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飛
【關鍵詞】在線開放課程;職業院校;精品課程;一體化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12-0079-02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推動了在線教育的崛起,在線教育平臺和在線開放課程如雨后春筍般破地而出,這些平臺和課程打破了學習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雖然職業院校在線課程發展迅速,但是暴露的問題也越發突出,如果不能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職業院校的在線課程建設將有可能成為一場課改災難。
一、學科版的在線課程并不適合職業教育
灌輸式教學并不適合學習習慣普遍不好的職業院校學生,他們大多對于灌輸式教學早已產生抗體,可以昂首挺胸地假裝聽課,但是這些知識不會進入他們的大腦,更不可能被理解和吸收,更何況有一些職業院校學生連假裝聽課都無法做到。
學科版的在線課程知識是密集的,這些密集的知識點時而并列、時而遞進、時而細分,雖然有學科體系相連,但并無主線將其緊密連接。要接受這些知識點,必須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但這些良好的習慣恰恰是職校生所不具備的,所以當這些如雨水般密集的知識點向他們落下時,他們更多的是手足無措。
二、職業院校在線課程不能缺少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教材知識轉化后形成的通俗易懂的符號系統,沒有教學語言的教學就是照本宣科,而目前很多國家精品在線課程恰恰成了屏幕上的照本宣科。在線開放課程要經得起廣大且不同層次學員的認知考驗,所以知識的嚴密性、語言的嚴謹性必然極其重要。如此背景之下,大多數教師自然做不到侃侃而談,照本宣科反而成了最安全、最便捷、最不容易出錯的方式。很多國家精品在線課程都是教師嚴謹細致地讀稿,沒有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沒有設問、反問和疑問。這樣的課程如何吸引職校學生的注意力?如何讓他們聽得懂、學得會?
三、職業院校在線課程莫要功利化
在線課程建設的初衷不應該是評上“國家精品”,職業院校在線課程的用戶主要還是學生,所以其建設目標應該是輔助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在線課程首先要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切不可照本宣科,教師更不必正襟危坐、不茍言笑,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多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愿意學。其次是職業院校在線課程既要注重線上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也要注重與線下課程的融合。完整知識體系主要針對社會學員,這類學員一般有較強的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有可能只學習個別章節,也有可能系統學習,他們無法參與線下課程,所以對于他們而言課程要完整。融合性主要針對在校學生,線上課程無法替代線下課程,更不是課余學習資料。
理想中的混合式教學是學生在課前學習,課堂中教師和學生討論內化,但理想和現實終究存在差距,讓職業院校學生在課前在線學習并且保證質量,難度頗高。其實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在線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適當暫停和快進學習內容,教師則只需要組織學習和答疑即可。這樣教師就不必一年年、一遍遍重復枯燥地講授了,從而得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組織學習、個性化答疑上。只有脫離了枯燥重復的講授,教師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更加注重學生的學,而不是自己的講。這種模式也是學生為主體的體現,組織學生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不再是單純地學習知識技能。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是能力導向課程的核心。
四、職業院校在線課程要注重理實一體化
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職業院校課程體系中實踐教學學時占比不能低于50%。實踐教學不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疊加,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相互促進、共生共長的關系。對于職業院校學生而言,強調的是做中學,在做的過程中感知技能中涉及的知識并構建知識體系,所以職業院校在線課程應該是基于工作過程的操作步驟和關鍵知識原理講解的融合性課程。
嚴謹規范的操作步驟、通俗易懂的知識講解應該是職業院校在線課程的理想狀態。學生模仿操作,在做的過程中對于要學習的知識技能產生感性認知,操作正確的學生想知道其背后的原理,操作錯誤的學生會主動思考為什么出錯,有了深入學習的欲望。這時學生就可以接著學習知識原理講解類的資源,這部分學完后學生就需要獨立、規范地再次動手實操。在這個“做—學—做”的過程中,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學習節奏,教師更多的是個性化的輔導和答疑。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個性與共性都在這堂課中達成了融合,這樣的課堂充分尊重了每一個學生,豈能不是一堂好課?
五、職業院校在線課程不等于視頻課程
長期以來,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只有教師努力去講才算得上課程教學,這直接導致當下的在線課程基本上都是以講授型的視頻為主。而職業院校學生恰恰對講授“免疫”,很多學生學習講解視頻的過程就如同走馬觀花,很少去思考。實際上在線課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有沒有講解視頻,只要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思考就是好課程。例如某編程培訓機構的在線課程模仿游戲闖關的思路,以文本、圖片為主要呈現形式,以互動式教學語言為引導,以“練—學—練”為主要教學過程,每年吸引數十萬學員。這足以說明視頻講解并不是在線課程的唯一形式,“做”“練”為主的在線課程可能更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特點。
(作者單位:東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