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雄

近年來,我國家族信托行業發展較為迅速,商業銀行、信托公司紛紛新設家族辦公室以開展家族信托業務,而獨立的家族辦公室也大量涌現。家族辦公室的設立有助于為高凈值客戶提供更好的專業化服務,對于資產管理行業的轉型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我國有關家族辦公室的立法規則尚付闕如, 監管機構對于家族辦公室的設立條件、業務性質、稅收政策、監管機制等也缺乏明確的界定,這也導致家族辦公室的發展面臨一定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地完善立法規則和監管政策,家族信托行業的發展可能會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部分家族辦公室可能會“誤入歧途”,開展違法違規的業務,進而給資產管理行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借鑒學習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家族辦公室法律規制層面的成功經驗,并以此為基礎來完善我國家族辦公室的法律監管制度。
實際上,隨著全球資管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美國、英國、瑞士、新加坡、我國香港地區等信托法制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重視家族辦公室的地位,均采取了一系列鼓勵發展的措施,同時也出臺了適當的監管舉措以規范家族信托業務。了解這些最新的監管措施將有助于理解家族辦公室的法律規制邏輯,尤其是其所從事業務的法律性質及相應的合理監管機制。本文將簡要介紹我國香港地區近年來對于家族辦公室所采取的法律監管政策,分析其所依據的法律體系邏輯和所采取的具體監管措施,并探討香港經驗對內地家族辦公室法律規制的完善可能具有的借鑒意義。
家族辦公室的業務性質
對家族辦公室是否需要監管、如何進行監管,主要取決于其所從事業務的法律性質,需要結合信托法、證券法等法律及其附屬條例做出相應認定。在香港現行的證券法監管體系下,某項活動是否需要接受證券法的監管,需要判斷其是否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明確規定的“屬于受到監管的活動”。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的具體規定,有十二類活動受到證券法監管,第一類為“證券交易”,第二類為“期貨合約交易”,第四類為“就證券提供意見”,第五類為“就期貨提供意見”,第九類為“提供資產管理”。因此,判定家族辦公室是否需要接受監管,要根據其所從事業務、開展活動的法律性質來加以判斷,如果其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監管的上述行為類型,那就應當納入證券法的監管范疇并由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具體監管。
就目前實踐情況來看,雖然家族辦公室也會從事繼承管理、子女教育、公益事業、家族事務咨詢以及其他家族事務等工作, 但其主要功能還是擔任家族財富的投資管理人。通常來說,家族辦公室主要圍繞特定家族的財富資產開展投資管理活動以期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除了投資一般意義上的股票、債券、證券衍生品以外,還可能會開展另類投資活動(不動產投資、藝術品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其他資產投資等)。根據瑞銀集團發布的研究報告,家族辦公室通常會將管理資產的32.4%投資于股票, 18.7%投資于私募股權,17%投資于房地產,16.3%投資于固定收益產品,同時保留一定的現金或等價物。由此可以看出,家族辦公室所從事的主要活動還是“投資管理”,也就是將家族資產投資于多樣化的金融證券商品或其他資產,其所提供的服務也屬于典型的“資產管理服務”,應當屬于香港《證券與期貨條例》所規定的應受監管活動類型(第九類“提供資產管理”)。在此情況下,家族辦公室及其從事的投資管理活動應當納入證券法的監管范疇。無論是家族辦公室機構的設立,還是家族辦公室開展的活動,均應遵守《證券與期貨條例》以及證監會發布的守則、通函和常見問題解答等。在沒有遵守上述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家族辦公室及其開展的業務都要面臨嚴格的監管行動,甚至在特定情況下要被追究法律責任。
家族辦公室的監管理念
近年來,家族辦公室已經成為全球資產管理行業升級發展的“新動力”。在全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越來越多的家族辦公室得以設立,在資產管理產業鏈條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家族辦公室設立數量的多少、服務水平的優劣,已經成為了各個金融中心城市資產管理、私人銀行等金融業務競爭的主要標志和評價因素。在此背景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之一的中國香港也在積極采取舉措推動家族辦公室的發展。在通盤考慮家族辦公室的興起背景、制度功能、發展趨勢等諸多要素的基礎上, 中國香港地區金融監管部門在既有的《信托法令》《證券及期貨條例》《受托人條例》之外采取了一些更為具體的監管舉措。比如,2020年1月7日香港證監會發布了《有關家族辦公室的申領牌照責任的通函》(以下簡稱《通函》),對于在香港地區開展資產管理或其他服務的家族辦公室如何申請業務牌照提供了指引; 2020年7月香港金融發展局發布了《齊家有道:以香港為家庭辦公室樞紐》的研究報告,對于如何支持并規范家族辦公室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2020年9月香港證監會又發出《常見問題》,旨在就《證券及期貨條例》對申領牌照制度的影響,為單一家族辦公室及聯合家族辦公室提供額外指引。通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香港金融監管部門對于家族辦公室的基本監管理念包括兩個方面:鼓勵發展和加強監管。
鼓勵發展。家族辦公室對于香港資產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家族辦公室在香港地區的具體運作情況,不僅會影響金融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和資產管理能力,而且對于香港參與全球范圍資產管理行業競爭也有重要意義。對于香港而言, 目前金融投資法治環境良好,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良好的專業人才隊伍和豐富的市場投資機會,這些均是家族辦公室發展的有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采取積極舉措為家族辦公室創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通過提供各種優惠條件鼓勵在香港地區新設家族辦公室,進而吸引世界范圍內的富有家族和高凈值客戶到香港來進行投資。這對于香港資產管理行業乃至金融業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加強監管。家族辦公室畢竟是新事物,即便是在金融法治發達的中國香港地區,在此之前也沒有進入立法者和監管者的視野,缺乏成熟的方案對其進行規制監管。但是,實踐中家族辦公室的資產管理規模越來越大,投資所涉領域越來越寬,在整個資產管理行業領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如果放任其發展而不加任何規范,部分家族辦公室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經營問題,甚至會引發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因此,在香港金融監管機構看來,必須加強對家族辦公室的監管,對其主體資格、客戶管理、投資行為、信息披露等方面加以必要的約束。當然,“加強監管”和“鼓勵發展”并不矛盾,要促進家族辦公室的有序發展,必須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管體系,這是保障投資者權益、規范家族辦公室業務行為的重要機制。
家族辦公室的監管措施牌照管理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的規定,只要是在香港從事應當受到監管的活動,就應當向證監會申請相應的牌照,否則就構成犯罪并應被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家族辦公室所開展的業務、所從事的活動多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規定的第九類“提供資產管理”活動類型。就此而言,本質上應當將家族辦公室視為資產管理公司,在牌照管理方面與資產管理公司不應存有差異。遵循這一邏輯,家族辦公室應當按照要求向證監會領取相應牌照。
在香港既有的證券監管法律體系下,并沒有明確規定家族辦公室的牌照管理制度;但就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所提出的意見來看,有可能將家族辦公室必須領取牌照才能開展業務作為基本監管原則,并可能會通過制定更為詳盡的規則明確應當申請牌照的基本要求以及未能申領牌照所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
當然,并非所有的家族辦公室都必須向證監會申請牌照才能開展家族信托業務。以目前香港金融監管機構的態度來看,具有特殊組織結構和營運方式的家族辦公室可以主張牌照豁免,也就是無須申領牌照就可以開展家族信托業務。比如,某單一家族辦公室根據委任家族的委托以內部單位形式來管理家族信托資產, 在這種情況下就無須申領牌照,因為它沒有為第三方提供資產管理服務。這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第九類受管制活動的“定義”當中的“集團內部豁免”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單一家族辦公室都可以主張牌照豁免,而是必須根據其組織結構和業務性質進行具體分析。
此外,即便單一家族辦公室可以主張牌照豁免,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單一家族辦公室就不受到監管約束。與之相反,單一家族辦公室必須參照證監會關于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要求,在治理結構、風險控制、信息披露、從業人員管理等方面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其合法合規地開展家族信托業務。
行為準則
申領牌照只是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對家族辦公室擬采取的事前監管措施,并不意味著監管的終結。家族辦公室在申領牌照之后,必須按照《證券及期貨條例》及其附屬條例和證監會發布的守則、通函、常見問題解答等規則的要求,持續地接受全過程動態監管,確保家族辦公室的業務活動合法合規,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實際上,香港金融監管機構也在考慮制定更為具體的《家族辦公室操守準則》,以為持有牌照的家族辦公室的具體運作提供更為全面的規范指引,同時也確立更有針對性、更具回應性的監管制度。
參照比較香港既有的證券監管法律制度及經驗,對于強化家族辦公室“事中、事后”行為的監管路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信息披露義務,要求家族辦公室向委托人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二是強化投資管理約束,要求履行適當的分散投資義務,避免不同家族信托財產的相互交易,防止出現非法套利行為;三是嚴格約束杠桿投資和金融衍生品投資;四是強化合規報告要求,要求家族辦公室按照監管規則報告相應的投資情況,強化風險監管;五是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對于家族辦公室及其工作人員從事的違法違規行為,應當加強法律責任追究, 強化信義義務履行。
稅收優惠
支持家族辦公室發展,不得不考慮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稅收的優惠。稅收是影響家族辦公室發展的重要機制,合理的稅收優惠制度對于激勵家族辦公室的設立具有重要意義。從香港金融監管機構來看,盡管目前香港的稅制對于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具有很好的競爭力,比如不征收資本增值稅,但可以通過進一步的稅制調整更好地支持家族辦公室的發展。例如,將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擴展到持牌的家族辦公室,甚至包括單一家族辦公室。
香港現行的稅務優惠機制主要面向于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的機構,如果確認領取牌照的家族辦公室也能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機制,比如利得稅的豁免、非基金投資者免稅,則能激勵更多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的設立。另外,也可以將這種稅收優惠機制延伸到沒有領取證監會牌照的單一家族辦公室。同時,為本地和海外的家族辦公室提供統一的稅務待遇,這將有助于激勵香港以外的高凈值家族到香港來設立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的經驗啟示
中國香港地區對于家族辦公室的法律規制嘗試對于內地的相應立法完善和監管優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除了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設立的家族辦公室之外,還有很多獨立的家族辦公室在接受投資者委托從事投資業務或投資咨詢業務。就其從事業務的法律性質來看,均屬于資產管理業務,應當納入到證券法、信托法的規范范疇。對于家族辦公室的設立,監管機構有必要實施一定的準入管制,對于符合基本條件、完成注冊或核準手續的才可頒發相應的牌照。當然,對于內設于金融機構內部的家族辦公室,則可以實行牌照豁免,無須辦理另外的注冊或核準手續。對于獨立家族辦公室的具體業務,有必要參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監管標準對其加以規范,防止其從事損害委托人利益的違法違規交易。當然,對于家族辦公室也可以基于國際上的和中國香港地區的經驗并考慮我國的國情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這對于鼓勵家族辦公室的設立和發展也是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家族信托業務已經受到我國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而家族辦公室作為具體實施主體對于家族信托業務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厘清家族辦公室主體的法律屬性和業務法律性質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立法規則、完善監管政策,有利于推動家族信托業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有益于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轉型升級。
(本文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2020年國情調研重大課題項目“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法律規制”〔GQZD2020007〕的支持)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