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西寧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1)
市政工程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礎組成要素,市政工程質量決定了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強市政工程的技術創新及質量管理是保障城市穩定發展的決定因素。當前市政工程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市政工程工序越來越復雜化,功能性也更加多元化,但是隨著市政工程的全面建設發展,存在能源、建材等浪費現象,在施工過程中也導致了周圍環境和生態的污染,因此本文從市政工程施工中如何應用節能綠色環保技術方面進行詳細探究。
市政的施工工序較為復雜且工程量大,工期較長,同時在不同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會出現不同情況的問題,因此導致管理方面容易出現漏洞,不利于各環節的精確化控制,造成施工中能源和材料浪費,周邊的生態環境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在現代市政工程建設中綠色節能是未來施工的必然發展趨勢,綠色節能環保技術會逐步應用到市政工程施工中,同時在施工建設中建立健全綠色管理體系,融合信息化技術,實現對整體工程的綜合一體化管控。
綠色環保技術在市政工程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破壞,而且可以健全管理體系,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科學管控,通過信息化設備進行動態監管。因此采用綠色環保節能技術進行施工管理,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實現工程管理的可視化,加強各環節的檢查,有效規避安全隱患,提升市政工程的整體質量。
通過綠色節能環保技術進行市政工程建設,可以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特別是自然能源的損耗大大降低,實現能源的健康化開采使用,采用可再生新型能源進行施工,不僅可以提升能源的合理化利用,還能實現能源使用后的清潔排放,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維護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穩定。
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實現對工程施工過程的集成化管理,將綠色環保技術滲透到工程各環節中,應用大數據管理模式進行監理工作,減少人力成本,實現對材料采購類型及數量的數據統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科學縮減施工成本,提升企業利益,高效進行資源的管控。
當前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階層對節能環保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真落實綠色節能環保工作,節能環保成為施工過程中的一句口號,只是被應用在表面工作,沒有全面滲透到施工過程中,導致節能環保管理效果較差,施工質量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當前市政工程缺乏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市政工程承包單位對于施工過程沒有進行全面高效監督控制,施工單位的專業性不強,施工人員大多為非專業工人,對工程項目的一些技術手段掌握不熟練,對工程環節的理解較為淺薄,導致在施工階段出現問題后無法及時應對,容易造成成本浪費,導致工程整體質量下降。
當前在設計階段缺乏對材料類型和數量的控制,材料數量規格的決定方式依賴于過去施工經驗,沒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采購,導致材料采購多于實際應用量,材料成本浪費現象嚴重,施工設備沒有進行定期維護,電源沒有及時進行關閉,導致設備壽命縮短,能源損耗較大。
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程需求,單靠經驗進行工程施工管理與現代工程的部分工序有所差池,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市政工程產生質變,需要應用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優化創新,才能實現管理的良好對應。但是當前工程管理模式中還存在部分環節的落后現象,工程管理的先進性和實效性較差。
市政工程建設是長期穩定的,城市規劃建設離不開市政工程,因此要根據我國城市的發展情況進行市政工程項目設計,根據不同城市的氣候地貌或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市政工程調整,并根據人文要素進行市政項目中裝飾設計的表達,明確節能環保技術發展方向,始終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首位,實現市政工程發展的健康態。
強化綠色節能建筑綠色節能理念,在市政建筑設計中全面滲透節能理念,在建筑內外應用新型環保材料,加強對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將太陽能、風能轉化為電能及熱能,為建筑使用人群提供便利條件。高層的市政建筑可以進行幕墻設計,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保護建筑材料,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體現綠色環保設計的優勢。
在采購工程材料及設備的過程中,要加強質量審查工作,建立審查管理隊伍,在采購過程中對材料的材質、功能、環保等各方面進行審核,對設備的質量及合格證進行檢驗,嚴格進行材料設備等基礎要素的審查工作,從根本上避免成本浪費,試驗材料設備的節能效果和環保性能,為施工階段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在市政工程中運用先進的綠色節能施工技術,融合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加強對施工的大數據分析調控,落實動態化的監督管理工作,實現設備能源的集成化管理,在施工過后統一進行電源的關閉,減少能源浪費,加強施工過程中數據采集分析,了解施工狀況,及時進行施工技術指導,對有問題的施工工序進行微調,規避安全風險,提升市政工程質量。
加強管理人員的節能環保意識培訓,提高管理階層對綠色節能環保施工技術的重視,全面落實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提升施工人員的環保觀念,通過信息化設備進行教育宣傳,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全面提升各部門成員的綠色環保意識,保障綠色施工的順利進展。能源節約主要分為用電、用水、油耗等三種主要資源管控,其中用電量最大,因此加強用電指標的監督控制,如下數據圖表所示,市政工程用電實際總消耗量大于目標值,根據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節能方案,嚴格要求施工隊伍,從而實現良好的節能效果。

某市政工程各階段各區域用電指標數據分析圖表
建立激勵機制,對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進行獎懲分明的管理方式,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及人員,施工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直接對相應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進行懲罰,而對完成較好的部門及人員進行獎金激勵,完善公平公正的晉升機制,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促進企業人員的進步和發展,實現市政工程建設的穩定性。
市政工程施工階段要進行揚塵控制,市政工程大多以道路橋梁建設、水利工程開發、園林建筑工程等項目為主,因此在長期的工程建設過程中容易造成大量的粉塵,粉塵的長期積累導致空氣質量大大降低,嚴重影響人們的呼吸健康。因此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控制,采用先進的降塵設備在施工時進行降塵,保持空氣中的濕度,讓粉塵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降落地面,有效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污染。
水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在市政工程中要加強水資源的節約控制,比如園林工程中要實施科學的灌溉方式,通過滴灌設備和噴灌設備進行節水灌溉,降低水資源的損耗浪費,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在施工隊伍日常生活用水方面也要進行“一水多用”的方式,將生活用水進行多次使用,形成節約用水模式,加強對水資源凈化再利用,實現良好的節水效果。
加強市政工程中原材料的數量規格控制,在設計階段利用BIM 技術進行市政工程建設所需材料類型規格與數量的計算,在三維建模和渲染后進行材料統計標注,實現材料管理的精準化,減少因為材料采購較少導致的施工工期延長,或因材料采購過多導致的資源成本浪費。加強原材料及設備能源的合理化管控,落實監督管理制度,科學縮減施工工期,減少施工成本,提升企業利潤,實現市政工程的長期健康發展。
我國城市建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社會各界對綠色環保理念越發重視。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設中加強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創新是必然趨勢。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技術的優化,采購綠色環保材料,加強設備的維護,全面落實監督管理工作,降低能源的損耗,提升施工效率,應用環保新能源,降低施工污染,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廢料廢水的集中化控制管理,實現市政工程的綠色安全健康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