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高層是現代化的智能建筑物,各專業智能系統齊全,管線布局和設備安裝密集,裝飾裝修多式多樣,構造奇特,從而給施工及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施工過程中管理的重難點主要分布在深基坑、大體積混凝土、垂直運輸、混凝土泵送、測量等方面。如果在施工前不能重點管理和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極其容易產生安全、質量等問題。本文重點研究超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
1引言
現階段,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及高層建筑數目的與日俱增,人們對于建筑物的功能和質量要求變得越發苛刻。其中,高層建筑結構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確保建筑項目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超高層建筑數量不斷增加,超高、超遠距離的泵送施工越來越多。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壓力高、難度大,相關技術要求也越加嚴格,現場控制十分復雜,泵送質量與泵機 、泵管 、混凝土自身配合比以及泵送操作等因素息息相關,必須把控好每個施工工序,加強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 概述
泵送混凝土是一種施工工藝,其主要目的是將混凝土運送到施工澆筑部位。泵送混凝土的前提是,混凝土應具備流動性、黏滯性的特征,可在外力作用下流動。泵送混凝土的過程是,借助混凝土泵、泵車所提供的泵動力,使泵料斗中的混凝土在泵送壓力的作用下沿著管道向施工澆筑部位流動。在管道中進行流動的過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漿處于管內的外側而非中心,這就使得管內壁出現了一層水泥砂漿,其屈服剪應力相對較小,不僅可以確保混凝土在管道中的流動性,還能起到潤滑劑的效果,減小管壁、混凝土之間的摩擦,提高混凝土的輸送速度。
3 超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
3.1 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在配比設計環節,應嚴格依照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進行,若配合比設計不合理,在混凝土施工或養護環節很容易出現裂縫,而合理的配比設計能夠保證混凝土的性能和質量。混凝土施工中,各種材料之間都存在密切的關聯,水泥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混凝土的強度,但是如果水泥用量過大,則容易產生大量的水化熱,使混凝土結構產生溫度裂縫,從抑制水化熱的角度,可以通過添加粉煤灰的方式減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技術人員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工程對混凝土結構的性能要求,做好配合比的優化調整,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3.2 混凝土運輸
在混凝土運輸上,應控制好混凝土的質量和出入灌溫度。要減少混凝土轉載次數,縮段運輸時間,從混凝土攪拌站運至施工現場及施工場地內輸送道路應盡量平坦通暢,以減少運輸時的晃動振蕩,避免造成混凝土分層離析。同時還應考慮在施工場地內車輛通行舒暢,通行道路盡可能的做到人車分離,施工高峰時由專人指揮車輛、疏導人流,以免車輛互相擁擠阻塞道路。澆筑混凝土連續澆筑進行時,若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縮短,并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計算要求的時間。
3.3 泵送施工
泵送混凝土前,應對泵送設備、管道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混凝土泵等相關設備的使用性能正常,確保管道通暢。應對管道進行科學養護、定期清洗,從而確保泵送混凝土的順利開展。泵送作業開始后,應合理添加混凝土、水泥砂漿、水,并對泵送壓力進行科學控制,確保泵送作業的流暢性。應確保混凝土泵送的連續性,泵送作業完成后,應及時對管道進行清洗,在泵機料頭內部注水,確保清洗效果。實際開展泵送混凝土作業的過程中,混凝土泵送前,應使用砂漿開展潤滑壓送作業,同時設置支撐模板,以預防變形現象的出現。混凝土泵送過程中,應對泵車轉動速度進行合理控制,結合泵壓力,使泵車轉動速度逐步地提高。同時,應連續落實泵送作業,處于慢速狀態的時候,應確保泵送時間不超過90min。泵送混凝土的過程中,需使用長輸送管,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是輸送管長度大于3m,則要先用水泥漿、水等進行潤滑,從而使泵活塞大行程運轉,確保泵送中的中斷時間不超過60min,從而預防混凝土堵塞、離析等現象的發生。
3.4 澆筑
混凝土澆筑施工是混凝土施工過程最為重要的施工工序之一,也是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環節,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員嚴格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控制,首先,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超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采用合理的澆筑順序和澆筑方式進行澆筑,一般來說,需按照墻體、柱、梁板的順序進行混凝土澆筑,且還需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均勻性,嚴格上來說,澆筑過程不可間斷,若因非抗拒因素需要中斷澆筑施工,兩次澆筑間隔時間不可超過 2h 或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只有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還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整體結構性能和強度。進行剪力墻和基礎節點澆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采用分層澆筑,且將澆筑的混凝土厚度控制為 5cm 左右,高度控制為 45cm 左右。對柱進行混凝土澆筑前,需提前在柱上設置鋼絲網片,這樣可有效提升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抗震性能。進行梁、板澆筑施工過程中,則需要設置一定的坡度,這樣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模板的摩擦阻力和鋼筋的張力阻力。進行筏板澆筑施工過程中,待前次澆筑的筏板徹底凝固后,才可進行后續筏板澆筑施工,才能有效保障筏板澆筑質量。
3.5 質量試驗
泵送混凝土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質量檢驗工作,并以試驗結果為根據,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合理調整。在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應開展坍落度試驗,以減少離析現象的發生。泵送混凝土的過程中,應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其符合標準要求。若是混凝土無可泵性,即混凝土出現了泌水離析的現象,因此不能進行泵送、澆筑,則要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調整、對配管與泵送工藝進行重新調試,以解決這一問題。根據施工現場的實情,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混凝土質量、施工設備、施工材料、泵送工藝等進行科學管理,從而確保泵送混凝土的順利開展、有效完成。
3.6 后期養護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養護環節非常關鍵,尤其是對于超高層建筑而言,在每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中的水分會在一定時間內蒸發,帶來溫度的改變,若缺乏及時的養護,混凝土會因為水化熱的作用而產生開裂。基于此,在完成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后,需要進行整體抹平作業,然后以此為基礎,做好覆膜以及灑水養護等工作,使結構表面保持一定濕度,預防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問題。在混凝土澆筑完畢的 12h 內,使用塑料薄膜和麻袋對混凝土結構表面進行雙重覆蓋,然后在麻袋表面通過灑水的方式,進行保溫和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能少于 14d。另外,依照相關規定,在混凝土的強度沒有達到 1.2MPa 之前,不能進行踩踏,更不能對支架等進行安裝,最終有效防止了裂縫的產生。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綜上所述,超高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泵送技術運用廣泛,泵送施工情況直接關系到混凝土澆筑質量,必須加強相關技術研究與現場施工控制。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施工難度大、現場控制要求高,必須處理好泵送設備、管理以及每道工序,切實把控好每個施工重點與注意事項,一旦發現堵管情況及時處理,保證項目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魏春春,楊盼龍,張保衛.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超高層建筑工程的應用[J].中國港灣建設,2019,39(7).
[2] 周吉林,貝寶榮.高強混凝土超高泵送綜合技術應用案例[J].廣東土木與建筑,2019,26(2).
[3] 裴海軍.超高層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防堵管技術及應用[J].江西建材,2016(15).
作者簡介:劉雷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80.05.24 民族:? 漢
籍貫:? 山東省泰安市 學歷:?? 本科 畢業專業:土木工程 畢業時間:2016.07 現有職稱:? 無 研究方向: 建筑施工 身份證號碼:230805198005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