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該系列作品創作靈感來自于中國農村民間金銀匠藝人的作品,以及他們工作時的狀態。他們在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善言辭”、“就地取材”等看起來木訥、簡陋的工作語言和方式給予了作品鮮活的生命力。有如他們勤勞的雙手,在日復一日的創作中,日漸的粗糙成全了作品豐滿的生理性,并向我們展示了手能達到的另一個高度和寬度拙。
作品運用硬與韌兼顧的銀絲作為創作素材,采用繞線與編制工藝,嘗試將生活中所見到的圍巾、花朵、水果、零錢袋等物件做成項鏈、手鐲、胸針等首飾,完成一次“拙”在金屬首飾設計中的創意表達,以一個新的角度發現設計的可能性。
圖片說明:長長的項鏈、小巧的吊墜、輕盈的手鐲……它們其樂融融,又有著各自的歡喜。正如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樣子。
景觀設計
“景觀(Landscape)”一詞在西方最早見于希伯來文的《圣經》舊約全書中,用以描述耶路撒冷皇宮廟宇等綺麗的景象。18世紀英國學派的園林設計師們將“景觀”一詞與“造園”關聯起來,自19世紀以后,對于“景觀”的理解和表述則是根據學科門類不同而各定其意,包括從地理、生態、生物、物理、繪畫等。1858年,美國建筑師F.L.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首次提出“景觀建筑師”這個稱謂,1899年,美國景觀建筑師協會(ASLA,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成立,他們給景觀建筑學所作的定義是“一門對土地進行設計、規劃和管理的藝術,它合理地安排自然和人工因素,借助科學知識和文化素養,本著對自然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原則,最終創造出對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環境?!焙喍灾?,景觀設計就是為了美化區域環境、社會環境,或達到某些美學目的而對戶外區域、地標和建筑物進行的設計實踐。它涉及對現有環境中社會、生態和土壤環境及過程進行系統的調查,并設計出可產生良性預期結果的設計或干預措施。
1900年,哈佛大學率先開設了景觀建筑學專業課程,景觀建筑學作為一個學科宣告成立。其專業范圍包括常規意義上的景觀設計、場地規劃、雨水管理、腐蝕控制、環境恢復、公園設計、視覺資源管理、綠色基礎設施的規劃和提供,以及私人房產和住宅景觀總體規劃設計等。這些都在不同的設計、計劃和管理規模上。作為一門專業,景觀設計是跨學科的融合了植物學、園藝、美術、建筑、工業設計、土壤科學、環境心理學、地理、生態學和土木工程等領域的知識與實踐。
在中國,“景觀設計學”這個概念于1997年引入,俞孔堅先生在北京大學創辦的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是國內景觀設計教育的開啟標志,形成與中國傳統的風景園林學的對應關系。本質上都可以把它們理解為關于地表及土地上空物質要素總合與整體關系的學科,通過科學與藝術、人文與自然的眾多學科交叉研究探索,改善提升整個人居環境的品質和可持續性的發展。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陳六汀教授在此前的采訪中曾談到,在上述背景下,全國許多的專業和綜合院校如建筑、藝術、林業、農業、經貿,甚至外語等都紛紛開設景觀設計課程,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畢業生梯隊就逐漸壯大起來,20多年來就形成了較為龐大的設計師群體,他們因接受教育背景和自身后續知識更新儲備的差異,而對社會和市場做出的反饋自然就良莠不齊,同時,國內城市管理與決策者、建設投資單位和部門因多種因素,對于景觀設計的認知評價和接受程度各異,影響了設計師的立場和堅持。
總而言之,景觀設計不僅是對植物的空間化設計,而是綜合時間、空間尺度,在充分考慮當地文脈、社會的前提下,利用生態手段進行空間營造的裝藥學科。隨著近年來對生態、環保重視程度的提高,景觀設計學科在不斷發展壯大,相信優秀的景觀設計實踐會越來越多。
《設計》編輯部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