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路作為重要的交通設施,其建造公里數不斷增加,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著其開通運營之后的行車安全和運輸能力。論文主要分析了橋涵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并就相關技術措施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ety and economy, highway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and the number of kilometers it has constructed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traffic safety and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fter opening and operation.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bridge and culvert abutment backfill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technical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ighway traffic engineering in China.
【關鍵詞】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技術;措施
【Keywords】bridge and culvert abutment backfi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U445.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3-0189-02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公路交通事業出現了較為快速的增長,其施工技術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對于橋涵等施工關鍵環節的施工技術把控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橋涵施工在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過程中屬于關鍵部位,所需施工工序多,施工操作難度大、流程煩瑣,尤其是公路路基與橋涵連接部位的施工質量對于行車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關鍵性作用。橋涵施工質量不合格易造成路面下沉,致使其在運營通車過程中出現橋頭跳車現象,該問題對于行車安全構成了極大隱患,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公路橋涵臺背及路基與涵洞的連接部位,是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點,因受施工空間等條件因素的限制,使得橋涵臺背回填工作具有較大的施工難度,施工質量也較難控制,故容易造成行車事故等問題。
2 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
2.1 地基因素
公路橋涵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于其與路基過渡段的地基穩定性考慮不全,該類型路段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困難的施工現狀,大型機械無法進行碾壓施工,必須通過人工進行地基換填、壓實等工作,具有較大的工作量。在這樣的客觀現狀下,施工人員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或者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使得該處地基沒有按設計標準進行夯實,從而使得公路地基和橋涵剛性之間存在了較大程度的差異。此外,后期運營通車過程中在大型車輛的不斷作用下使得地基出現沉降,進而造成橋頭跳車現象,不僅影響了行車過程中駕駛人員和坐乘人員的舒適度,還會造成極大的行車安全隱患。
2.2 自然環境因素
受到具體施工地點以及季節變化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使得施工過程中受到溫度變化等影響較大,造成工程施工質量下降。大部分公路工程的實際施工條件均較艱苦,如很多地方早晚溫差較大、長期降水潮濕、冰凍天氣等,使得公路橋梁施工質量受到了較大的自然環境影響。
2.3 施工人員技術因素
施工人員技術因素是造成施工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公路交通工程施工條件艱苦、工作量巨大,施工人員自身綜合業務能力存在問題,這都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施工質量下降。
3 橋涵臺背回填施工的技術要點
3.1 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質量優劣對于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優質的施工材料是實施具體施工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加大對施工材料質量的把控力度對于提升施工質量有積極促進作用。施工過程中需要選用透水性能好、粒徑和摻比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作為工程施工材料,例如,河砂等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砂性土壤。全過程加強施工材料的質量把控,嚴禁以次充好的施工材料混入工程施工現場,這是保障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填砂邊坡不穩定性、土質松軟等問題,現場相關技術人員可以指揮施工人員將回填部分橫向外側,再在其兩側分別布置寬度為1m左右的路基,進行密封性處理,最后將其和公路的路徑部位進行連接,進而使填砂邊坡不穩定性或土質松軟等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從而提升該部位的工程施工質量。
3.2 施工流程
①基層回填施工。在基礎側面上劃出樣線,每15cm一條,注好層數,采用小型夯機夯實,每完成一層填筑,對其進行資料記錄和拍照存檔,使該項工程施工擁有完備的施工檔案資料。在回填過程中按照層層遞進的方式,切實把控施工質量。
②過渡段填筑施工。過渡段填筑施工需要壓路機等機械設備的配合,同時,要使用小型夯機等機械進行壓實工作的輔助性施工。對于基坑處有淤泥或者積水等現象時,還要使用抽水機等機械進行清理,基坑清理結束后在其穩定土上,挖掘反方向臺階,寬度一般為30cm左右,高度與每次填料的具體壓實厚度相同,并換填處理,確保其不影響填筑質量。同時,要確保填筑完成后形狀達到橋涵臺背回填施工需求。
③橋涵臺背回填施工。使用白灰土進行橋涵臺背的回填,其中,白灰土摻比占到整體的6%以上。回填土的含水量也是重點把控環節之一,確保其在規定范圍之內,利用壓路機進行壓實,使其回填土的密度達到最佳。對于無法觸及部位,如耳墻等,可以采用小型夯機進行壓實,不可忽視該部位的壓實工作。
4 橋涵臺背回填施工的技術措施
4.1 回填材料的質量控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填筑材料是把控橋涵臺背填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基礎環節,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施工材料,杜絕因材料不合格造成施工質量下降的問題,避免對后期行車安全構成隱患。選擇符合施工性能標準的材料,通常情況下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河砂、砂礫土等,其顆粒直徑要嚴格控制在壓實厚度的0.6倍以內。對于施工材料取材方面的要求,要考慮到土質具有塑性、變性特點,需要盡量延長其自然沉降時間,進而使其具有較佳的效果。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往往受到施工進度和工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自然沉降時間無法得到有效滿足。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減少砂礫中粘性顆粒含量的方法來加快其固結速度,以此也可說明選擇施工材料時可以盡量選擇當地資源,例如,將天然砂礫等作為施工材料,以更為有效地促進施工質量的提升。
4.2 臺背松鋪厚度的控制
在橋涵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對于臺背松鋪的施工厚度的把控具有同等重要性。在進行具體施工時,通常情況下橋涵臺背回填所應用的壓實機械的工作功率較低,這就使得相關技術人員若要使其壓實工作達到相關技術標準,就必須在臺背松鋪施工過程中采用層層遞進式的施工方法,并且每層經過壓實后的厚度不要超過15cm,否則將不易達到設計壓實要求。為了更好地提高松鋪厚度在施工過程中的規范性,技術人員可以采用劃線法進行操作,即在墻身背面通過每15cm一層的劃線和標號法來進行標注,以方便對施工質量的把控和后期質檢人員的質量檢查及指標驗證,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質量,還可以增強施工過程中的嚴謹性,對于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4.3 臺背壓實的質量控制
橋涵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質量把控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臺背碾壓過程中的壓實度方面的要求,技術人員需要將橋臺、涵洞側面劃線作為衡量標準和參照對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橋涵臺背部位壓實度的施工質量控制;二是在層鋪施工過程中,對于回填材料的壓實施工也要嚴格把控施工質量,使其真正按要求做到每層都符合標準,而且要保證每層石灰土回填頂面的壓實面與其填土頂面的壓實厚度保持一致,具有均勻性,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因回填施工碾壓不均勻產生的沉降問題,進而提高橋涵臺背填筑的施工質量。
5 結語
本文從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出發進行分析,得出地基因素、自然環境因素以及人員因素等均可能造成施工質量的下降。分析橋涵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對技術措施進行探討,可了解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橋涵臺背填筑施工材料的質量把控,是保障施工質量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加強對橋涵臺背松鋪厚度的把控,需要重點卡控每層填料厚度的壓實情況;加強對橋涵臺背壓實施工的質量把控,是確保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最后的關鍵部分。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關系著其開通運營之后的行車安全和行車舒適度,對于人們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保障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柴利軍.橋頭跳車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交通世界,2020(14):132-133.
【2】季峰.論加強橋涵臺背回填施工的技術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02):166-167.
【3】王立杰.橋涵臺背回填施工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8(1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