多企業在人員能力方面沒有快速開展對應的能力提升計劃,使得很多人員專業能力跟不上科技的進步,導致進行特種設備操作、運營、維護、善后的過程中無法全面做好。
四、做好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完善應急管理工作流程
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應明確各項工作的流程,針對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做出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確每個階段任務。首先,事前對于特種設備的引入、調試以及在安裝使用過程中,設備使用人員、維護保養人員應開展詳細的風險評估工作,確保在安裝過程落實各種安全防護罩、安全控制開關、傳感器等安全裝置的“本質安全”。其次,通過學習設備特點,在調試過程中獲取設備關鍵零部件的“備件清單”和“預防性維修保養計劃書”,保證在設備全生命周期內不斷地對設備開展預防性的維修保養計劃,確保設備在出現故障前完成維護,避免事故。再次,要對專門人員開展對應設備性能培訓,主要針對設備性能、安全附件檢查、重要潤滑點以及清潔等內容,建立周期性的預防保養意識,同時針對風險評估的風險,做好應急響應機制,定期開展已經識別的各種預案的現場演練,做到設備使用人“處亂不驚”。最后,在設備故障或事故發生后要深入分析設備故障的原因,從“人機料法環”各個角度深入挖掘根本原因,從而做出調整維修周期,調整保養計劃等措施,避免盲目開展“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局面。如此一來,按照系統工作流程,在面對事故的時候所有工作才能夠有條不紊。
(二)健全應急管理工作體系
健全應急管理工作體系是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能夠恪守本職的基本保障。企業通過設立專人專事進行設備的管理、人員的管理,并明確好每一個人員的職責,落實好工作的實施。同時做好相應監督管理制度,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遵守本分,做好自身工作。此外,還應當設立相應的獎罰機制,促進、鼓勵人的積極性,讓應急管理工作更加系統,促進特種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
(三)提升應急管理人員素質
人員素質問題是應急管理的根本。對此,企業應當定期進行相應的專業培訓、素質培訓,培訓工作人員正確使用特種設備、應急設備的維護管理、事后恢復工作,讓工作人員能夠正確開展應急管理。同時設立相應的考核機制,促進管理人員能夠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同時,針對績效良好的人員給予相應的激勵,樹立榜樣,影響其他人員能夠相互學習、不斷提升,更好地開展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
五、結語
總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工作在當企業的發展當中不容忽視,企業作為主體責任人應當做好管理工作,明確相應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體系,提升工作人員素養,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輝.特種設備應急轉型升級[J].勞動保護,2015,12(12):23-25.
[2]羅凡.特種設備應急管理平臺檢驗系統預警功能初探[J].質量與標準化, 2017(04):45-48.
[3]張若谷.基于風險的石化企業特種設備應急管理[D].華南理工大學,2016.
[4]楊申仲,李秀中,楊煒.特種設備管理與事故應急預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