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剛 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熱電部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有機統一,使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益。巴陵石化熱電部黨組織抓住新時期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契機,以團隊建設為平臺,在深化改革中暢通黨支部建設與中心工作相融互促的途徑,激發內部活力,提高管理效能,取得明顯成效。
眾所周知,為適應新時期高質量發展要求,近幾年國有企業推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壓縮管理機構,精簡人員職數,車間建制向聯合裝置轉化,崗位職能出現重大轉變。但隨著改革深化,也給內部管理帶來系列問題。尤其三支隊伍流失較大,新的力量補充不足,人才梯隊出現斷層;改革觸及部分人員利益,思想多有波動;崗位職責的調整也給理順管理關系帶來影響。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改革紅利的釋放。為了消除改革的負面影響,巴陵石化熱電部黨組織在保證改革舉措穩妥推進的同時,把基層黨建與改革相融合,針對不同層面、不同區域,進行團隊融合,拆“廟”推“墻”,打造涵蓋各層面的團隊,保證改革期間隊伍活力不斷提升。一是以班子成員分管領域黨建工作促專業團隊建設,班子成員牽頭,親自擔任組長,打破區域、地域界限,組織成立鍋爐、汽機、儀表等4個主專業團隊,由工程師以上技術骨干組成,建立章程,明確職責和激勵辦法,利用互聯網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文化互動,保證專業管理集中優勢的發揮。二是以支部建設促基層班子建設,組建聯合裝置后,將管理重心向基層傾斜,把優秀管理人員、技術員從科室調整至裝置,納入裝置支部班子,明確支部委員會參與行政決策的議事范圍及具體事項,發揮支部班子整體功能,便于做實基層管理。三是黨員示范促班組建設,由黨員骨干牽頭,針對組建聯合裝置后各崗位跨專業操作運行的現狀,組織骨干操作團隊、黨員機臺示范團隊,保證其聯合互動,以此向全員輻射,便于促進員工活力和班組管理效能的提升。
在企業改革過程中實施團隊管理,是按照“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結合企業生產裝置特點、人力資源狀況、管理現狀等實際情況,破除管理壁壘、解決管理脫節、建立新的管理秩序的需要。巴陵石化熱電部實行以專業團隊、基層裝置管理團隊、班組技能型人才團隊為平臺,打破專業條塊分割,推進業務專業化重組,提升組織活力和運行效率,讓團隊成員在企業改革發展建設中自主完善、形成合力。為了實現團隊建設與企業內部管理相融合,該部黨組織發揮民主管理作用,通過職代會對經濟責任考核辦法進行增補、并對相關制度進行補充,建立新的考核模式與管理模式。
隨著改革的深化,機構與人員的壓縮,難免造成管理脫節,安全管理、現場管理職責一時得不到梳理,基層管理分而不合,甚至某些領域出現真空,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巴陵石化熱電部黨組織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團隊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在團隊建設中,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團隊安全職責,讓團隊人員以保證裝置完好率、防止非停、杜絕惡性事故發生為目標,親力親為,凡機組大、小修,重大技術改造,要求團隊成員堅守現場,進行質量、方案等把關,提出相應建議,保證檢修技改質量,解決疑難問題,同時好溝通協調,優化人員調配,集思廣益,形成合力。團隊建設中,充分體現了制度文化和安全文化的融入,讓團隊成員以安全第一為理念,以安全生產為目標,自覺執行制度,自覺示范帶頭,在強化安全管理、攻克技術難題中努力工作并發揮作用。近兩年該部針對鍋爐爐管泄漏導致的非計劃停車問題,專業團隊開展鍋爐防磨防爆攻關,對鍋爐“三管”材質、熱處理及焊接質量進行監督,不斷分析改進,有效解決了鍋爐爆管問題。該部近兩年經受住了新機爐建設、疫情沖擊、內部改革等重大考驗,始終保證了安全生產。
在企業實際的工作中,團隊與全體干部員工有著共同目標,其能力素質是相互促進和成長的,其最終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借助與企業實際需要相結合的培訓的方式來打開創新和發展之門。近兩年,巴陵石化熱電部黨組織統籌規劃人才成長計劃,既有針對性地突出團隊培訓,又統籌安排全員培訓,既有脫產業務培訓,又有現場實操模擬培訓。該部由黨組織牽頭,把培訓重點放在新入廠青年知識分子的培養上,放在一崗多能的培養與現場實操演練上。不僅組織各團隊骨干的脫產培訓,還利用中石化網絡學院平臺推進網絡練兵、利用裝置大檢修進行現場實操、在各崗位開展技術練兵,以對全員開展培訓。制訂并推出系統操作考評考核方案,完成25個系統的28個模塊的理論、安全和實操考試。各黨支部組織班長、班員互簽師徒協議,黨員與群眾建立責任區,帶思想、帶技能,促使班長、主操盡快掌握兼并的其他專業。開展一崗多能評價激勵,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班組長和操作骨干的待遇,為做實崗位培訓,培養技能人才,促進企業發展增添了力量。目前該部中高級職稱、中高級技師總數占比員工總數的3成,高級工及以上人數占操作技能人數的70%,成為較為強大的力量。他們安心工作,講理想、講成才的人多了,“比學習、比技能、比操作”已經形成風尚。
企業的改革發展是日新月異、不斷地變化的,一個企業要想在現代社會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結合改革以及企業實際不斷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實踐證明,企業基層黨組織以團隊建設為平臺相融促中心工作,能更好地適應國有企業改革,滿足社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