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慧 趙玨 梁嘉琪 溫雅

摘? 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項重要的歷史使命,在對傳統文化符號的數字化探索過程中,我們嘗試利用數字化技術,把唐代經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楊玉環,與鳳翔泥塑符號結合起來,制成具有濃厚傳統文化特色的唐小環表情包。將傳統文化素材融入數字媒體藝術創作,可以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感,并拓展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范疇和內涵。
關鍵詞:傳統文化符號;數字化探索;動漫表情包創作
一、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持續發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程度日漸加深。西方文化的沖擊和我們自身對傳統文化重視的不足,使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仍然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傳統文化若不進行創新表達,對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對單一,市場動力不足,難以持續發展。因此,傳統文化在傳承方式與傳播形式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可以從多元素、多層次、多視角進行深入了解,并傳播到更廣闊的空間中去,這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數字媒體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通過數字媒體傳播手段可以使觀眾對傳統文化內容產生更加直觀、深刻的體驗。若能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素材,將其融入數字媒體藝術創作,打造傳統文化IP,可以讓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感,使傳統文化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二、案例啟示
(一)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
為了保護這一傳統技藝,相關人士對其進行了數字化改造。首先,系統性地對與“西蘭卡普”相關的原材料準備、織造器具、織造工藝、圖案紋樣、神話故事、社會規范等相關文化等進行了大規模采集[1]。其次是利用三維數字技術開設虛擬織錦作坊,最大限度地還原織錦生產的全過程,使參觀者能夠深刻體會織錦魅力。相關創意文化企業還制作了大量與織錦文化相關聯的文創產品,比如壁掛、包裝袋、玩具、錢包等。這些文創產品既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又有出色的實用價值,不僅提高了“西蘭卡普”的知名度,還提升了織錦技術,構建出新的文化傳承模式,可以說是將數字化技術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一個成功案例。
(二)甲骨文表情包
以“甲骨文表情包”為例,甲骨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但對于很多現代人來說,很難識別和理解這一古老文化。甲骨文表情包創作者將幾何化的甲骨文字轉化成更加直觀的動物形象,再配上時尚的網絡用語,整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愛的甲骨文動態識字卡片,讓每個甲骨文字的圖案意義躍然眼前[2]。這種先進的數字化手段將復雜艱深的文字生動化、故事化,以年輕人樂于接受的方式將傳統文化完美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傳統文化重新綻放生機。
(三)IP形象——熊本熊
好的IP不僅讓人一見鐘情,更讓人一見如故。熊本縣本是日本九州島的一個小縣城,為了發展旅行經濟,熊本縣政府提出了用虛擬IP帶活旅游經濟的戰略。他們挖掘本地文化內涵,創造了“熊本熊”這一卡通形象,并用它做話題營銷。例如他們在新聞上宣布熊本熊失蹤了,并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引起市民的積極響應,從而打造出熊本熊輿論話題營造者的形象,提升熊本縣政府的曝光率。
通過對多個傳統文化數字化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我們認為要想實現唐代文學作品中愛情故事的演繹與推廣目標,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為IP形象賦予豐富完整的故事,使文化跟隨文創產品走出去;二是選擇有效的推廣方式,利用互聯網將話題傳播出去,使文創產品能夠契合年輕人群的傳播痛點;再次,要對消費人群進行細分,盡量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要敢于嘗試新工藝、新材料,制作出高價值的文創產品。
三、創作探索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為強盛的黃金時代,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唐代時期是世界大都會。因此,我們重點挖掘唐文化進行IP設計。“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創造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并塑造了楊玉環這一經典形象,感染了后世萬千讀者。以該古典文學作品作為創作起點,我們決定做一套以楊玉環為原型的唐小環動漫形象設計。結合當代青年喜歡的微信表情包形式,形成數字化表情包設計,并衍生出周邊產品設計,通過大眾傳播手段讓世界人民感受唐文化的魅力。具體創作過程包括故事挖掘、造型初稿、排版配文、定稿上色、文創設計等環節。
(一)故事挖掘
首先是前期準備工作。一個優質的動漫IP往往承載著傳承傳統文化歷史淵源和藝術的重任,而歷史故事通常具有深厚的文化認同基礎,為了更好地實現唐代泥塑的數字化,我們做了大量工作。通過在西安博物院的考察,確定了人物造型的大體特征。通過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地多次的實地考察,得到了大量關于唐代人物服飾、頭飾、花紋、形象、歷史故事等方面的真實資料。同時,在對這些資料進行系統整理之后,逐步建立起故事架構,進而深入挖掘故事內涵及細節。在對歷史故事挖掘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要想打造傳統文化精品,在汲取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還要敢于進行藝術創新和文化創新,并避免過度簡化內容、曲解傳統文化故事等。
(二)造型初稿
一個優質的IP符號需要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和獨特性,一個成功的人物設計應該具有典型的特征,構建角色造型是創作的首要環節。為了有效體現唐文化,探索創作出具有陜西民俗特色的文創商品,我們選擇了陜西鳳翔泥塑文化作為設計色彩和圖樣的考察對象。為此,我們曾經多次前去考察,并與省級鳳翔泥塑非遺大師就泥塑紋飾、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對人物形象和泥塑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開始以人物造型和泥塑藝術為基礎,進行動漫造型的設計工作。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飽滿,人物造型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作為支撐。因此在造型設計方面,我們吸取了唐代泥塑中間鼓、下方尖的基本造型特點,大膽突破了人物的基本比例;在文化內涵方面,我們所設計的每個表情都是將《長恨歌》里的人物或情節進行的提煉。唐小環這一形象有性格、有思想的,表情軟萌。該IP形象的人物基本信息、故事背景等內容在初稿中得到體現。
將經典文學作品《長恨歌》與鳳翔泥塑文化相融合,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創作出唐代泥塑人物造型的動漫形象,不僅能夠實現對古典文學藝術的傳播,還能促進國家級非遺鳳翔泥塑的產業發展和文化傳承。
(三)排版配文
表情包的配文形式非常多樣化。由于我們的表情包是歷史人物形象與傳統藝術作品相結合的動漫作品,因此在進行排版配文時,不僅要注重展示靜態物品的動態美,語言表達還要委婉含蓄、禮貌得體。同時,還要仔細推敲網絡流行語與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使配文與人物形象相契合,避免出現違和感。為了達到較好的語用效果,在對唐小環表情包進行配文時,我們盡可能地將《長恨歌》中的經典詞句和大眾接受度高的語言相結合,例如:“回看血淚相和流”對應文案“大哭”。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體會到唐小環表情包不僅可以作為聊天中的傳播媒介,而且具有生動的幽默感,并引起使用者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四)定稿上色
唐小環形象中所使用的色彩,是以寶雞鳳翔彩繪泥塑為參考依據的。一方面它彌補了唐代侍女形象年久失色的遺憾;另一方面因為鳳翔泥塑色彩艷麗喜慶,用色主要以大紅、大綠和黃色為主,涂染筆法簡練,有很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在唐小環人物形象的外輪廓設計上,我們采用了中國工筆畫技法中的線描中的柳葉描,衣袂飄動,富有動感,給人以中國意蘊之美的典型藝術形象;在唐小環人物形象的服飾紋樣設計上,我們借鑒了唐代泥塑本身帶有的花紋樣式,四朵花瓣,紅綠相間,使表情包既保留了唐代泥塑原有形象,又增加了它的豐富性和感染力。
(五)文創設計
我們的文創產品獨具當地民俗特色,并承載景區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必須充分了解市場材料種類、工藝及價格,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設計。例如,我們將陜西特色的剪紙藝術和唐小環表情包形象相融合,制作成相框系列文創;為了解決“文化端”走不出來的問題,我們設計的文創產品既有實用功能,又蘊含鳳翔泥塑當地的精神文化。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歸屬感。最終呈現的作品達到了預期效果,在一定的范圍推廣中得到較好評價,并在2019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獲得數媒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元素類全國二等獎。
四、結語
在鳳翔泥塑與唐代經典文學作品相融合的數字化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現代化的文化符號能夠呈現出傳統文化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和藝術風采,而傳統文化也為打造優質的IP提供了強大的生命力。文創產品的設計、生產和推廣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對傳統文化和產品維度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在對傳統文化的數字化探索中要做到深入化、目錄化、系統化、模塊化、標準化等。要注重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展現出更多創意,數字媒體藝術和傳統符號之間的互相融合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莫彥峰,莫代山.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數字化技術傳承探索——以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為例[J].三峽論壇,2018(6):19-24.
[2]董曉波,胡波.甲骨文表情包讓傳統文化“活”起來[J].臺聲,2019(4):100.
作者簡介:張慧慧,西北大學藝術學專業。
趙玨,西北大學藝術學專業。
梁嘉琪,西北大學藝術學專業。
溫雅,西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畫與視覺傳達設計、文化產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