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近日到訪蘇格蘭。面對蘇格蘭近期日益高漲的要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的呼聲,路透社稱,約翰遜當天喊話那些蘇格蘭“民族主義者”說,不要“無休止”地談論新的“獨立公投”。
“我不認為無休止地談論(進行)另一次公投是正確的事,我認為這個國家以及蘇格蘭人民非常想抗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據報道,約翰遜在愛丁堡外的一個實驗室這樣說道,“我看不到糾結于沒有意義的憲法斗爭有什么好處,畢竟我們不久前才舉行過公投。”
報道稱,約翰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蘇格蘭曾在2014年舉行過獨立公投,而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尼古拉·斯特金此前就曾承諾,獨立公投“一代人只能有一次”。
約翰遜表示:“幾年前也是他們說這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事,而我傾向于恪守他們上次說過的話。”
此前不久,約翰遜曾明確拒絕蘇格蘭要求于今年舉行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稱二次公投會讓蘇格蘭再度陷入政治僵局。斯特金隨后在社交媒體發文回應說,約翰遜拒絕蘇格蘭在年內舉行二次獨立公投在“意料之中”,但卻是“自欺欺人”。她堅稱,蘇格蘭應有權選擇是否獨立。
約翰遜在出發前往蘇格蘭前曾表示,“全英國的共同合作才是蘇格蘭人民所期望的”。

據中國臺灣地區《聯合報》報道,島內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針對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匡列5000人居家隔離,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提出防疫三關鍵,包括配合指揮中心落實防疫、同心面對疫情、團結意識。
對此,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孫大千在臉譜網(Facebook)指出,這都已經是什么時候了,為什么還是滿腦子的政治算計呢?防疫最關鍵的就是疫苗,拿不出疫苗,卻去鬼扯其他的防疫三關鍵,根本就是用漂亮話來掩飾心虛的行為。
孫大千指出,全民當然應該全力配合指揮中心的防疫指示,但是指揮中心不是神,也不是永遠都不會犯錯,蔡英文難道不應該呼吁各界專業人士,勇敢地向指揮中心提出建言,以免再發生類似桃園醫院的群聚感染事件嗎?
孫大千還說,清朝末年的白蓮教不斷告訴信徒,只要貼了符咒,就可以刀槍不入。現在蔡英文反復洗腦人民,只要團結,就可以對抗病毒。這不是同樣都在胡說八道嗎?如果光靠團結就有用,那么世界各地全力推動疫苗注射的專家都是傻子嗎?

近日,被提名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美國參議院的質詢聽證會上宣稱,她將在聯合國平臺對中國提出的“威權議題”展開有力抵制。路透社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被要求對此作出回應。他以網絡視頻方式召開記者會,強調聯合國“將致力于確保安全、發展、人權”這些價值“燈塔”。
同時,他在回應中談及美中關系。“我希望我們將看到美中關系能有一個重啟。”古特雷斯告訴記者,“很明顯,在人權方面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而且很顯然,在人權方面,沒有達成一致或者共同愿景的空間。”
“這不是秘密,美中關系大概是今后世界上最重要的關系。”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這樣表示。他說,美國與中國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剛剛上任,談論的又是“如何與中國打交道”這個在當前美國政治氣氛下非常敏感的話題,布林肯的調門已然與“瘋狂”慣了的特朗普政府明顯不同。
不過,有分析指出,這并不代表美中關系能夠輕易從特朗普政府造成的傷害中得到治愈。無論是布林肯在人權、南海等問題上的消極表態,還是美國新政府官員展現的強硬姿態,抑或總統拜登在與日方通話時對“防衛義務”的重申,都顯示出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面臨的種種困難。

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在達沃斯論壇發表講話時表示,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有賴于全球的聯系。“近年來,這一點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默克爾說,“因此,我們必須選擇多邊主義的道路,孤立主義無法解決問題。”
在隨后的問答環節中,默克爾強調她支持中國提倡的多邊主義。她說:“中國領導人發表了講話,我和他在支持多邊主義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
默克爾還警告稱,一個分裂的世界對許多國家而言并不公平,歐洲不會在中美之間站隊。她說:“我個人希望(世界)不要形成陣營,因為這對很多社會來說并不公平。比如一邊是美國,一邊是中國,而必須加入其中一方絕對不是歐洲的自我定位。各方肯定是既有共同的理念和立場,又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所以我不贊同進行數字領域的‘完全脫鉤’,甚至由此去推動整個國際社會的分裂。”
默克爾同時表示,歐中的共識大于分歧,她對去年年底達成的中歐投資貿易協定感到滿意。

在近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介紹中國軍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的情況時,提及一名敘利亞軍醫塔里克的故事。吳謙形容“塔里克的故事正是中國軍隊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2018年,塔里克來到中國陸軍軍醫大學學習臨床醫學。2020年,他完成學業回到敘利亞,在位于大馬士革的軍隊醫院擔任免疫和風濕病科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所在的科室主要負責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斷與隔離。塔里克將在中國學到的疫情防控知識翻譯為阿拉伯語提供給醫院,協助完善診治機制,運用中醫藥救治經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利用社交媒體傳播中醫預防知識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敘利亞當地媒體對此也進行了報道,不少網友為他點贊。
吳謙稱,“塔里克的故事正是中國軍隊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的一個縮影。我們將繼續用實際行動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

據海外網報道,近日,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前警察約瑟夫·門薩被聘為副警長,引發美媒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門薩在任職期間曾開槍打死3人,遭到抗議后于2020年11月辭職。
綜合美國福克斯新聞及《紐約時報》報道,門薩是一名黑人警官,于2015年加入密爾沃基縣沃瓦托薩警察局。同年,他開槍打死了一名揮劍與警方對峙的男子;2016年,他擊斃了一名叫安德森的男子,聲稱對方準備伸手掏槍。而在2020年2月,門薩又在一家購物中心的停車場連開5槍,打死了攜帶武器的黑人少年科爾。遭到當地抗議后,門薩于11月份宣布辭職。
然而,就在1月26日,沃基肖縣發布聲明,稱門薩通過了招聘程序,將在該縣擔任副警長。沃基肖縣警長稱,雖然有些人對門薩過去使用武力的行為表示擔憂,但調查后認為門薩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對于這一消息,其中一名被槍殺者的母親特蕾西·科爾稱,自己聽到后整個心沉了下去,“這就像一記耳光打在我和我家人的臉上,”49歲的科爾女士說,“我只想看到正義,哪怕只有一次。”
當初門薩案的調查員史蒂文·比斯庫皮奇在他2020年10月7日發布的報告中寫道:門薩未來可能發生的第四次致命槍擊事件,或給警察局和這座城市帶來巨大且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