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李晶


摘要:當今社會視障群體比例日益擴大,視障群體的需求卻鮮被關注。旨在研究基于視障人群的調料瓶設計。通過梳理視障群體生活現狀及現有調料瓶產品,結合視障人群對調料瓶的使用需求,從視障群體的感知特征出發,進行調料瓶設計創新研究。得出調料瓶多感官交互設計設想。切實解決視障人群的調料瓶使用問題,為視障群體提供人性化幫助。
關鍵詞:調料瓶產品 視障人群 人群特征 無障礙設計 多感官交互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E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4-0011-03
一、視障人群生活現狀
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視障群體比例正不斷擴大。截至目前,中國視障人數已達1700多萬,約占殘疾人總數的15%。較之于2006年1200多萬的視障人次,漲幅近40%,且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中。視障群體的擴張已逐漸成為廣泛的社會性問題,無論是先天遺傳還是后天因素,亦或是年齡增長,都會導致視力受損。視覺是人們獲取外界信息最為重要的手段,在對外界事物的感知中,約有87%的信息通過人眼感知獲取。視障群體受視覺缺陷影響,無法對周身環境做出準確判斷,生活質量和日常行動都面臨著巨大挑戰。然而當前市場上眾多產品僅局限于滿足普通人的使用需求,缺乏對特殊群體的關懷照顧。視障人士生活問題得不到解決,容易產生躁郁、自卑等負面情緒,長此以往會加劇人群心理健康問題。這一現狀不利于社會的長期發展,需要及時推進相關改善措施。
二、調料瓶市場背景研究
(一)離不開的廚房日用產品
“民以食為天”,飲食健康是民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調料品作為每餐必不可少的佐食元素,與人們飲食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來調料品市場不斷發展,年均增幅在30%以上,具有較強的市場潛力。調味品業的繁榮帶動了調料瓶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意識的改變,他們“健康飲食、綠色生活”的觀念日益強烈。調料瓶與人們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是綠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常使用調料瓶保存調料,隔絕外界雜質。同時,好的調料瓶能夠幫助人們控制每餐的調料量,保證調料攝入均衡穩定,契合現代健康飲食理念。
(二)產品類型
市面上調料瓶類型根據調料種類劃分,主要分為三大類:粉末類調料瓶、液體類調料瓶和研磨類調料瓶,如圖1。
1.粉末類調料瓶用于鹽、糖等粉狀調料,分為一體式開孔調料瓶和帶勺盒狀調料瓶。開孔調料瓶開蓋即用,調料通過設定好的調料孔撒入食物,分量均勻可控。盒狀調料瓶則需要經過開蓋、拿勺、取調料等一系列操作,使用步驟較于開孔調料瓶更為復雜,控量難度依情況而定:有的盒狀調料瓶一勺用量直接對應相應的調料克數,人們使用時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則沒有準確的克數規范,人們使用時只能依賴手感,控量難度更大。
2.液體類調料瓶用于油、醋等液體狀調料。多為帶壺嘴款式,便于液體倒入。由于液體的流動性原理,液體調料回流時會順著壺嘴滴漏一部分,如果不定期清潔,容易造成壺嘴黏膩,時間一長便會滋生大量細菌,引發衛生問題。對此,市面上推出了另一款調料瓶設計,它是按鈕款式,瓶中的液體調料受按鈕控制,按則出、不按即止。與傳統液體類調料瓶相比,該款調料瓶在控量和衛生方面做得更好。
3.研磨類調料瓶則用于胡椒顆粒等固體塊狀調料的二次加工,使其磨成粉末,增強其調味效果。研磨類調料瓶瓶身為流暢的曲線設計,握感舒適。它的旋轉研磨方式也十分方便,研磨顆粒大小可自由選擇,是一類不錯的調料加工工具。
市面上調料瓶種類多樣,但這些產品僅局限于滿足普通人的使用需求。對于無法準確感知外界環境的視障人群,仍存有一定的操作難度:他們無法通過視覺感知判斷調料類型,也無法準確獲知調料加入量……調料瓶的不易操作會使得視障人群很難正常攝入調料,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系列飲食健康問題。對此,市場需要作出協調改善,推出一類輔助視障群體飲食生活的調料瓶產品。
三、基于視障人群感知特征的調料瓶設計思考
(一)設計目標一無障礙設計
基于視障人群的調料瓶設計應符合“無障礙設計”概念。無障礙設計是聯合國于1974年提出的設計新主張,旨在充分考慮生理機能殘缺者和活動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面向視障人群的無障礙調料瓶設計應注重消除產品與人們操作之間的不安全和障礙因素,從視障人群的感知特征出發,設計出安全便捷、無障礙的調料瓶產品。同時,設計師們也應照顧到視障群體的心理感受,在保證調料瓶功能實用性的前提下,注意不能使產品過于特殊化,給視障人群帶來區別對待的心理暗示。為了消除這一消極影響,設計師們應盡可能減少調料瓶的特殊性,擴大產品適用人群覆蓋面,使產品不僅可以便利視障人群的飲食生活,也可供普通人正常使用。
(二)視障人群對調料瓶的使用需求分析
在為視障群體設計調料瓶時,設計師們需要具備高度的同理心,去體會視障人士的使用操作與心理感受,真正了解產品痛點。為此,本課題組對視障群體進行用戶調研,結果發現這一群體的調料瓶使用需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區分需求:調料種類多樣,很多外表相似,容易混淆。如糖和鹽,它們的視覺表現都為白色晶體,沒有明顯的區分特征,如果調料瓶不加以標識,使用者在選擇調料時會產生困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通過分析調研結果,研究發現視障群體在使用調料瓶時,可能會產生以下幾種區分問題:①因視力不佳,無法區分外表相近的調料。②因視力嚴重受損或失明,無法通過獲知調料的視覺信息來區分調料。目前市面上的調料瓶產品大都通過后期標簽備注或不同的瓶體造型進行調料區分。然而視障人士由于視覺受限,無法像普通人一樣在選擇調料時過度依賴外觀,因而現有的調料瓶設計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一群體的使用需求。視障人士容易出現誤用調料的情況,飲食生活存在諸多不便。為了正常的生活體驗,視障群體需要一款不依靠外觀、通過其他感官交互來區分調料的調料瓶。
2.控量需求:當今社會提倡健康飲食,調料攝入量要適中,但人們使用調料瓶時很難把控好調料量,常會出現飯菜味道過淡或過重的情況,進而引發出一系列健康問題。相較于一般人群,視障群體無法準確獲取視覺層面的信息,對調料加入量更難把控。通過分析調研結果,研究發現視障群體在使用調料瓶時,可能會產生以下幾種控量問題:①沒有度量工具輔助,依賴手感控量,操作不便,易受影響。②因視覺受限,不清楚調料加入情況,導致調料加入量不合理。③因視覺受限,無法正確使用調料瓶另外配備的調料控量工具,導致調料潑灑。目前市面上帶有控量設計的調料瓶大都依靠工具輔助,設定調料量化標準。如上文分析到的盒狀調料瓶,它自配控量勺,一勺即一克,使用時可以通過控量勺的使用次數換算出調料加入量。但視障人士的實際操作受視覺障礙影響,在使用分體式調料瓶時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因而,面向視障人群的調料瓶設計不僅需要借鑒“通過控量工具實現控量輔助”這一設計理念,還要簡化工具的使用,設計出控量功能與瓶身二合一的調料瓶,以幫助視障群體更好地感知并控制調料加入量,便利他們的飲食生活。
3.收納需求:調料瓶量多個少,容易碰倒且較占空間,需要另外進行收納整理。視障人士缺少視覺輔助,比起普通人更需要合適的調料瓶收納。通過分析調研結果,研究發現視障群體在使用調料瓶時,可能會產生以下幾種收納問題:①沒有特定的收納工具,調料瓶七零八落,造成操作空間狹小、調料瓶搜尋不便等問題。②收納盒置于灶臺,占用了灶臺操作空間。③收納盒置于櫥柜中,視障人士受視力影響無法快速準確地拿取調料瓶。④調料瓶在使用過程中被隨手放至灶臺,在烹飪過程中被碰倒。目前市面上多通過收納盒進行調料瓶的收納整理,為了便利日常使用,收納盒通常擺放于灶臺上,但這并不能滿足視障人士的收納需求。對于視障群體來說,他們使用灶臺時無法及時辨認周圍環境,需要更大的操作空間。因此,針對視障人群設計的調料瓶需要從以下兩點進行改進:一是要縮小調料瓶占地面積,在保證調料存儲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調料瓶對灶臺空間的占用;二是需要強化調料瓶的固定功能,降低視障人士在日常烹飪過程中碰倒調料瓶的幾率。
4.心理需求:調料瓶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卻很少有面向視障人士的特殊設計。視障人士因自身視力缺陷,容易產生自卑、敏感等情緒,影響他們的調料瓶使用及飲食生活的正常進行,需要加以關注。通過分析調研結果,研究發現視障群體在使用調料瓶時,可能會產生以下幾種心理問題:①怕被嘲笑,不愿意向他人詢問調料的使用方法及調料種類;②自卑心理,不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暴露自己的特殊視覺,因而不使用外表過度特殊化的視障調料瓶。③渴望正常的飲食生活,向往美好平等的調料瓶產品體驗。綜上不難得出,面向視障人群體的調料瓶設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在進行調料瓶設計時,需要將設計簡潔化:一是產品外觀簡潔化,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避免做出過于夸張的形態,過度渲染視障群體的特殊性;二是產品使用方法簡潔化,迎合視障人群的感知特征做設計,使得視障人士不需要說明書就可以直接使用調料瓶。
(三)視障人群的感知特征分析
1.聽覺特征:聽覺是人們除了視覺之外最重要的感知特征,人們通過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進行信息辨認,通過語音進行日常交流……聽覺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感知鏈,對于視障人士而言,聽覺更是一類不可或缺的感官體系:聽覺具有廣泛性,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音域特征,視障人士通過聽覺辨認距離,定位自我所處的空間方位;聽覺還具有信息傳遞的直接性,不同于其他感官系統(嗅覺、觸覺、味覺),聽覺是最容易獲取信息的感官,它將聲音傳入人耳,視障人士可以直接通過接收聲音來獲取信息,無需二次解讀口]。由于視障人群喪失了視覺功能,為滿足認知需求,他們會更加依賴于聽覺,在聽覺感知方面更具靈敏度。因此,面向視障人群的調料瓶設計可以結合聽覺感知特征,將聽覺交互應用于調料瓶設計,便利視障人士對調料信息的獲取。
2.視覺特征:視覺是人們最重要的感知特征,主要通過人眼對折射光的接收形成視覺圖像。人們在視覺活動中獲取大量外界信息,并逐漸內化成豐富的感性積累。然而視障人群缺失了這一重要的信息接收渠道,他們較之于正常群體,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感知特征。視障群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全盲群體,占視障總人數的17%,其中,約有了%的全盲人士感知不到世界的光與色,另有10%左右的全盲人士可以感知到微弱的光線;另一類是中重度視力受損群體,占視障總人數的83%,他們擁有殘余視力,能夠感知微弱的光線和鮮艷的色彩。對于全盲群體,必須強化他們其他感官的信息獲取;對于中重度視力受損群體,設計師們在調料瓶設計中可以采用強烈的顏色對比搭配,用于強化該類群體對調料瓶的位置感知與種類區分。
3.觸覺特征:觸覺是人們認知外界事物的重要渠道之一。視障群體的觸覺特征,即是通過感受物體不同的膚感變化,經由大腦的加工處理,形成相應的認知觀念。雖然通過觸摸獲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但這些信息通過實踐得來,具有更真實的體驗感。然而,觸覺感知有利有弊,它既是一種真實的實踐體驗,但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產品使用時的安全隱患。不是所有物體都可觸碰,尤其是尖銳的物品,視障人士通過觸摸進行感知時會受到傷害。因此,在面向視障群體的調料瓶設計中,應結合觸覺這一特征進行方案思考:可以適當增加調料瓶與視障群體的觸覺交互,給予他們更多的真實感;但在另一方面,也需柔化調料瓶的外觀線條,避免出現尖銳棱角,減少調料瓶使用的安全隱患。
(四)多感官交互設計
人們通過感官系統感知世界,獲取有效信息。感官系統包含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這五大分支相互作用,構建出多維度信息交流體系。這一體系使得不同感官之間可以進行信息互補一當某一感官的工作能力受損,其他感官可以進行信息代償,彌補受損感官的功能缺失。結合感官的代償功能,在設計面向視障群體的調料瓶時,可以通過強化其他感官的信息獲取來降低視覺障礙對產品使用的影響。本文從視障人群的調料瓶使用需求出發,結合視障群體的主要感知特征,做出以下多感官交互設計思考:
1.聽覺交互:聽覺交互即實現調料瓶與視障人群在聽覺感知方面的互動。聽覺是視覺代償的重要方式,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曾提及:聲音是人們情感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產品利用聽覺來做認知輔助。以手機來電為例,人們可以為不同的聯系人設置不同的鈴聲,繼而通過辨認鈴聲獲知來電者的身份。在手機來電的聽覺交互中,鈴聲被定義成信息代碼,起到了區分作用。這一交互思路可以被應用于視障人群的調料瓶設計。結合視障群體的使用需求來看,他們在分辨調料方面有困難,需要調料瓶的輔助。在無法準確獲知視覺信息的前提下,調料瓶可以考慮聽覺互動,通過語音告知視障人群瓶中所裝的調料名稱,如在調料瓶蓋上裝配語音壓感裝置。當視障人群需要使用調料瓶時,他們會打開瓶蓋時,手部對瓶蓋施加的壓力即會刺激瓶蓋上的壓感裝置,進而啟動語音系統,自動播報調料名稱。如果視障人士誤拿了調料,在接收到這一信息后,便會停止加入調料,更換調料瓶。諸如此類,通過實現調料瓶與視障群體聽覺感知間的信息交互,能夠很好地滿足視障群體對調料區分方面的需求。
2.視覺交互:視覺交互即實現調料瓶與視障人群在視覺感知方面的互動。當然,這一互動僅對中重度視力受損群體有效,他們對強烈的光與色彩還存有認知感應。對此,設計師們應利用這一感知特征,設計調料瓶的視覺表現,更大程度發揮了產品的實用性能。在產品視覺表現中,色彩可以傳遞豐富的語義內涵。如紅綠燈的三種顏色代表不同的信息提示:紅燈表示停止通行,綠燈表示準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如圖2。結合視障群體的使用需求來看,為了更好地滿足他們在區分調料上的需求,不同的調料瓶可以運用不同的色相的色彩進行外觀設計,既能提升調料瓶的外觀創新度,又可以使得每個調料瓶個體區分明顯,幫助中重度視障群體進行調料瓶的區分與選擇,如圖3。同時,色彩對人的情緒起調動作用,如圖4所示,不同的顏色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通過合理搭配調料瓶色系有助于喚起視障人群的食欲,也能夠愉悅他們的心情,給予他們美好的調料瓶使用感。
基于視障人群的視覺特征,調料瓶設計師們還應考慮視障群體在使用調料瓶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如因視覺受限,經常碰倒調料瓶等。針對這一情況,調料瓶需要減少空間占用面積或強化瓶體底盤穩定系數。提升穩定系數的方法有很多,如增加調料瓶的底盤重力,以穩定重心。但這一形式會導致瓶體過重,降低調料瓶的便捷性能。另一類方法是增加裝置來作加固輔助。然而調料瓶是常用的日用品,加固裝置必須易于操作。綜合考慮,吸盤裝置是一個可用的固定輔助,它通常被用于掛鉤設計中,輕巧實用。在調料瓶底部增加吸盤裝置,使用時輕摳吸盤即可脫離桌面,使用完畢后輕按吸盤即可實現瓶體的吸附固定,極大程度降低了視障人群因看不清而碰倒調料瓶的風險。同時,通過吸盤裝置,調料瓶不僅可以吸附于桌面,還可以吸附于墻面等其他空間平面,巧妙減少調料瓶產品對灶臺空間的占用,提升視障群體的產品使用自由度。
3.觸覺交互:觸覺交互即實現調料瓶與視障人群在觸覺感知方面的互動。結合視障群體的使用需求來看,控制好調料加入量對他們而言十分不易。結合上文分析的調料瓶類型現狀,目前市面上針對調料瓶的控量功能有兩類設計:一類是帶勺盒狀調料瓶等,依靠附帶的挖勺工具設定調料量化標準;另一類是液體類調料瓶中的按鈕設計,通過按鈕控制調料,減少操作失誤。然而對于視障群體而言,調料瓶的結構最好傾向于一體式,不要帶有其他工具,以減少操作復雜度。因此,在調料瓶控量設計方面,可以采用按鈕作量化輔助。控量按鈕要兼顧視障人群的特殊觸覺,我們可以結合盲文的觸摸式交互理念進行設計思考:盲文作為一種觸覺凸點文字,一般由六個凸點組成,凸點與凸點間排列組合,構成字符。它們通過凸起的形狀強化視障人群的觸覺感知,向其傳遞信息語義。面向視障群體的調料瓶設計可以將盲文應用于控量按鈕,視障人士通過觸摸感知不同的凸點組合,識別控量按鈕對應的控量克數,使得調料瓶控量功能易于操作。另外,在調料瓶觸覺交互上,應給予視障群體更多安全保障。調料瓶造型可以借鑒研磨瓶流暢的曲線形體設計,使得調料瓶瓶身握感更加舒適,保證瓶體不會出現尖銳的棱角,提升視障人群使用調料瓶時觸覺感知行為的安全性,如圖5、6。
小結
視障群體是社會群體中的一部分,有權利享受平等的待遇,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一群體的需求常常被忽視。針對視障人群進行調料瓶的設計研究,不僅有助于輔助他們的飲食生活、為視障人士提供切實的幫助,也順應了社會文明發展趨勢與人性化理念,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