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維
摘要:學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首先站在史料基礎上總結了“四大教育方法”,同時對黨在這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其次進一步闡明了對過渡時期和總路線的歷史意義;最后針對黨在這一時期的工作經驗與失誤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資本主義工商業 社會主義改造
1.資本主義工商業者社會主義改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1)針對“四大教育方法”的相關研究
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大多數學者在史料的基礎對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總結為四點:“理論教育”“典型教育”“實踐教育”“自我教育”。鮑楠、金萬成(2011)通過論述黨在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認為:“在改造資本家的過程中,黨把理論教育這種形式作為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李鴻巖(2011)通過1953年-1956年整理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過程中的典型事跡會議以及毛澤東、劉少奇、彭真等領導干部的講話,認為“工商界代表人物和資方核心進步分子的現身說法和模范帶頭作用對推動其他資本家加入社會主義改造浪潮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李平貴(2012)通過1951年毛澤東為解決工商界人士對土地改革的不滿所提出的指導思想,認為過渡時期“引導和組織資產階級分子和民主人士有目的地親歷考察黨所開展的各種民主改革實踐,或者在自己的企業參加生產勞動,是教育和改造民族資產階級的重要途徑”。陳文妍(2014)通過整理人民日報在1950-1957年刊登對私營工商業者進行批評以及監督的文章展現了群眾積極參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社會背景,并結合著毛澤東在1955年-1956年針對工商業改造過程中的重要思想,她指出:“民族資產階級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教育方式扭轉了因為歷史局限性而造成的對中國共產黨錯誤看法,推動了他們對于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有了正確認識,進而自覺的接受社會改造。”
(2)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李秋生(2011)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認為該時期中國共產黨能夠有效的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離不開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善于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與靈活多樣的宣傳工具,同時各地政府都能夠結合當地中心任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他認為該時期黨在政治隊伍建設成功證明了一直強有力的思想工作隊伍對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李鴻巖(2011)認為,“過渡時期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者開展政策宣傳、總路線宣傳工作,對于實現社會主義改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針對宣傳教育中會議宣傳與媒介宣傳兩種方式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2.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相關研究
(1)黨在過渡時期針對總路線的宣傳教育
近十年來學界加強了對這一時期資本主義工商業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挖掘,首先解決的問題是這一時期中心路線的教育宣傳問題。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頒布《為動員一切力量把我過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斗爭——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近十年研究中,學界針對一方面加強了史料挖掘,同時深入加強了其具體實踐工作中的研究。
李敏昌(2009)認為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過渡時期總路線存在著難以避免的歷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邱蕊(2019)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她認為原本要花十幾年才能完成的社會主義改造計劃卻在三年里完成,離不開黨對人民群眾總路線教育。她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提出背景、運用的過程、傳播媒介都進行了史料的梳理以及系統分析,其中她以北京市公私合營過程中資本家的宣傳教育為例,她認為“通過對資本家的宣傳教育,使他們對中國共產黨及新政權的態度由恐懼到服從再到認同,資本家的這種心態變化,促進了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順利完成”。同時她了總結黨在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過程中的經驗時談到“如果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分批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那么有些偏差與失誤是可以避免的,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會取得更加圓滿的成果。”孫萌(2015年)對廣西在過渡時期總路線與總任務的宣傳進行了梳理,她從教育的范圍再到教育的形式以及教育的效果等方面介紹了廣西在這一時期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她加強了地方史料的研究與掌握,她認為對政策的宣傳和思想教育的高度重視,是廣西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重要特點。同時廣西對政策的宣傳教育貫穿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并且充分利用了群團組織的力量來推動改造。
(2)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相關研究
學界不僅僅只是圍繞總路線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內容進行研究,有的學者將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了劃分,王員(2010)針對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教育內容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他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新民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無產階級價值觀教育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其中他認為“唯物主義是馬克主義理論教育的核心內容”,并且黨在1956年10月成立的黨外人士高級黨校”推動了資產階級人士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初步建立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推動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許多的研究者對這一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改造的政策進行了研究,該領域的研究主要以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研究的基礎上所進行,可以看作是這部分的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陳文妍(2014)從“宣傳學習國家資本主義和平贖買的政策”與“宣傳全民監督和懲治不法分子的政策。”兩個方面介紹了黨的政策宣傳教育,她認為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工作,到全行業工商業的高潮時,大部分資本主義工工商業者都能擁護公私合營以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3.資本主義工商業者社會主義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訓與經驗
學界針對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所存在的操之過急、工作失誤等問題進行了總結。閆義夫(2015)以政治動員作為切入點,在總結這一時期的政治動員中的主要教訓認為,這一時期,政治動員在社會改造過程中存在極端化的傾向削弱了政治認同,其次在政治動員過程中存在急于求成,改革過快、改變形式單一等現象,特別指出由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過程中對于主體界定不明確給國家在改造過程中加了不必要的社會負擔與就業壓力。王新(2011)在此問題的基礎上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者主體界定不明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由于政策和工作上的缺點與偏差,一部分個體工商業者被劃入資產階級工商業者的范疇,并且以此問題作為導向,他通過對史料以及官方文獻的整理對個體工商業者進行了劃分,同時也針對造成此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剖析,他認為“黨在過渡時期針沒有很好的區分被剝削者的界限”,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這段時期中國共產黨習慣采用階級斗爭的思維方式和手段來處理問題。與此同時在總結地方改造過程中的教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孫萌(2015)在分析廣西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改造的研究中認為“地方領導政策認知水平有限,具體工作缺乏方向性與計劃性,同時盲目的跟隨全國改造潮流造成后期改造步伐過快,并且在工作監管方面存在缺陷也導致了后期的工作出現了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中她指出廣西在全行業掀起改造浪潮之前就已擁有自己的改造計劃,但是受到歷史環境的影響使得原先要花數年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到30天的時間里完成。此問題對于研究這個時期地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與思考。
參考文獻:
[1].鮑楠,金萬成.論過渡時期黨對民族資本家思想教育的內容與方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4):152-153.
[2].李鴻巖..過渡時期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3].李平貴.建國初期黨對民族資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考察[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5(07):64-70.
[4].陳文妍..我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大學,2014.
[5].李秋生.建國初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啟示[J].湘潮(下半月),2011(10):49.
[6].李鴻巖..過渡時期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7].李敏昌..歷史與現實的審視: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8].邱蕊..中國共產黨過渡時期總路線宣傳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9.
[9].孫萌..廣西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研究[D].廣西大學,2015.
[10].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
[11].陳文妍..我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大學,2014.
[12].閆義夫..社會主義改造中的政治動員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
[13].王新..中國共產黨關于城市小資產階級的理論與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14].孫萌..廣西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研究[D].廣西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