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中



摘? 要:文章根據2010~2018年河南省的相關數據,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和灰色關聯分析法對農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2010~2018年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間的耦合協調度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但距實現兩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增加值、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互聯網用戶數是兩業協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農業;物流業;協調發展;耦合協調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agriculture and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8,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two systems was analyzed by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and grey re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logistics industry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re wa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to realize benign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fixed assets, agricultural added value, added value of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postal service and internet users were the main factors of synergic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Key words: agriculture; logistics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fluence factors
0? 引? 言
河南省地處中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和產糧大省。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省全年的糧食種植面積10 906千公頃,總產量6 649萬噸,繼續位居全國第2位,占全國總產量的10.1%。當前,河南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而現代物流業在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因此,在新的形勢下,研究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問題,對于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快速通道、提升流通效率、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關于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問題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王桂花(2011)運用協整檢驗和格蘭杰因果分析法,對江蘇省物流業和農業協調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1];戎陸慶和魏鋒(2018)利用哈肯協同模型分析了廣西農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狀況[2];李學蘭和毛葉菲(2019)借助協同度計量模型對滁州市農業與物流業耦合發展進行了實證分析[3];田強(2019)借助Logistic模型,分析我國農業與物流業的發展階段[4];孫澗橋(2020)辨析了農業經濟增長與農產品物流的互動性聯系[5]。綜上所述,農業與物流業的協同發展問題已經被學者們進行了廣泛研究,但鮮有學者對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鑒于此,文章以河南為研究對象,利用耦合協調模型研究2010~2018年河南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水平,并借助灰色關聯模型分析影響兩業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以期為相關部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
1? 模型構建
1.1? 耦合協調度模型。本文根據物理學中的容量耦合系數理論,借助耦合協調度模型來測度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水平,具體計算公式:
(1)
式中:U和U分別表示農業與物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數,U=wZ,U=wZ,w、w表示農業第i個指標、物流業第j個指標的權重,Z、Z為農業第i個指標、物流業第j個指標數據的標準化值;C為農業與物流業的耦合度;T為農業與物流業的綜合協同指數;D為農業與物流業的耦合協調度,反映兩大產業的協調發展水平;α和β為待定系數,這里認為農業與物流業兩個子系統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有α=β=0.5。
1.2? 灰色關聯分析法。鑒于農業與物流業兩個子系統相互作用的復雜性與關聯性,這里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影響兩個子系統間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
(1)計算灰色關聯系數
ξt=????????????????????????? (2)
式中:ξt是t時刻的關聯系數,Zt和Zt分別表示t時刻農業第i個指標、物流業第j個指標標準化值;ρ為分辨系數,一般取ρ=0.5。
(2)計算灰色關聯度
γ=ξt??????????????????? ????????????????????????(3)
式中:γ∈0,1,表示農業第i個指標與物流業第j個指標關系密切程度,γ值越大,說明指標間的關聯性越強;反之則關聯性越小。一般認為,當γ∈(0.90,1]時,反映兩指標間耦合作用極強;當γ∈(0.75,0.90]時,反映兩指標間耦合作用較強;當γ∈(0.4,0.75]時,兩指標間耦合作用一般;當γ∈(0,0.4]時,反映兩指標間耦合作用弱。
(3)各指標的平均關聯度
(4)
式中:γ為農業第i指標與物流業的平均關聯度;γ為物流業的第j指標與農業的平均關聯度。
2? 實證分析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權重確定。借鑒已有研究成果,考慮數據的可得性,確定農業與物流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具體見表1。本文研究的樣本區間為2010~2018年,數據來自于2011~2019年的《河南統計年鑒》,各指標原始數據見表2。為消除指標數據之間存在量綱和數量級差別的影響,需對原始數據值做標準化處理,考慮到上述指標均為正向屬性,標準化的計算公式如下:
Z=???????????????????????????????????????????? (5)
本文采用均方差賦權法為兩個子系統各指標權重賦值,使用EXCEL進行計算,權重結果列于表1。
2.2? 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水平測度結果。在使用公式(5)對原始數據標準化的基礎上,根據農業與物流業耦合協調度計算方法,計算得到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耦合協調發展狀況,具體如圖1所示。
根據圖1可以看出,2010~2018年河南省農業和物流業協調發展趨勢良好,兩業的耦合協同度從2010年的0.109上升至2018年的0.651,這反映兩大產業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相互作用不斷增強,但距實現兩業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3? 河南農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在標準化的基礎上,依據公式(2)至公式(4),本文通過Matlab2016a軟件編程,計算出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各指標的灰色關聯度,見表3。
根據表3可以看出,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之間的關聯度處于0.518與0.907之間,其中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物流業的互聯網用戶數關聯度最大,達到0.907,兩指標間耦合作用極強;農業的增加值與物流業的貨物周轉量關聯度最小,僅有0.518,兩指標間耦合作用一般。在農業的各項指標中,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增加值對物流業各項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均超過0.75,耦合作用較強,這反映出農業投資、農業產業規模對物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物流業的各項指標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互聯網用戶數對農業各項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均超過0.75,耦合作用較強,這反映出物流業產業規模、物流信息化水平對農業的發展影響較大。
3?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建立農業與物流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均方差賦權法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定量測度兩業的協調發展水平,并借助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兩業協調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1)2010~2018年,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水平呈現上升的態勢,但距實現兩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2)在農業的各項指標中,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增加值對物流業各項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均達到0.75以上,關聯度較強;在物流業的各項指標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互聯網用戶數對農業各項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均達到0.75,關聯度較強,因此,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增加值、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互聯網用戶數是影響農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促進河南省農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給出以下對策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門要圍繞地區農業與物流業發展的實際現狀,出臺促進農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以體制機制創新破解農業發展難題;同時借助相關行業協會的優勢資源和影響力,推動相關企業之間、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逐步建立合作關系。第二,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力度,促進河南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三農”資金投入,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大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優化農業投資結構,強化農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投入與改革,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鏈延伸,不斷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第三,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助推河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利用河南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資源優勢,創新服務模式,加快農業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完善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不斷提升現代物流為農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強化現代物流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農業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為兩業協同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 王桂花,劉鳳云. 江蘇省物流業、農業協調發展的實證研究[J]. 江蘇商論,2011(3):88-90.
[2] 戎陸慶,魏鋒. 基于產業共生視角的農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8,46(5):332-337.
[3] 李學蘭,毛葉菲. 滁州市農業與物流業耦合發展實證研究[J].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9,32(6):14-21.
[4] 田強,劉巖,劉敏.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農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研究[J]. 中國農機化學報,2019,40(6):221-226.
[5] 孫澗橋. 區域農業與物流業的協同互動發展研究[J]. 農業經濟,2020(1):143-144.
[6] 黃芳. 河南省農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研究[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1):27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