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今天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壯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對居住舒適度也越來越重視,一些大規模的商用建筑以及居民住宅也越來越多,建筑與建筑之間布局日漸緊密。在這背景下,火災發生的概率也會越來越高。在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官兵肩負著撲火火救災的重要職責,但是很多消防官兵滅火中也面臨著非常復雜危險的緊急情況,這些突發情況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救火的難度,另一方面也時刻威脅著官兵們的生命安全。為此,本文將通過研究滅火救援中消防官兵的緊急避險措施,希望為消防官兵提升緊急避險能力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消防官兵;救援滅火;緊急避險;措施
眾所周知,消防救援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消防部隊、消防官兵是火災救援的主力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出現,直面危險。滅火救援不僅僅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應當重視和保障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因此,相關消防部門應當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消防官兵在滅火救援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危險的前提下,結合實際科學提出消防官兵相關保護措施和緊急避險措施,有效減少消防官兵傷亡,保證他們能順利完成滅火救援任務,提升消防緊急避險能力。
一、消防官兵在火災救援中緊急避險時存在的問題
在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官兵的傷亡情況通常由多種因素造成,既有環境方面客觀因素,也有個人主觀因素。
1.對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不明確
鑒于目前消防官兵整體素質水平不高以及缺乏相關的實戰經驗的限制,許多基層消防官兵到達火災現場后,指揮員不是第一時間對火災現場進行仔細勘察,而只是對當事人進行簡單詢問后帶領人員進入火災內部實施救援工作。實際上到達火災現場后,對現場進行有效勘察,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在充分了解現場環境,例如建筑結構、安全出口和消火栓,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理的救援方案。火災現場情況復雜,變化很多,稍有不注意,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傷亡變得更大,不利于救援的順利完成。
2.消防官兵個人防護不當
消防防護設備的設置是保障消防官兵人生安全的基礎,合理規范的使用消防防護設備能有效減少火災現場的傷害。但在實際處理火災時,由于處理電表火、垃圾火或物品火等次數較多,消防官兵安全意識在慢慢淡化,自我安全意識不夠,認為佩戴安全防護器不是特別的重要。比如在滅火現場時,消防官兵經常不佩戴空氣呼吸器、導向繩、阻燃頭套,佩帶頭燈、護眼鏡和救援手套等安全防護器材。這就會導致一些緊急情況發生時,消防官兵來不及應對。
3.現場指揮力度不夠
現階段消防部隊里吸收了不少畢業大學生來擔任指揮員一職,但這也帶來一定的弊端,他們指揮能力不強,且多數缺乏實戰經驗。在火災現場救援時,對火災潛在危險因素分析不足,無法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因為經驗的缺乏,也無法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準確判斷,進而做出最佳指揮,科學安排消防官兵滅火救援。這些帶來的后果是火災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時現場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因此,消防干部經常參加消防演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豐富他們的實戰經驗,才能提高他們的現場指揮能力,從而保證整支消防隊伍的安全。
二、提高滅火救援中消防官兵緊急避險的措施分析
由大量的傷亡案例可以知道,我國目前多數消防部隊的消防官兵對火災專業知識還不夠掌握,安全意識不強,緊急避險能力不足。在火災現場救援過程中,不能做出及時的判斷和正確的指揮,導致火災傷亡頻發,不利于保障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因此,應當強化消防部隊的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官兵的緊急避險能力。
1.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滅火救援指揮能力。
現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種新型樓宇層出不窮,導致各類火災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多,也使得滅火救援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同時,在實際的滅火救援過程中,官兵時刻面臨觸電、高溫、毒氣、缺氧、濃煙、黑暗、爆炸、坍塌等危險緊急突發情況的考驗。因此要求消防官兵必須具備滅火救援的基礎知識,以及具有對火災實際情況的分析能力以及火災現場突發情況的預見性。消防部隊應當定期開展系統性的滅火救援知識培訓,不斷加強消防官兵對防火、滅火等理論知識,豐富消防官兵尤其是指揮員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這樣在實際火災救援中,消防指揮員才能在各種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做出科學合理安排,制定出高強戰術,進而搶占黃金時間,抓住滅火救援主動權,大大降低了因錯誤指揮而導致的災害事故,進一步提高滅火救援緊急避險能力。
2.加強警戒,設立火場觀察員
一般情況下,火災現場的建筑物承重結構被破壞的原因是由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和影響的。而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一旦受到破壞時,就可能導致建筑物發生坍塌的危險。因此,在火災現場必須設立觀察員,在現場設立警戎,對現場環境以及整體建筑情況進行勘察。簡單來說,就是指揮員根據火災現場的實際地形、建筑物的結構等安排相關人員擔任其他消防官兵的“眼睛”,一旦發現坍塌或其他潛在的危險,就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提示內部實施搜救的人員撤離,為消防官兵的避險爭取有利時間。
3.綜合考慮戰斗兵力,科學部署整體戰斗力量
在實際的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指揮員首先要結合火災現場情況,將主要消防力量投入到災情的關鍵部位,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滅火救援任務。這就需要指揮員就現場火災情況、被困人員、救援方案制定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另外還要考慮到戰斗兵力的構成因素,有的消防官兵實戰經驗少,不適合沖在前線,可以安排其在后線補給。只有將每位消防官兵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科學合理部署。才能做到快速掌控火災現場、迅速撲滅火災。此外,滅火救援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減少進入火災區的消防官兵數量。一旦遇到消防官兵被困的情況,要嚴格按照現場的指揮統一行動,不能盲目私自行動。同時有險情發生時,第一時間撤離,并向相關人員發出撤離信號,保證其他人員撤離險區。
4.做好各類傷害事故的防范工作
第一,燃霧傷害的防范。消防官兵在無法清除掌握救援情況的時候,需要使用測溫儀來對不同區域以及部位的溫度進行測量。并且與外部煙霧的流動情況、濃度結合起來對火勢進行合理的判斷與分析。如,門溫度先稿,且煙霧從窗縫以及門縫中散發出來的情況下就代表著火災現場存在轟然險情,務必要立即破門、破窗來將煙霧排除,及時消散熱量,降低險情發生幾率。如果門窗不符合破拆的條件,就需要使用水槍射流設備,將孔洞開設于防火門等部位來進行滲水滅火,避免出現轟然情況。在使用水槍滅火時一個重要點在于做到審時度勢,充分運用有利地形來將水槍救援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火勢起到控制的作用。此外還能夠結合現場情況使用遙控水炮等設備來在遠距離噴水,以實現火勢的控制與消滅。
第二,坍塌傷害的防范。首先,在進入或者現場前,要求消防官兵全部佩戴望遠鏡、對講機等通信警報設備,保證在出現坍塌危險時可將緊急命令發出。其次,需要實施有組織的作戰智慧。要想確保滅火救援得以安全、高效的開展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指揮與作戰。所以,消防指揮員需要合理制定滅火計劃,要求每個崗位的消防官兵都能夠根據指揮與命令來進行行動,禁止出現擅自行動的情況。再者,需要密切監測火災建筑的強度。尤其是要對建筑承重墻有無出現傾斜、錯位;墻壁是否產生裂痕;鋼結構是否變形受損等情況進行監測,一旦發現出現以上問題則需要加強監視,并進行及時報告,根據具體情況變化來采取相應的救援活動。此外,如若消防對人發現或者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結構顏色異常、門窗無法回歸或啟動,磚木結構出現異常斷裂聲響的情況下需要馬上撤離現場,防止出現不必要的人員傷亡。此處值得一提是,如若磚木結構火勢穿釘,那么就代表著某些建筑結構將要發生塌陷火勢爆炸,因此必須馬上發出撤離指令。
第三,電險安全的防范。在進行火災現場內功前,必須要將建筑內部電源全部切斷,并且使用漏電探測儀器來對火災現場是否出現漏電情況進行動態檢測。如若面臨著較為復雜的外部環境,那么就需要強化消防官兵的絕緣防護,全體消防官兵務必要配備絕緣的消防衣物、鞋子以及手套。如若遇到帶電設備或高壓輸電線路,需要事先掌握好情況,做好現場監護工作,避免火電產生不必要的破壞。不僅如此,還需要結合情況來采取相應的滅火設備,如噴霧、干粉滅火器等。如若出現高壓線掉落的情況,則需要以高壓線為中心,半徑20m內設置警戒區,以保證救援的安全,實現電險的防范。
5.將建筑負荷以及火災荷載減小
在發生火情的情況下,建筑荷載超限同樣會對建筑安全產生較大影響,如,超市、庫房以及大跨度廠房等超量裝載貨物,在出現火災時,現場溫度極高,使得結構承重能力大幅下降,安全系數快速減小,所以使得建筑面臨著越來越的坍塌風險。在進行滅火救援時首要任務就是解救被困人員,等到全部安全疏散被困人員后,需要立即將建筑承重結構周邊的可燃物快速疏散,降低具體的火災荷載,避免其承重結構在短時間內溫度快速升高,從而達到阻止火情進一步加劇的目的。
6.將現代水槍裝備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水槍是滅火救援中最為常用的一項滅火設備,其能夠起到快速滅火的效果。所以必須要正確布設水槍陣地。在達到火災現場時,消防官兵需要結合具體建筑以及火情來科學設置水槍陣地,充分運用現場的物體或地形地勢來進行掩護、支撐以及遮擋。例如使用水槍阻火的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防止火情進一步惡化,特別是能夠阻止火勢朝著可燃物的方向蔓延。如若戰斗力以及水槍設備充足,那么可以在著火區域的周圍設置水槍,采取包抄戰術來快速解救被困人員以及撲滅大火。不僅如此,還應當要有效利用移動水炮、遙控水炮等先進的滅火設備,結合或者現場具體地形來選用相應的遙控水炮、固定水炮來進行遠距離滅火,最大限度降低消防官兵滅火的危險性。
7.加強現場的救護,減少人員傷亡。
有關消防部門應當轉變思路,火災現場救護工作不是一定要等其他機構專業救護人員出現,方能進行傷員救護,消防內部可以培養現場救護人員,向廣大官兵推廣基本救護知識。首先可以在重大火災預案中增設傷員救護這一項內容,將救護前提、救護方法等內容列入現場救護預案中,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現場救護行動預案。同時通過實地演戲、實地操練等方式方法,進一步推動救護行動預案的可行性。其次不斷總結滅火救援現場救護的經驗教訓,組織官兵認真學習國內外現場救護的知識和經驗,加強廣大官兵專業救護知識的提升,進而有效提高一線消防官兵的救護能力,有利于大大降低火災現場的傷亡率。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滅火救援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以及經濟財產損失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消防官兵生命安全的保障也同樣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消防官兵在平常的訓練生活中,重視消防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進行多次必要的實戰訓練,不斷豐富自身實戰經驗,提升火災緊急情況避險能力。最后,消防官兵還應當提高安全意識,提高自我救護能力,減少火災救援中不必要傷亡情況,保證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的同時,有效推進社會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宏.淺談消防官兵滅火救援中的緊急避險[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10):1106-1108.
[2]李小虎.淺析消防官兵滅火救援現場緊急避險和主要傷害事故防范[J].中國應急救援,2015(4):37-39.
[3]孫喜彬,邵明.消防官兵滅火救援中緊急避險策略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7(05):20.
[4]蔡剛.消防官兵滅火救援中緊急避險策略之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6(13):35.
[5]李海,李文杰.淺談公安消防中隊火場指揮員指揮要點[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29(04):324-326.
江蘇省連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隊?江蘇連云港?222000
作者簡介:陳琳,男,1987-,漢族,籍貫江蘇連云港市,本科,主要從事消防防滅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