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作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作業是課堂知識的總結,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但如果教師設計的作業缺乏趣味性,就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本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設計作業? 有效性
現代社會,不斷地在進行著新課程改革,推行素質教育。想要跟上社會的步伐,就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因此,語文老師應該提起重任,不再只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導和訓練,應該不斷創造新的作業形式,增加設計作業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成績。
1. 現代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缺點
1.1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沒有趣味
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說,情況并不好,主要原因是教師設計的作業嚴重缺乏趣味性, 提不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就造成了能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少之又少。對于小學生來說,喜惡是做事的原動力,所以,如果小學生有興趣做作業,那么作業完成率就會大大提高,并且作業的正確率也會大大提升,要是沒有興趣,那么作業完成的質量就會大跌。因此,教師應該設計出有趣的作業,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升作業的質量。
1.2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沒有層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作業往往沒有層次性,教師都是直接給全班布置相同的作業,不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之處。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不能按一種級別教學,這樣會導致有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而有的學生覺得教學的知識太過簡單,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分層次、分階段的設計,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成績。
1.3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沒有意義
有很多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是在完成教學流程,沒有真正達到課后作業的作用。例如:一位河南小學的語文老師,一般布置的作業就是讓小學生抄寫古詩詞和課后生詞,以此來敷衍學校檢查,學生語文成績一落千丈,很多家長開始向學校反映,校長經過調查后嚴肅處理了張姓語文老師。在這個案例中,張老師布置作業的形式沒有達到課后作業應有的價值,導致了學生的成績不斷下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設計有意義、有價值的課后作業來提高學生的成績。
2. 增加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方法
2.1 設計有趣的作業,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
傳統意義上的課后作業,有兩個作用: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增加學生技能。這樣的課后作業單調無趣,學生沒有興趣完成。并且現在的教師總是布置過量的作業,讓學生多做多練,以此來提高知識記憶。但是,某些學生可能會因為作業量太大而敷衍的完成作業,這樣的方式是非常無效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單獨的抄寫作業已經不能完成培養目標。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教師應該設計出充滿趣味性,形式多樣的作業,讓作業內容不再單調,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完成作業,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一個小學中,王老師一般在布置詞語作業時,讓家長與學生以你畫我猜的形式拍攝游戲過程,提交視頻,以此形式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新穎,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語文的妙處,從而加深對詞語的印象,并且還能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一舉多得,非常值得贊賞和提倡。
2.2 增加作業的層次性,讓學生主動學習
首先,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重作業量的層次性,對于不同學習能力水平的學生,可以相應的增減作業量。這樣既可以不耽誤掌握知識比較快的學生發展,也不會落下掌握知識不牢靠的學生。其次,在作業難度上,也應該分層次的布置,根據學生的成績水平,層層遞進的布置作業,,由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地提升學生的成績。 如果統一布置難度系數相同的作業,將會出現能力強的學生學不到相應的知識,能力弱的學生跟不上作業進度。例如:湖北省第一小學的谷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在布置作業時,就會設計多梯級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作業量和難度,充分地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性。
2.3 設計多樣的作業,提高學生的新鮮度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設計風格多樣的作業,比如:開放性的作業,語文本就具有開放的特點,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做到設計作業內容開放、形式開放、完成方式開放;實踐性的作業,教師設計作業應該注重實踐性,讓知識回到生活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有用。
2.4 有目的的設計作業,讓學生學習有方向
教師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讓作業有意義。有意義的作業,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成績。
3.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應該有趣味、有意義、有層次并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樣的作業才能真正發揮出課后作業的作用,才能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成績。
參考文獻
[1] 王志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討[J].家長(上旬刊),2020 (3):127-128.
[2] 姚毓鑫.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索[J].中外交流,2018 (3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