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農機推廣是實現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的重要過程。農機研究成果的新技術、新成果可以通過它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已開始逐步深化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市場經濟也隨之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此背景下,我國農機推廣體系發生重大變化。做好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對于實現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成效,能否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直接受到影響。本文對我國當下的基層農機在進行推廣工作時,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對促進我國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發展,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農機推廣;問題;對策
1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資金投入力度不大
資金短缺是導致農機推廣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農機推廣工作常年得不到充分的資金保障,不僅影響了農機的先進性,而且導致一系列推廣工作效率和質量得不到提高,還影響到職工的工資待遇,不利于員工的晉升和積極性。最終,農民對先進農機的需求無法滿足,導致新型農機開發積極性不足。
1.2推廣形式不先進
一方面,由于農民思想水平相對落后,對新型農機設備的接受度不高。如果農機推廣不能以農民喜愛的形式進行,就很難激發農民使用新型農機設備的興趣。另一方面,制度建設不完善、推廣資金不足是造成農機推廣形式落后的重要原因,這使得一些農機檢測結果得不到農民的認可,進而推廣效果不理想。
1.3推廣隊伍素質不高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艱巨復雜,涉及內容廣泛,而數字化、智能化的推廣工作正逐步普及,導致缺乏合格的人員來處理工作問題。一方面,推廣隊伍培訓不強,使員工長期得不到先進的思想和專業知識,導致其綜合業務能力逐漸下降,進而不能適應現代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環境差、工資低,晉升工作無法吸納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人才,晉升效率和效果得不到保證。
1.4 推廣機制不完善
不完善的制度與機制無法為基層農機推廣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據與標準,致使員工在工作中出現不良情緒。示范與試驗是原有農機推廣工作的方式,部分機械設備投入到使用中后,會出現一系列問題,不利于農民對新型農機設備認可度的提升。因此,有關部門需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從而更好地保障一系列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也為員工探索其他可行路徑提供支持。
2 解決對策
2.1 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對農業發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于當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農機部門要盡全力爭取,為了符合當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對于先進、高效、實用農機的推廣工作,要保證做好。要通過深入基層,將調查研究搞好,充分掌握當地農民的需求信息,這是做好先進實用的農機技術和農業機械推廣的基礎保證。要充分利用當地生產條件,圍繞當地經濟支柱產業,對農業機械進行研制,對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了解,并準確及時向當地政府反映,努力爭取政策的支持。
2.2 促進推廣形式多樣化
將各級農業和農機技術示范基地進行充分利用,借助農機示范基地開展試驗推廣工作對農機示范大戶進行培養,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借助已建立起來的各類農機服務組織,推廣大、中型農業機械和先進機具,真正實現農機推廣工作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按照農機使用時節,召開作業現場會,在現場示范的作用下,對推廣的新產品進行展示,從而使推廣效率得到提高。
2.3 整合資源,建立鄉鎮農機中心站
整合資源不僅有利于增強農機推廣力量,還能解決人員工資的后顧之憂。不僅如此,對于制度管理要更加規范,使激勵機制得以建立,進而使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激發出來。
2.4 加大財政補貼
對于農民收支不平衡、資金不足的問題,國家可以加大農機推廣資金支持力度,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通過加大農機資金投入,不斷創造條件,我國農機化發展將向提高效益和經濟效益、優化裝備結構方向轉變。同時,不斷創新農機推廣模式,運用多種形式的農機新技術推廣。通過不斷推廣新機械和不斷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完善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
2.5提高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
要改進農機推廣工作,提高推廣效率和質量,提高農機推廣人員素質。目前,參與農機推廣工作的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工作缺乏專業性。因此,要搞好農機推廣工作,就必須建設一支良好的推廣隊伍,提高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有關部門和農機推廣單位應當建立培訓機構或者部門,對原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收集和整理促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加強員工的專業水平,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使工作人員能夠冷靜處理事故或突發事件中的工作。對于推廣工作,可以合理地回答農民的問題,保證回答的可行性。在實際工作中,員工的敬業精神也非常重要。職工要提高思想認識,對農民負責,充分認識農機推廣對農業發展、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2.6 健全農機推廣信息網絡
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對農機推廣示范點。進行構建。對各個生產環節的農機需求情況,通過示范點進行收集,使農業區域經濟的特色,得以體現。與各種農機研究所建立信息關系,通過多元化的信息平臺及時快速地獲取各種所需的信息。
2.7創新基層農機推廣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基層農機推廣手段的落后,使得農業發展發生停滯,要想改善農機推廣的現狀,就要改進基層農機推廣的技術,在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可以通過公開課的形式,為農民講解農機的使用方式,便捷形式,鼓勵農民勇于嘗試。另外,在農機推廣工作中,也要格外注重農機推廣與網絡傳播技術的融合,積極將農機知識上傳到網絡,通過網絡的裂變式傳播,會吸引更多的農名加入到農業機械化的大方向中來,也可以通過傳播農機的使用效果,對一些模式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人進行刺激,從而開始對農業機械化產生興趣。如此一來,可以通過信息化帶動農機化發展,最后,在農機推廣培訓中,也可以通過培訓農機大戶和農機手,擴散推廣到更多的農民。農機手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力量,是農機使用的主體。基層農機推廣工作通過對農機大戶和農機手的培訓,擴大了農機知識知曉者的范圍,如此進行擴散式傳播,可以大大提升基層農機推廣效率。
2.8提高推廣人力資源素質
基層農機推廣工作中,農機推廣人員的素質極為重要,能否以專業的態度為農民介紹農機,能否通過推廣影響農機的使用情況,都是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因此,有必要為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培訓,首先,農機推廣人員要具備豐富的農業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做支撐,還要對農業機械設備全面了解,才能為農名更好的進行講解,如何使用,如何保養,如何操作等一系列問題。而且要具備實際操作經驗,在此基礎上才能為農民展示完整的農業機械化藍圖,加強基層對農業知識與技術的重視程度。如此一來,農機推廣人員的素質得到提升,為基礎農機推廣工作做好了鋪墊。也可以通過政策吸引,工作條件改善等,吸引更多具有專業能力,科學農業知識的人才留在基層,為農機推廣事業做貢獻。
結語
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主要是通過基層農機推廣來完成的。地方農機推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農業生產收入。搞好基層農機推廣,切實解決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鄒水斌.做好基層農機推廣工作之我見[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4(5):8-9.
[2]線全忠,王振成,劉洪祥.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8(3):113-114.
重慶市銅梁區蒲呂街道辦事處產業培育中心 40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