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要: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因市場、自身等諸多原因負累沉重,轉型勢在必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應運而生,作為建筑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成為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的內源動力。然而,它在我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本文根據BIM在我國實際發展遭遇的問題,探究BIM對于工程造價實際應用管理的優劣。
關鍵詞:BIM;工程造價;工程造價管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建筑期望值增加,附加于建設項目的信息量越來越大,項目管理的難度增加,造價管理問題突出。而BIM的出現,正好可以實現建筑業信息化,突破上述建筑業困境。建筑業信息化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改造與提升建筑業技術手段和生產組織方式,提高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與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建筑業主管部門的管理、決策和服務水平[1]。BIM被國內外眾多設計師們認為是繼CAD技術后建筑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是信息化技術在建筑領域內的應用,其服務于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竣工驗收等全過程,旨在為項目各參與方提供一個協調作業、促信息共享的平臺,其對于避免失誤、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等都具有顯著的優勢。
一、BIM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
1.國外BIM發展形勢
2002年,美國建筑師協會資深建筑師杰里·萊瑟林(Jerry Laiserin)在《比較蘋果與橙子》一文中首次提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這一術語,并逐漸得到業界人士廣泛認可,BIM發展起來[2]。在美國,超過一半的建筑項目,已經開始使用 BIM。其次是英國與日本。美、英等國為便利信息的交換、共享,制定了BIM的數據標準,其中IFC標準已經得到了美、日及許多歐洲國家的認可與廣泛使用。可以說,BIM在少數國家已成為建筑業常態技術[3]。
2.國內BIM發展現狀
在我國,香港最早推廣BIM。而內陸對BIM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近年來對BIM的認識提高,國內各高校也紛紛展開了對于BIM的研究。BIM技術將在我國建筑業信息化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通過BIM的應用可有效改變我國造價管理失控的現狀,增強企業與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力,促生建筑業發展的新動力。但由于目前BIM建模相關軟件發展的不甚完善,BIM人才稀缺,傳統建筑行業造價管理人員的不贊同等原因,我國BIM在工程造價實際領域的應用仍處于表面、被動的使用狀態。
二、傳統工程造價管理的劣勢
1.造價管理所需數據量大,整理工作量大,查找難度大,資源浪費程度相對較高。
2.以往的造價管理模式相對繁瑣,數據跟進難免出現紕漏,管理難度大,灰色收入的可操縱性大。
3.對于市場、工程等數據變更、調整不靈活。
4.多方協調時溝通存在一定障礙,不便直觀展示所提方案的設想狀態。
三、BIM技術帶來的優勢
1.數據信息的更新更為便捷、及時
利用BIM技術,可直接為施工設計人員提供模型參考,減少不必要的工程變更。精簡數據管理與控制步驟,可以快速檢索所需工程量。根據市場價格動態調整工程造價,及時提供相應數據。
2.可更加準確呈現工程量
借助BIM技術中的參數化模型,造價人員只需調整計算法則,即可得到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分配算法。節約了造價人員的計算時間,也同時降低了運算錯誤率。因此,造價人員可把更多精力放在風險評估和查詢環節上。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促進了精細造價管理發展。
3.便利相關建設數據的儲存與共享
在過去的造價管理工作中,建成項目的信息不能為今后的造價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信息浪費嚴重。如若采用BIM參數化模型,即可充分融合造價管理與網絡技術,存儲與共享相關建設數據,為日后的數據整理、參考提供便利。企業在建立了專屬BIM數據庫之后,就可以過往經驗為基礎做出科學的招標計劃。以BIM技術為基礎創建造價管理平臺可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共享資源,為造價管理創造了更加優良的條件,便于相關建筑行業的標準形成。
4.可添加多功能插件,潛力大
許多軟件公司根據市場需要開發出多種相關插件,多種預算軟件可完美適配運行,數據可共享、互導,可有效分析工程量與其相關造價。潛力巨大,可在未來實現多方面的建筑數據結合與運算,提高建筑信息現代化程度。
四、BIM未被我國部分建筑業人員認可的原因
1.BIM算量的效率其實并沒有專門的算量軟件快速。
2.我國的BIM軟件起步較晚,體系不完善。傳統建筑業造價人員一時難以適應傳統算量方式向BIM建模算量方式的轉變,內心存在抵觸與排斥心理。
3.我國對于BIM建模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還未足夠,BIM人才稀缺。部分建筑業企業的BIM工作人員僅進行了基礎的訓練與培訓。對于BIM軟件的學習與使用不精、不深、不透徹,未將軟件最大功能發揮極致,導致企業對于BIM軟件存在一定偏見。
4.BIM模型所產生的工程量是實體工程量,而造價所需的量是根據清單規則或者定額規則計算的,不一定是實體工程量。在計算規則未改變前存在無法解決的矛盾。
5.工程量清單或者定額的列校有著獨特而又嚴密的規則。所以造價人員需要按照這個規則來提取所需的工程量,這個過程其實是并不省時的。
6.使用BIM模型計算造價成本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這一轉變需要一套相應的程序、一套相應的標準,甚至硬件和軟件支持。
7.即使BIM能解決以上問題,也僅僅是解決了造價工作中算量的有關問題,且僅是施工圖階段的算量問題。但是造價工作并不只有算量的問題,計價、合同、工程經濟等等這些工作只依靠算量軟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8.現行的BIM軟件無法考慮完整所有的可能情況,甚至部分工程量還需要造價人員自行計算,造成了些許不便。
五、應對措施
1.將BIM應用普及開來,不僅是對于各大高校,更應該是面向所有涉及建筑行業的人員。對于BIM應用的優劣,無論甲方乙方都要有清晰認知。
2.加大BIM及相關軟件、硬件、插件的研發力度,保持技術先進性,讓BIM更具競爭優勢。
3.形成相關的法律、行業標準,不讓灰色收入在并不完善的BIM應用中鉆了空子。
4.加強BIM人才的培養和管理,與技術、管理水平相適應。
5.加大行業內宣傳,使BIM有機會發展與成長,鼓勵造價人員掌握BIM技術。
結論
BIM技術之于工程造價行業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可減輕造價人員的算量負擔,更加靈活、高效、準確地得出工程量與對應價格。但是由于我國BIM起步晚、接受程度不高的特殊國情,使BIM貫穿于建筑造價管理的方方面面仍然任重道遠。需廣大BIM軟件企業、建筑企業與造價人員繼續為之努力,讓BIM為建筑行業充分發揮光和熱,促建筑行業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叢培經.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Jerry Laiserin. 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njas [C].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1:136-139
[3]崔曉.BIM 應用成熟度模型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