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靜
【摘 要】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陶行知教育理念得到重視,使得各個階段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都在適當地運用生活教育。其中在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活動教育,教師可以合理地選擇生活材料,盡可能選擇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材料,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能夠更加高效地參與學習,提高區角活動開展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生活材料投入的要點,并闡述了應用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區角活動? 生活材料? 幼兒園? 應用
引言:
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注重教育環境的一環節,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確保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提高活動開展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地融入生活材料,并給予幼兒充足的活動時間,促使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更多知識要點,有效發揮生活材料的作用。
一、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生活材料投放的重要意義
針對幼兒園教育來講,幼兒的年齡較小,在學習與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經常受多種因素影響,無法更加有效地參與活動,甚至會失去活動參與的興趣。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注重分析幼兒的學習情況,適當地將生活材料融入到區角活動當中,并分析幼兒對材料的掌握情況,不斷創新材料的應用,使得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區角活動,并對活動充滿興趣,促進幼兒的未來發展,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針對生活材料的投放,教師還應該不斷做好優化,提高幼兒園活動教育的有效性。
二、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生活材料投放對策
(一)生活材料的投入原則
幼兒園階段幼兒喜歡新生事物,對同一種物品的關注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教師在收集生活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做好分析,確保選擇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材料,這樣有利于提高材料收集的效果,降低影響因素,提高材料收集的效果。因此,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由淺至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區角活動當中,可以運用生活材料教會幼兒半成品玩具的制作,促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現,幼兒在完成材料制作的過程中可以發揮一定的效果。例如,在制作蛋殼玩具時,教師為每個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完成拼接,促使幼兒掌握更多材料的運用方案,同時有助于提高材料運用的效果,使得幼兒能夠獨立完成作品。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分析工作的重視,這樣可以注重創新與優化,保證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隨著區角活動設計的開展,區角中孩子的作品數量不斷增多,使得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并掌握更多知識內容,有效發揮生活材料融入的效率。
(二)變廢為寶,生活材料的再運用
區角活動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得到材料的支撐,使得幼兒能夠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材料的選擇作為區角活動開展重要的一環節,教師應該注重分析,并有效地進行創新,挖掘材料的多樣性,提高運用的效率,使得廢舊材料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運用材料的過程中,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有效地對課程進行創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識學習。其中教師可以以幼兒的年齡特征進行教學,并按照各項標準進行優化,挖掘一種材料的使用方法,使得幼兒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索與學習。例如,在應用廢毛線運用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想象制作成翻繩、晾衣架、飛機等,使得幼兒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識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全面發揮廢舊材料運用的效果,促進課程教學的高效性。除此之外,為了最大化發揮材料的價值,教師還應該注重材料的創新,并通過多種課程教學進行優化,督促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提高互動開展的有效性。
(三)興趣為點,生活材料的探索
眾所周知,我們身邊能夠運用到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的材料多種多樣,需要注重教師去探索,而且應該以興趣為著力點,有效地對課本知識進行創新,避免受多種因素影響,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將幼兒感興趣的滲透到教學活動當中,促使幼兒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材料的運用要點。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及特征,不斷對課程進行創新,同時可以以“創意”為主題進行教學,讓幼兒利用生活材料進行創造,這不僅遵循幼兒的主體地位,同時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思維及想象能力。只有讓幼兒自主創作,創造屬于自己的玩具,才能夠讓孩子更加有效地完成活動。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還應該不斷分析多種生活材料融入的效果,不斷進行創新與調整,避免單一材料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區角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促使幼兒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當幼兒在區角游戲當中進行材料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幼兒的狀態,這樣能夠不斷優化材料的運用,適當地將生活材料投入,使得幼兒對材料的運用有著充足的了解,并積極與小伙伴探究,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蔣川琴.變廢為寶注重環保淺談幼兒園游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甘肅教育,2015(2).
[2] 張海燕.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培養幼兒環保行為[J].青海教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