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發
(福建居安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2015年黨的五中全會將大數據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開啟了大數據建設的新篇章,同時也吹響了我國從數據大國邁進數據強國的號角。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開啟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高度指出:“在新時代下,我們要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也要堅持與時俱進,引入大數據技術,提升土地評估質效,創新驅動發展,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呈現全新的面貌。
“大數據”主要就是指非結構性、復雜性、海量高速增長率的巨型信息資源。在大數據時代借助主流軟件工具在繁雜的信息中進行收集、處理、分析、整合,為企業工作的井然有序開展提供正確決策的信息[1]。大數據具有5個顯著的特征,即大量化、價值化、真實性、多樣化、快速化。具體見表1所示:當前大數據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依托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技術的助力,在各個領域中大數據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且經濟效益顯著。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沖擊了國內估價行業,打破了房地產土地估價行業為主體的不動產評估行業之間的競爭格局。基于此,房地產土地評估行業需審時度勢,打破墨守成規的思想,依托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多措并舉,將上述技術變成評估業務數據采集的工具,實現房地產土地評估行業的轉型升級。

表1 大數據的特征
快速實現數據價值和流轉是大數據顯著優勢。從本質層面而言,大數據的精髓在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更迭,對數據研究精度不斷提升,大數據技術能為社會大眾提供了一種認知世界的全新方式[2]。大數據既有龐大的信息資源,也能實時高效處理數據資源,大數據技顛覆了傳統數據技術方式和存儲方式,為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土地評估數據庫資源源于各種專業機構和政府部門,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當前土地評估機構已經收集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基于大數據時代下需對海量的信息數據信息整合并分類存儲,發現其中的規律。在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中恰如其分地引入大數據技術,能改變傳評估工作中客戶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發揮其功效,促進評估專業服務能力的提升。當前我們已經步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夯實了房地產土地評估業務穩健長遠發展基石[3]。基于此,房地產土地評估行業需抓住機遇,依托大數據技術,不斷加強與客戶之間的交流溝通。因此,在房地產土地評估業務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發揮其優勢,促進評估效率的提升、評估的科學性,助力資本運營活動的有序開展。然而受多種因素的掣肘,在房地產土地評估領域中應用大數據技術還存在諸多弊端。
眾所周知,房地產土地評估項目基本上都國家政策或是法律法規的規定下“要我做”,導致很大一部分房地產評估機構,沒有多維度、多層面評估,只是從盈利的角度,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完成評估業務,尚未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評估新技術、新方法,沒有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還有部分評估人員由于經濟效益不顯著,抱著應付了事的態度開展工作,導致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大打折扣,同時制約了評估機構的業務素養和信譽的提升,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的難度。還有部分評估人員信息素質有待提升,無法有效運用大數據技術,導致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的質效不盡如人意。
縱觀當前,政府部門對房地產土地評估業務的條塊分割管理和評估業務的市場性、社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沖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評估機構競爭的公平性,自然也談不上制定統一評估技術標準,制約了大數據技術的推進和房地產土地評估質效的提升,同時也使房地產土地評估服務市場無法超越傳統靠關系營銷的底層次操作。另外,由于與其他相關行業的信息共享、交流溝通滲透的不盡如人意,影響了大數據技術在土地評估業務的有效應用。
當前我們已經邁入了大數據時代,海量的信息數據隨時都有可能丟失或是被盜取。比如,云計算數據庫存儲信息被損壞,被黑客攻擊,信息被泄露。在云計算上用戶數據還面臨著被非授權使用和被泄露的風險,特別是隨著信息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和集中,當前的信息安全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需求,加劇了對信息數據防范難度,加之海量信息的分布式處理也加劇了信息數據泄露的風險。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網絡結構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比如,網絡結構中心離散,分層減少、邊界模糊等,讓傳統信息安全防護技術,出現了防護重點不突出,檢測目標不明確,阻斷措施不匹配的現象,降低了防護效能,嚴重威脅著房地產土地評估大數據安全防護。
“創新是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我們已經邁入了大數據時代,若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安常習故,固步自封,不堅持與時俱進,主動研發新業務,必定會與社會脫節,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首先,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要從思想上正本清源,投入人力物力設立研發部門,充分利用各種新手段、新方法、新技術,將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引入到土地評估領域中,發揮其功效,對評估工作流程進行優化,提升評估工作質效,降低業務成本;其次,評估機構還要利用新的管理方法和組織形式,實現對人才、設備、技術的優勢的最大化利用;最后,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聯合力度,發揮合力,共同研發評估大數據技術,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大數據領域的多邊技術協作,通過這些舉措,形成大數據技術科研平臺,為在房地產土地評估領域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奠定良好基礎。
為最大化地發揮大數據技術在評估領域中的作用,對于評估機構而言,首先,需通過多措并舉引入高端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復合型人才,為評估部門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投入人力和資金,構建信息管理平臺,為應用大數據技術提供完整、真實、高質量信息的支持。另外,評估機構還需依賴大數據技術,推進信息數據的開放共享進程,通過這樣的舉措,打通房地產土地評估信息的共享渠道,以此實現評估信息的業務協同和共享;其次,構建評估大數據庫,掣肘于各種因素,當前各大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都自成信息網絡體系,體系與體系之間相互割裂,難以實現互通共享,出現分裂狀態和“系統林立”的局面。針對于此,機構需利用大數據平臺,對不同的信息網絡體系進行整合,以此實現及時交換獲取信息,便于數字化信息的使用;再有,對于評估機構來說,還要主動求變,借鑒客戶關系管理方式,立足實際,構建客戶信息數據庫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依托系統對業務特點,客戶性質進行全面的分析,捕捉其關鍵細節,提升客戶維護能力。
為確保房地產土地評估數據的安全性,首先,評估機構需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保護信息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各種先進手段,監測、分析、識別并反擊一切損壞信息數據安全的行為;其次,評估機構結合實際構建可信任體系,實現自適應加密,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以大數據為支撐,構建數據中心,引入新的保密技術,分析和攻關各項關鍵技術,比如,網絡防護技術、密碼技術、身份驗證等,在內部形成安全防護綜合平臺,到達自主控制的目的;最后,重點加強接入身份管理和認證,借助密碼技術,規避數據信息的被盜取。具體見圖1所示。

圖1 云平臺安全技術實現架構
進而感知、防御、監測整個房地產土地評估行業,減少攻擊事件的發生,最大化地保障大數據信息的安全。
作為一項系統性較強的業務,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較強的信息統籌能力。立足數據重量和數據獲取來分析,在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中引入大數據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此,房地產土地評估機構需從思想上正本清源,打破傳統評估工作的藩籬,將大數據技術恰如其分地引入到房地產土地評估工作中,并不斷強化自身技術素養,用高效優質的評估質量提升客戶的滿意度,為行業的穩健長遠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