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林
【摘 要】 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本文圍繞自我建構、交互性、創(chuàng)意化和情境化的教學原則,著力構建初中數學課堂“實例探討+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由此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激活學生的封存記憶,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最終從教學端和應用端兩個方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效率,增強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 數學? 有效教學
自課程改革以來,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強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圍繞高效率課堂的構建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應用,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吸收課堂的教學知識。
一、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1. 自我建構式方法。初中數學教學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加強自主性學習實踐,通過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配合教師輔導等多種方式進行數學研習,而不能單純依靠被動式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方法進行學習。前一種教學方法是一種建構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發(fā)揮自我能動性,著手搭建知識體系;后一種教學方法則是被動性拼接式教學方法。相較于拼接式的教學方法,建構式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教學效率,有助于學生快速吸收課堂知識點,同時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以問題為先導的探索意識。
2. 交互性教學方法。目前,大多數數學教學采用的還是“填鴨式”的單向交流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較為簡單,教師只需要將書本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復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主要是因為,單向化的教學方法將學生這一教學主體排除在教學體系之外。我們應該在教學上大力提倡交互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合作性學習、探究式學習、交流式學習等多種方法,發(fā)揮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
3. 創(chuàng)意性和情境化學教學方法。所謂創(chuàng)意指的并不是在課本之外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讓學生基于數學的基本邏輯以及課堂的知識點,讓學生運用課堂上所形成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字處理能力,有機地處理各種數學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創(chuàng)意化的教學原則必須與情境化的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和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啟發(fā)學生通過數學建模等多種方式去解決問題,由此,讓課堂的數學教學真正地產生生活中的實際效用。
二、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
就目前普遍的數學教學情況而言,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乏味,由此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筆者在總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對小組教學+實例探討的教學方式進行了以下方法研究:
1. 學生小組式教學
小組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基于自我建構和交互性的教學原則而制定的。教師在進行小組式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學生性格的異同、學生性別的差異等因素。在進行學生小組式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不同進行分組。這一原則主要是針對初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而設定的。通過優(yōu)差學生搭配分組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通過引導其他學生進行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對標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找準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的薄弱點進行重點突破。
二是按照分層搭配的方式進行分組。分層搭配的分組方式更適合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所謂分層搭配指的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進行分層,按照不同層次進行分組。簡單地說,就是將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將數學能力較弱的學生分配在一起。采取這種分組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畢業(yè)班學生的升學考試壓力較大,實行分層分組的方式可以讓數學能力較好的學生進一步提升數學能力。同時,教師對于數學能力較好的小組應減少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分組學生的教學介入力度。相反,對于數學能力較弱的小組,教師應加強教學介入力度,促進他們通過小組學習提升學習成績。
2. 實例探討式教學
實例探討式教學主要建立在自我建構式方法、創(chuàng)意性和情境化學教學方法兩種教學原則之上。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主張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一次函數教學中,就可以引入出租車輛、商場購物以及酒店入住等生活場景的優(yōu)惠案例,讓學生通過函數計算的方法,計算實際優(yōu)惠額度。又如,教師在進行概率相關知識的教學中,可以引入災害發(fā)生預測模型的相關運用,讓學生通過計算災害發(fā)生概率對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評估。需要注意的是,實例探討的教學方式應該與小組式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分組確定不同案例主題形成學生群體分享的方式,讓案例化教學形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論
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提出一種基于自我建構、交互性創(chuàng)意化和情境化的教學方法就成為了一個十分必要的任務,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實例探討+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樣的組合化教學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傾聽,提高學生相互合作、獨立總結創(chuàng)新的能力。我們應該在單向傳輸的教學基礎上加大對該方法的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