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已經到達了一個更加完善、豐富的狀態,所以,這就需要教育也跟上前進的步伐,從而為高度發展的社會建設“添磚加瓦”。小學是奠定學生學習基礎的階段,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階段,更是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開始。所以這個階段的教學是尤為重要的。本文結合當前的小學教育情況,淺析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智慧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1-0088-02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Wisdom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Guangzhou Road Primary School, Dongge Street, Pingdu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WANG Yuepi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r society has reached a more complete and rich state. Therefore, this requires education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progress, so as to "add bricks and til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ly developed society.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stage where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is laid. It is also the stage where students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and form a preliminary outlook on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It is also the beginning of students establishing lofty ideals. Therefore, teaching at this stag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current elementary education situation to analyze how to construct a smart Chinese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isdom classroom; Construction
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語文都是最主要的學科之一,學前教育和部分高等教育也涉及很多的語文知識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雖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絕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玩耍,很難集中精神學習,這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一個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而智慧課堂是現階段一種比較新穎、比較符合現代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語文教學課堂。
一、以微課視頻作為課堂導入
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此外,還包括練習測試、學生的反饋等。以微課視頻作為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作豐富有趣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利用課堂的一小段時間,或者利用下課、在家的課余時間觀看,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課前導入的效果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當中,防止在學習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教師應該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增強其學習自主性。微課視頻的制作應該合理控制時長,防止由于時間過長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比如,學習《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觀看,或者在課堂開始的幾分鐘之內觀看。這樣,學生就能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視頻,找出柳樹和棗樹在外觀上的區別,也可以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和基本的含義。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講解課文,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課文,讓學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最后,教師還可以延伸教學,讓學生用幾句話夸贊班上的同學,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學生開展微課視頻的學習中,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密切聯系,實現對自主學習過程的有效監督。鼓勵學生針對微課視頻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疑惑,從而增進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化教學模式的一種,也是運用最多、效果最明顯的現代化教學方式之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用圖片、視頻、聲音等形式將枯燥的語文知識形象、具體表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所學知識包含的價值和意義,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學法也是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構建中的常用方式,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產物,能夠消除小學語文教學的抽象性。尤其是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多為形象思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符合其認知特點,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尤其是在生活中難以見到的事物,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提高教學情境的豐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智慧課堂體驗。學生的知覺器官、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被充分調動起來,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激發。比如,學習《揠苗助長》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篇課文講的是和農作物生長以及對農作物培養的內容,而大部分在城市地區生活的學生對于農作物的成長幾乎沒有任何了解,更沒有下地勞作的經驗,甚至有的學生分不清韭菜和麥苗,所以,這篇課文對他們而言,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軟件,將禾苗成長的速度、規律等知識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后再為學生講解農民工作者在禾苗成長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并解釋為何課文中的人物在“勞動”過后,禾苗不但沒有更好成長,反而迅速枯萎了。最后,再引導學生學習除草、澆水、施肥、捉蟲等詞語,讓學生結合圖片對課文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組織課堂合作探究,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在小學,這種方式更為常見,因為小學生獨特的性格特點,很適合這種學習方式。組織課堂合作探究,可以讓學生之間了解彼此,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優化教學課堂。很多學習任務尤其是實踐任務,依靠學生個人力量通常難以實現,因此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加快任務進度,實現對課堂學習時間的合理規劃。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則應該考慮到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性,為學生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討論主題及方向進行合理引導,打造良好的智慧課堂秩序,防止由于課堂混亂而導致效率低下。
四、利用信息網絡資源,豐富學生的課后練習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方式。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就導致課堂教學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基于此,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網絡中的資源,引導學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時間進行課后學習、練習,為學生建立“第二課堂”。教師應該主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加強對多種先進技術手段和設備的學習,為智慧課堂的構建奠定保障。網絡中的教學資源十分豐富,但是也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教師應該對其予以針對性整合與篩選,選取其中的優質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融合,為學生帶來新鮮的課堂體驗。尤其是隨著多種電子設備的出現,學生的語文學習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課堂當中,而是可以通過線上拓展學習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教師應該注重網絡交流平臺的構建,及時完成教學資源的上傳,為學生的課后練習提供保障。在構建“第二課堂”的過程中,應該始終以“第一課堂”為參照,實現學生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密切銜接,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構建完善的評價機制,對于學生在“第二課堂”中的表現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包括了學習進度、任務完成度和學習積極性等,使學生能夠在課后練習中及時發現自身的薄弱點,以便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逐步調整方法和習慣。增進與學生的及時交流互動,以便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課后練習中的問題,避免問題積累而導致后續學習受到影響。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小學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所以教師要結合他們的學習特點和教學內容,積極構建智慧課堂,對學生進行現代化的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構建智慧課堂評價體系研究 ——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J].華夏教師,2020(07).
[2]黃衛華.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11).
作者簡介:王悅蘋(1973-),女,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