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爽
【摘要】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綠色建筑技術獲得較大的應用空間,尤其是在建筑設計領域,應用綠色建筑技術可以有效優化建筑設計,一方面,使建筑設計滿足低碳環保型建筑施工要求;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建筑領域消耗的能源,有助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建筑領域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優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0.033
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快,也因此人們對各類建筑的需求也就越大,而市場需求越大,導致污染的可能性就越高,這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在社會經濟和基礎建設迅猛發展的今天,由于生態的破壞引發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枯竭等問題,不僅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困擾。所以說,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是時代發展和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環境向往的共同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象征。
1、綠色建筑技術的概念
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綠色環保理念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這一理念逐漸在各個領域中廣泛使用,在建筑工程中合理使用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建筑企業節約成本,還能保護生態環境。其中綠色建筑技術主要是以綠色理念為基礎,與當前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有機的結合,從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污染,為居民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空間,進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
2、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2.1健康舒適原則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娛樂休閑領域消費占比不斷增加,充分顯示出人們對健康生活以及舒適生活強烈的追求欲望。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通過綠色設計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健康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必須保證室內環境的溫度、濕度以及空氣流動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并且還能使室內獲得良好的光照,滿足人們身心發展需求。
2.2整體美化原則
整體美化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滿足人們生活和工作功能需求的同時,增強綠色建筑設計的美觀性,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第二,根據社會發展趨勢,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發生不斷地變化,借助綠色建筑設計,通過設計為人們設置滿足審美取向的內容,尤其是將建筑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使人與自然保持在和諧發展的狀態;第三,堅持整體美化原則,借助生態環境打造宜居性的建筑類型,使建筑與生態構建協調發展的關系,避免在建筑施工中對環境產生破壞。
2.3同步化設計原則
在建筑設計中,積極應用綠色建筑技術,使設計的各個環節體現出綠色技術的特點。通過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增強建筑的綠色功能,包括照明功能、供水功能以及通風功能等。將建筑設計應用在建筑施工環節,設計可以為施工提供參考依據,通過施工將綠色建筑技術融入建筑中,提高建筑綠色技術的應用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低碳環保以及節能效果。
3、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優化應用策略
3.1做好設計工作,提升建筑設計的科學性
設計是建筑工程的第一步驟,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建筑設計,設計方案要多樣化,對施工現場要進行實地考察,加強對施工場地的把控,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提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讓建筑設計更容易運用到施工中,提升建筑方案的科學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所了解到的信息展開全面的分析進行設計圖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聲光電等設計的需要,不斷強化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與一體性的融合,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控制施工成本,為企業節約更多資金。在設計過程中也要設計多種方案,以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及時更改方案,保障施工的進程,提高施工的質量。
3.2重視規劃階段的設計與應用
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綠色環保的理念,需要重點關注對建筑工程前期的規劃設計,對綠色建筑工程前期規劃與設計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針對施工地的地形、地貌、環境、氣候等進行綜合分析,以此為基礎建設一個1:1縮小的模型,在以模型為基礎,對建筑工程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需要保證對建筑實現勘測過程中,所有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這樣才能保證相關的工作人員對綠色建筑設計能夠有效地開展,進而為綠色建筑工程工作提供優質的條件。
3.3水資源循環
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使用綠色建筑技術,使建筑具備水資源可循環利用的功能。在建筑收集水資源的過程中,一般選擇雨水,將雨水存儲在建筑周圍設置的地下蓄水池中,在建筑內設置供水裝置,將雨水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用水,主要用于沖洗廁所,不會作為人們的飲用水。此外,收集的雨水還可以作為園林景觀用水,充分提高自然界雨水的利用率。
3.4太陽能采暖
太陽能是人們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太陽能一般用于發電或者采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使用綠色建筑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煤炭采暖方式,太陽能向建筑提供熱量的過程中,不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生態環境中的空氣不會受到污染。
3.5綠色環保材料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室內設計時要盡可能的選擇被授予環境標志的能耗低、可重復使用、可再生的、對環境污染小、有益于人體健康建筑材料和產品。以隔熱性能更好的中空玻璃取代傳統的單層玻璃窗,中空玻璃由于表面鍍了一層金屬膜,能讓可見光能透過而把不可見光反射回去。中空玻璃與普通玻璃相比,對可見光有較高的透射率,因此更能隔熱、保溫;對紅外線又有較高的反射率,具有環保、隔聲等優點,能有效減少人體對空調的依賴;燈具的選擇上注重綠色設計理念,選擇環保型的燈具,相比節能燈內所含汞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危害,白光LED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1/10,節能燈的1/4,壽命可達10萬小時以上,并且LED燈不含鉛、汞等污染元素,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并且LED燈泡的組裝部件非常容易拆裝,不用廠家回收都可以通過其他人回收;墻面的裝飾材料可以使用新一代無污染環保PVC墻紙,或者天然纖維,如棉、麻、絲等天然壁紙的基材,或者天然硅藻泥等;地面環保裝飾材料的選擇.如地磚、石材、木地板、地毯等,應選擇檢驗合格,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產品,地磚一般沒有污染,相比復合地板或化纖地毯,不如大面積使用天然石材。
結語:
綜上所述,將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僅使建筑設計內容更加合理,還能提高建筑綠色節能的發展能力,使建筑成為促進社會低碳環保發展的有效載體。在建筑設計中遵循各項原則,通過設計使建筑具備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環境的功能,人們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可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技術,有效提升建筑綠色發展水平,并且強化建筑質量,有效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王立,亢亢.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優化應用分析[J].科技風,2020,(15):136.
[2]孫偉.基于BIM技術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河南建材,2020,(05):132-133.
[3]黃時鋒.裝配式建筑綠色施工中BIM綜合應用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20,18(2):82-85.
[4]荊可歆.解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建筑設計管理,2016,33(03):92-96.
[5]袁品.綠色技術優選與綠色建筑項目管理架構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