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要: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在全國高校普及時間僅僅幾年時間,創新創業課程與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融合仍在摸索。本文闡述了山東協和學院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現狀,探討基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與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改革方案設計。
關鍵詞:創新創業競賽、土木工程、課程改革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培養富有創新精神人才隊伍。從中央到教育系統,全面、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成為共識。據教育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82%的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門數比去年增加了14%;設立的創新創業資金達到了10.2億元,吸引校外資金達到了12.8億元。高校設立的創業基地數量也增加了18%,場地面積增加了近20%,大學生參與創業創新活動的人次達到了300多萬人次。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全國高校開展“大學生挑戰杯”和“創業計劃大賽”,此后隨著教育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大學生創業訓練和實踐項目、“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已成為我國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性教學的集中體現。如今面向大學生開展的各類創新創業活動更是日益多樣。但在理工科專業中,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視程度與參與積極性并不高,創新創業競賽在土木工程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有限。鑒于創新創業競賽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即以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為導向,對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以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專業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積極性,同時提升創新創業課程在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中的有效性。
2.創新創業與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現狀
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的開展應在課程體系設計中體現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實現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與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銜接。但就我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的開展現狀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2.1 教學目標不明確
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是當前該課程未能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而課程教學目標的不明確主要根源于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對創新創業課程開設的必要性仍存在較大分歧。部分教師認為土木工程專業雖然自身創業機率不大,但與其它專業相互配合創業也是可行的,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目標應突出對土木工程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而大部分教師認為以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背景進行創業的機會不大,學生基本以就業為主,教育應更多地著眼于提升學生專業分析能力和法學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教育未能深刻融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理念,影響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的有效開展。
2.2 教學內容具有隨意性
土木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如何與面向所有學生開設的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相區分,如何與專業教育相融合,體現出專業特色?目前未有定論。這些均需要由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主探索實施。理論上,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和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這兩門課程應各有側重,前者重點在于創新創業基礎理論知識的介紹及學生創新創業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求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創新創業基本技能,諸如創新創業市場調查、創新說明書或創業報告書的寫作方法及技巧等;并將該技能靈活應用于創新創業項目實踐中。而土木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是利用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和手段,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創新創業項目中。學生在學習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同事,將創新思維和技能在課程中具體應用。但實際開展中,由于課程設計方面存在問題,致使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與創新創業基礎課程存在較多重合,降低了學生對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的需求度。那么,如何科學地界定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與創新創業基礎課程的有效銜接,是土木工程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
3.3.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改革方案設計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賽事,是覆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高校學生,影響力最大的賽事之一。在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大賽代表了大學生創業的最高水平。“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從而在新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
3.1 拓展通識教育課程
拓展通識教育課程(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外語、計算機基礎、法律、倫理學、心理學、公共關系、藝術美學、社交禮儀、科技發展史等基礎課程,以及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適應現代社會,培養人文修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良好的職業態度和社會責任感,以及信息收集、分析綜合、溝通表達、團隊合作等社會適應能力。
3.2 融創新創業內容于專業教育中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靈活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整合優化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充實前沿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同時加強實踐教學,進一步完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專業基本技能實驗(實訓)教學”和“專業能力綜合訓練”,把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專業實驗、實訓、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強調校企優勢互補、深入融合、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使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3.3 重視創新創業的實訓課程建設
學生只有通過實訓課程的鍛煉,才能很好地檢驗理論真知,提高創業成功率,因此,要重視創新創業實訓課程的開設。開設創新創業綜合實訓、“模擬公司”綜合實習、仿真博弈實訓、沙盤模擬訓練等課程,在接近真實情境的模擬實戰中,獲取創新創業的直接經驗,認識創新創業的規律,把握創新創業活動的程序和方法。
通過項目實施,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把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融入專業學科競賽之中,大力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技能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之星”大賽等競賽和各類創新活動,鍛煉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以科研訓練項目為載體,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教師主持的科研課題研究;組織、指導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閆占輝,王征,王文忠.“大工程觀”教育背景下工程訓練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1):88-90.
[2]孫康寧,李愛民,張景德,等.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一體化訓練模式與能力疊加效應探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7(3):74-79.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