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克華
[摘 要] 在初中階段化學課程的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科學化運用,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靈活運用“情境—問題”式教學方式。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教學的問題與原因,之后,詳細探究了“情境—問題”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措施,希望能為實際教學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情境—問題”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應用。傳統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高效學習的要求,教師只有科學地運用新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為學生的良好學習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綜合素養。
一、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教學的問題與原因
(一)教學問題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向,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質量,為學生的良好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只有從教學創新方面加強重視,才有助于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如果教師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則存在的教學問題比較突出。例如,有的教師沒有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教學,這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有的教師沒有真正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仍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難以提高。
另外,有的教師對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比較滯后,影響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這必然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產生直接影響。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教師只有采用創新方法、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才能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從實際教學現狀來看,我們還需要優化教學方法。
(二)原因分析
學科核心素養下化學教學問題的出現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的,如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傳統的化學教學主要以考試為目標,未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不斷向學生灌輸知識,缺乏創新的教育方法,這必然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成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體現,加快轉變教學方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師只有在基礎教學方面進行優化,才能為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教師自身教學觀念沒有更新,也會影響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良好培養。
二、學科核心素養下“情境—問題”式教學方式的應用措施
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需要更加重視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以下筆者列舉了幾點應用措施。
(一)創設實驗情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充分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動性,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為學生呈現直觀的實驗現象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融入學習情境,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
例如,在講解“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燒杯中裝入適量的蒸餾水,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混合均勻,再等量分裝進五支試管。其中,前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氧氣、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白醋,與第五支試管進行對比。通過不同的實驗現象,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深入學習,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明確學習的方向,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創設趣味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應用,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探究欲望,這有利于促進教師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在教學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好奇心有所了解,有針對性地展開與化學知識相關的教學活動,從整體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對學生學科文化素養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趣味情境的設置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學習情境,進而深入地展開學習,認真地吸收相應的化學知識,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學生在剛接觸新知識時,往往充滿著好奇心和對事物的新鮮感,所以教師在開始講述化學知識的時候要趁熱打鐵,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對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行培養。例如,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炎熱的天氣,向學生展示從裝有無色液體的三支高腳杯中變出雪碧、牛奶和葡萄酒的實驗。學生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師往三支酒杯中分別倒入無色液體(分別是稀鹽酸、氯化鈣和酚酞試劑),隨后發現酒杯內的液體有的開始冒泡,有的生成沉淀,有的由無色變為鮮紅色。在觀察現象之后,學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激發,十分渴望知道實驗現象背后的原因。然后教師可以娓娓道來其中的原委,學生聽后便能明白。通過創設這樣的趣味情境,教師能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更進一步。
(三)創設問題情境,聯系實際生活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相應的活動,還要充分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首要任務,積極開展教學活動,由此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瘜W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注重化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融合,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外在因素”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碳酸鈣飲料進行提問,如打開瓶蓋的時候,我們能發現諸多氣泡產生,這是什么物質呢?怎么證明這一氣體?通過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實際操作,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化學知識的意識。通過實踐操作和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學生會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習質量。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從多角度評估化學教學工作的實施效果,采用優化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只有從教學設計方面加強重視,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當之處,教師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高效學習,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余亮.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化學情境教學——以“愛護水資源”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0(5):19-21.
[2]盧敏.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化學情境化教學策略[J].化學教與學,2019(8):35-37.
[3]張騫,豐雪情,劉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課堂情境教學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22):9-10.
[4]施麗華.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化學學習情境創設[J].化學教與學,2018(7):17-18+11.
[5]李學峰.例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J].甘肅教育,2016(22):119.
[6]申繼鵬.“問題情境創設”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