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瑩 藍玉茹 廖唯敏
摘要:司法檔案具有原始性、專業性、嚴肅性的特點,具備史料承載與促進的價值。我國司法檔案管理中尚存在風險因素較大、檔案管理方式不科學、管理人員工作意識不恰當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給出了幾點促進司法檔案管理水平提升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司法檔案;史料價值;實現路徑
為了能夠持續性發展司法檔案管理工作,需全面提升其管理水平,將司法檔案的價值體現出來,通過對司法檔案管理工作性質的理解以及對當下司法檔案工作中存在問題的研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促進我國司法檔案管理的綜合發展。
一、司法檔案管理工作的性質
司法檔案管理是一項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運用一定的理論支撐,對司法文件進行系統地、規范地收集、整理、保管和統計的專業性的管理工作,是我國司法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掌握司法管理工作的性質,促進我國司法檔案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是充分發揮司法檔案價值的前提[1]。
(一)管理主體為公共權力機構
我國法律規定,各級人民法院的檔案機構負責集中統一管理本院的全部檔案。確保檔案的完整和安全,是人民法院各級領導和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任務。可見目前我國司法檔案的管理主體為公共權力機構,其奉行“國家本位”的理念,運用國家和法律授予的權利實行單一向度、垂直化的管理,負責司法檔案管理工作的執行、監督和指導。
(二)管理手段專業化
司法檔案具有保密性強、損壞不易再造、數量眾多、保管期限長、時間跨度不統一、使用率高等特點,這決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復雜度和專業性。且隨著司法檔案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的不斷推進,其對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三)以業務檔案管理為主
司法單位的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了其檔案管理不僅只是對檔案部門對體制內檔案事務的管理,更多的是對面向當事人、面向公眾的業務檔案的管理。這類檔案價值重大,事關司法單位的工作水平和司法事業的發展,在管理要求方面也更加嚴格。
(四)以保證法律權威、服務人民大眾為目的
司法檔案管理工作作為司法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仍是保證我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維護人民、社會和國家的利益。司法檔案管理兼具“政治性”和“服務性”特點,在我國大力倡導服務型政府、實行政務公開的背景下,其“為民服務”的職能將會不斷加強。
二、司法檔案的史料價值
(一)承載作用:記錄司法演變的歷史軌跡,具備研究價值
在漫長的司法演變進程中,司法檔案作為一種物質載體,記錄著不同時期不同制度之下的司法糾紛、案件和司法運作過程,讓后人有跡可循。同時在對案件的詳實描述中,司法檔案間接記載了民眾日常生活、社會關系和經濟活動的細節,展現出社會動態和歷史沿革[1],為社會學、法學、犯罪史等領域提供學術研究價值[2]。
(二)促進作用:總結司法工作的經驗與不足,推動司法公正
司法檔案作為史實資料,是司法改革過程的一面鏡子,為建立健全完善的司法制度提供寶貴經驗,有助于司法工作者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對司法改革具有借鑒意義。司法檔案是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的早期存在形式之一[3],政府信息公開是廉政建設的基礎,是行政管理民主化的需要。司法檔案是我國政務公開歷史特征的重要見證,做好司法檔案的管理工作也是實現司法廉潔公正、民主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杠桿。
三、司法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因素較大
傳統的司法檔案的存放主要以紙質檔案的形式為主并且會建立檔案室以存放紙質檔案,但是大多數的檔案室缺少相應的安全措施。一些具備防火、防盜設施的檔案室雖然具備一定的安全應對措施,但是由于無法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施救,而導致紙質檔案被燒毀。同時,傳統的紙質檔案因存放時間過長、過度的翻閱而導致字跡模糊不清,不利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進行及其后續發展;在司法檔案管理過程中存在例如查閱資料不恰當、資料數據庫損壞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導致信息泄露和檔案缺失。
(二)司法檔案管理方式不科學
我國在檔案管理工作運行機制的改革與創新方面的發展較為緩慢,在司法檔案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進程也較為緩慢,尚未建立高效化、智能化、專門化、快捷化的管理方式以適應當下司法檔案管理發展的需要,影響了司法檔案管理發展的進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有規章不依、無規章可依”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司法檔案管理制度化、專門化的理想效果的實現;二是管理數量龐大的檔案文件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從檔案材料的歸檔、分類、裝訂到材料的審核、調資、考核、套改等,沒有哪一項是簡單的,因而檔案管理工作是一種小眾但卻專業度極高的工作,如若在管理中人員分配不合理、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與工作能力與管理工作的需求不相適應,則管理者無法應對管理業務的繁冗程度。
(三)管理人員未樹立恰當的工作意識
檔案管理工作者對檔案管理工作不甚嚴謹與細致,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檔案保密意識和檔案安全意識淡薄,體現出檔案內容老舊與質量不過關、材料缺乏真實性與可靠性的問題,影響了檔案史料價值的發現與應用,使檔案管理制度的實施落后于檔案管理制度中制定的措施。
四、司法檔案管理水平提升的實現路徑
(一)建立健全數據加密的檔案管理系統
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檔案管理工作之中,同時,通過建立明確的歸責制度、構建規范化的保密工作制度,使得司法檔案數字化信息管理工作運行合理,根據實際情況以及不同的保密級別、不同的職位層面、不同的借閱范圍來進行查閱。要求查閱者在工作期間明確了解自身所要查閱的檔案,盡可能做到不損壞檔案、不泄露檔案信息,根據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確保整個司法檔案數字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流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建立健全適應時代需要的司法檔案管理體制。
科學合理的檔案事業管理體制是促進司法檔案管理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制度指引這人們的行為,能夠提升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將司法檔案管理制度細化為檔案管理人員職責制度、檔案保管與保密制度、檔案借閱與查閱制度,檔案鑒定銷毀制度等,全方位的完善司法檔案管理制度。
(三)全方位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
人才的發展是司法檔案管理事業發展的核心,現代化、專業化的管理人員隊伍對檔案管理有著重要支撐意義,需提升管理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同時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程度。做好人員的基礎職業能力培養,包括基本素質和工作能力的培訓,使其適應現代司法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同時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4]。
參考文獻
[1]金凝.司法檔案的史料價值與規范管理[J].山西檔案,2017(05):60-61.
[2]尤陳俊.批評與正名:司法檔案之于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學術價值[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1):119-130.
[3]田宇.淺析司法檔案的史料價值與規范管理[J].中外企業家,2020(06):155.
[4]陳曼.大數據時代下的司法檔案管理[J].今日財富,2016(12):155.
西南大學 40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