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鋼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雅安 625000)
在信息化還未普及的年代,圖書館的業務都是通過紙質來實現,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低,更談不上數據安全保證。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每本書背后放的一張“借書卡”,會清楚的記錄該本書借還的時間、人員等信息,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會單獨在做一個紙質的臺賬信息進行備注記錄,這個的工作量就比較大了。并且紙質化的年代,還沒有數據庫備份的概念,如果書籍丟失可以通過紙質的記錄本找回,而一旦記錄本丟失或者損毀,那書籍或者借閱信息被找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種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從繁重的紙質工作中解放了出來,圖書館業務也不例外的從紙質化走向了信息化。圖書館的信息化系統幾乎涵蓋了圖書館所有的業務流程,所有的業務數據也都被存進了圖書館數據庫。在工作效率極大的提高背后,數據的安全也變得更加重要,一旦信息化系統發生故障、信息化設備硬件損壞或者由于自然災害使信息化設備徹底損毀,那圖書數據就會被損壞或者丟失。所以,圖書數據的備份是圖書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數據庫的備份應該按日常工作來處理,而且這是一個長期不間斷的過程。一旦發生數據事故造成數據損壞丟失,而又沒有及時做好數據備份,這會給數據庫的恢復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恢復的程度和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庫備份的情況。
根據對圖書館業務的了解,常見的圖書館業務有:流通(借還書)、閱覽、編目、采購、典藏、期刊等幾大部分。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現代化的圖書館里面,幾乎所有的圖書館業務都采用了信息化系統,圖書館數據庫中存入了所有的業務數據,各種業務數據更新的頻率各有差異。
這里以圖書館業務數據的特點為基礎,結合數據庫相關備份知識,對圖書館數據庫備份方案的幾個方面進行簡要的羅列分析。
1)完全備份。對數據庫進行完整的備份叫完全備份。不管圖書館規模如何,也不管圖書業務數據量是大是小,完全備份是必不可少的。當發生事故造成數據丟失的情況下,可以找到最近的完全備份文件實現數據的完全恢復,并且具有恢復時間短、方便快捷的特點。所以,完全備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備份方式。2)增量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也叫差異備份。這種備份方式只備份數據庫的一部分,僅包含從上次完全備份后所改變的數據庫,所以這種方式備份的文件較小。如果,圖書館規模較大,數據存儲量較大,不便于經常的完全備份,可以采取增量備份方式?;謴蜁r,需要最近一次的完全備份文件和增量備份文件。3)導出備份。導出備份,這里有另一個叫法是“邏輯備份”,用軟件從數據庫中導出數據并寫入一個輸出文件,比如常見的excel文件,但導出備份的文件在恢復時只能采取導入的方式,但這并不影響這種方式的突出優點。

圖1 備份類型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圖書館的各個業務量更新頻率,找到數據庫中更新較頻繁的業務數據,比如圖書館業務中非常重要的借閱數據。在前面兩種備份類型執行的同時,將借閱數據再做一個導出備份,只要能連接數據庫再加上一個好的軟件,這種方式可以在本機或本地外的多個計算終端同時執行定時導出備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關鍵業務的數據安全。
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一般和工作人員上班的時間一致,所以時間是比較固定的,涉及的業務數據更新也大多會在這個固定的時間內發生,數據庫也隨之發生更新。相對其他一些行業來說,圖書館數據庫的備份時間的選擇空間是比較友好的。1)每天固定時間進行一次完全備份或差異備份,這個時間可以是圖書館每天的閉館時間,或每天閉館后的一個固定時間點,如中午12:00或晚上23:00。只要在閉館時間外,這個時間點可以自由設置。2)對關鍵業務的數據(如借閱數據)可每天固定一個或多個時間進行導出備份,最大程度的保障數據安全。3)數據庫備份時,可利用時間差設定兩個或多個時間進行完全備份,系統故障后在恢復數據時就可以追溯最近的備份文件,盡可能的減小數據丟失,也能進一步的保障數據安全。
1)本地備份。即在本機硬盤進行數據庫備份。圖書館數據庫本地備份一般通過圖書館服務器上的數據庫管理軟件進行,設置好備份時間備份類型等就可自動進行本地備份。本地備份方便快捷,但如果發生重大事故對本地的設備造成了不可逆的損毀,同時沒有其他備份文件,這幾乎是毀滅性的數據災難。2)異地備份。鑒于本地備份的缺點,所以圖書館數據庫備份需要同時采用異地備份,即將數據庫備份到與本地電腦分離的存儲介質,如U盤、移動硬盤或局域網內其他電腦等。信息技術員需要定期做好異地備份,比如用定期用移動硬盤從服務器上將數據庫拷貝下來。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借助備份工具來實現局域網每日定時異地備份,以此來完善備份策略,保障數據安全。說到異地備份,不得的不提到“容災”的概念,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采用容災系統。同時上面提到的“導出備份”,可以達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在多個計算機終端自動備份的效果,在本地完全備份之外,異地導出備份能夠進一步的完善備份方案,保障數據安全。3)云備份。云存儲備份是一種新的備份技術,將數據自動備份到服務商提供的云端,讓數據安全更有保障。有需求和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借助備份工具實現數據庫云備份,但需要做好數據的加密安全。

圖2 備份方式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信息化時代,圖書館業務數據眾多,要做好圖書館數據備份,必須做好周密的備份方案,做好備份內容、備份類型、備份時間及備份方式的選擇,盡可能的做到“多點”備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圖書館數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