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穎
(天津市靜海區農業農村委 天津 靜海 301600)
靜海區農業執法大隊通過對農藥經營市場進行調查,全區有農藥經營戶117 個,大部分經營戶履行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現經營戶已經收存農藥包裝廢棄物15 t 左右。如天津市靜海區農德興化肥經營部已收存1.5 t;天津市靜海區農業推廣服務站已收存0.6 t;其他農資經營戶收存幾十至一二百公斤不等。
靜海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存量約140 t。2020 年靜海區年大田種植面積約95 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約5萬畝,林果面積與往年相同,約16 萬畝,儲備林種植面積10 萬畝。大田與蔬菜種植面積比往年略有減少。按照2017 年農藥包裝廢棄物調查報告推算,靜海區常年農藥使用量在600 ~700 t,2020 年由于種植面積減少,再加上部分夏播大田作物種植較晚,農藥使用量比往年會減少10%左右。分析結果為:2020 年靜海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對比常年減少10%左右。根據2017 年調查推算,每年新產生有包裝廢棄物120 t,2020 年約產生110 t。
2.1 農民素質較低。大多數農民學歷比較低,知識水平有限,雖然知道亂扔農藥包裝廢棄物行為是錯誤的,但是將農藥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既省時又省力,所以他們還是選擇這種錯誤的做法;還有一部分農民小農思想較嚴重,環境保護意識偏低,沒有充分認識到農藥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對環境污染問題不能引起足夠重視。
2.2 政策法規不完善。當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問題日益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但是在我國現有政策法規中,對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和過期農藥的規定還沒有明確表述,也缺乏監督管理的執法依據。同時,由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技術有待提高,治理舉措有待完善,而且人們認為使用后的農藥包裝沒有其他使用價值,所以造成農藥包裝被隨手丟棄。
3.1 對日常生活的危害。首先,農藥包裝廢棄物散落在田野中,殘留的農藥附著在土壤表面,對土壤造成一定污染,經過長時間的滲入,有害的化學成分逐漸被農作物吸收,不但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更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一旦殘留農藥滲入到湖泊、河流或地表水,則會嚴重危害社會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其次,由于農藥的特殊性,其包裝材料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降解,所以能夠長期滯留在農田間,導致嚴重的“白色污染”,簡單焚燒又會產生二噁英等有毒氣體,威脅農村居民生產生活,不利于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最后,由于價格成本低,一些黑心制造商將空藥瓶、塑料包裝袋進行回收,不經過任何加工處理,直接將其制成裝有食物的包裝袋,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3.2 對農產品質量和產量的危害。首先,農藥包裝不同于其他包裝,所使用的材料穩定性極強,大多不可降解,容易被覆蓋或埋藏在土壤中,阻礙植物正常生長,影響植物吸收土壤養分和水分,影響土壤的通透性和通氣性,導致植物根系異常生長與擴張,從而導致大田作物產量下降和農產品質量下降。其次,農藥包裝廢棄物會影響農業機械耕作土壤的作業質量,影響耕作效率。與此同時,使用劇毒農藥和未經科學配制的化肥也會造成土壤養分的流失,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降低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4.1 回收處置成本高。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回收處置成本高,這些成本包括:回收補貼、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固定投資等。首先,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維持回收系統的正常運轉,一些有資質的農藥廠,設立了對應的包裝廢棄物儲存、運輸、無害化處置的專業部門,在對包裝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時,需要大量資金配備專業設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分析,開展回收工作,將會加重企業的負擔,降低企業的營業利潤。如果沒有政府資金補貼,大多數企業不愿意花費昂貴回收成本去回收再利用廢舊的農藥包裝。其次,從《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內容中可以看到,危險廢物中包括農藥包裝廢棄物,而且危險廢棄物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環節的成本遠遠大于普通廢物的成本。
4.2 責任主體不明確。農藥包裝廢棄物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已經讓整個國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壓縮、分類、回收、專業化轉運、無害化處置等多個環節,每一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人員利用專業設備進行回收,同時投入的回收資金較多。但在具體每一環節的操作中都存在嚴重不足,比如:缺乏資金支持、政府制定的政策不詳細、無人對操作進行監督等等,而且在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整個回收過程中,涉及的范圍廣、主體多、部門多,由于現存法律對參與農藥包裝回收有關各方所承擔的責任和所履行的義務沒有詳細規定,導致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缺乏有序性,難以形成規模性回收處理系統。
5.1 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環境。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合理處置,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有助于政府及科研部門有針對性地制定并改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方案,也為研究其他有毒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提供參考意義。與此同時,也能夠減少農藥包裝廢棄物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從而為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做出貢獻。
5.2 有助于大力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意義,增強人們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意識,讓人們熟悉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整個流程,明白主動參與回收為生態環境帶來的積極意義,從而營造人們長期堅持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良好氛圍。
6.1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發展經濟靠市場,環境保護靠政府”一直是發達國家的治理方式。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確保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效的法律法規體系可以保障農藥包裝物廢棄物回收順利的開展。法律本身具有強制性和規范性,在人們環保意識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能夠規范參與主體的行為,也能明確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還能對各參與主體提出回收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具體要求,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分類回收、利用、處理工作進行全程管理,實現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法制化建設,提高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效率。建議在制定和完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法律制度前,對我國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全方面了解在目前我國農業的生產條件下,農業包裝廢棄物是如何處理的,要把其回收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因地制宜的出臺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政策,使其在回收處理時有章可循。
6.2 構建農藥包裝回收網絡。為提高農藥包裝的回收率,農藥生產企業可以采取先進的技術,構建農藥包裝回收網絡,例如給每個農藥包裝設置一個專屬的二維碼,二維碼信息包括農藥生產日期、生產廠家信息、農藥的特性、銷售流向、建議的回收方式等,通過掃一掃的方式不但可以對農藥包裝的流向進行實時跟蹤,方便人們對農藥包裝進行回收,而且農藥包裝上建議的回收方式也能提醒人們不要將農藥包裝隨意丟棄,同時便于人們了解農藥的特性,提高知識水平。這種從源頭構建農藥包裝回收網絡的形式,可以避免在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強化末端治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項目的價值。
6.3 加強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的重要性。要利用廣大農民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公眾號、短視頻、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網絡平臺,以及印制告示牌、開展農藥信息交流會、懸掛橫幅、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渠道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營造有利于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危害和回收處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讓廣大農民熟悉并了解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政策,引導農民理解、支持并參與到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農藥生產經營企業應在農藥包裝物上印刷做好廢棄回收處置的提示信息,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農藥生產經營企業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還可以引導農藥使用者妥善保管農藥廢棄包裝物,自覺摒棄隨手亂扔的不良行為。政府也要將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作為考核農業部門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這些舉措,能夠增強農藥生產商、農藥銷售商、農藥使用者對農藥廢棄包裝物的自覺回收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