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珍
朋友是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她的老公是從某單位離職后,很少出去做事,在許多人眼里,這樣的男人就是吃軟飯的。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樣的男人在家還不做家務。洗衣、做飯、拖地,所有關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務活,都是朋友包攬。就算朋友在單位和家庭之間忙得連軸轉,他都不愿做一頓飯,每日三餐都是朋友親力親為下廚做好,送到他面前,待之如賓。若朋友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家做飯,他就去下館子。周圍的親友見他家男人這樣,都勸她:“這樣的男人,又沒工作,又不做家務,不如離了。”但朋友對這一切“好心”的勸說,一笑置之。我曾經問她:“你為什么不離?”她只是淡淡地說:“他有他的好。他在我下班回家的時候,會給我端來一杯可口的茶;在我煩惱不快的時候,會說暖心的話,哄我開心;在別人欺侮我時,他會出面給我撐腰;在我累得腰酸背痛時,他會幫我捶捶腰背。”
在后來的交往中,我得知朋友的老公也不是一個專門吃軟飯的男人。他要么不去抓錢,去抓,就能抓一大把的那種男人。2009年,他們買了一套新房,單靠她的工資,已經無法生存,于是他南下打工,不到一年就付清了房貸。他找到的那份工作,一月抵得上她半年的收入。但他在掙足了錢后,住著新房,仍舊守著她過日子。她說,他之所以放棄可觀的收入,是因為他們過不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只想好好地堅守著婚姻,白頭偕老。她的老公覺得她是個勤勞善良的女人,而她覺得老公也是個很會體貼女人的男人。所以不管生活如何變故,旁人的閑言碎語如何尖刻,他們都覺得對方好,不愿分離。
我還有一個親戚,以前常常向我傾訴她老公對她的不好。她說,一想到他的這些不好,就不想與他過下去了。我開導她:“那你就別想他的不好,想想他對你的好,試一試。”這樣的勸導多了,她也就經常試著去想她老公的好,慢慢地,她發現自己的老公真的有很多的“好”:愛做家務,尤其能做可口的飯餐;她整天在家絮絮叨叨,老公從不與她計較;待她的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她生病時,他盡量抽出時間多陪護她……
古話說得好: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當你討厭一個人時,你記起了他(她)的好處,你就會公正地去對待他(她)。
在漫漫的婚姻長河中,夫妻之間發生矛盾了,只有記得他(她)的好,才能“化干戈為玉帛”,在風風雨雨中同舟共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