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而多姿多彩的花卉文化誕生于上千年以前。花卉紋飾不僅具有豐富的中國文化色彩,同時更偏向于造型創作,是一種可以凸顯我國文化特色,既有強烈地域氣息、又有強烈中國特色的傳統紋飾。本文將現代食品包裝設計與傳統花卉紋飾結合,探尋兩種藝術形式間的共性,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希望現代設計者在創作過程中能重視使用傳統花卉紋飾,在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關鍵詞:花卉紋飾;包裝設計;表現形式;設計意義
中圖分類號:J5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6-0-02
0 引言
現代商品的包裝各異,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在商品包裝上的投入越來越多,希望能以更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外表贏得更多市場。現階段包裝設計已經充分融入市場環境,成為難以被替代的文化形態,同時也更加注重在設計階段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精神,中國傳統歷史中的各類傳統圖案因此得到了廣泛利用。在現代包裝上設計中,使用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花卉紋飾,能體現出獨特的審美觀念,使產品具有獨特的中國美。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傳承我國文化,同時還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產品包裝得到全球認可。
1 傳統花卉紋飾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1.1 間接應用
間接應用指對富有個性色彩的知覺、感情等的運用方式,可分為“神”和“色”的運用。雖然我國傳統花卉紋飾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是一種能直接運用到包裝設計中的藝術元素,并且得到了我國人民的一致認可,滿足大部分人的審美[1],但是相較于其他藝術元素,花卉圖案本身的具象化特點明顯,適合運用這一元素的設計,因此在運用時難免暴露出一些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以后,就要求設計者結合花卉紋飾以及設計需求進行再次創作。間接運用雖然無形,卻能體現出花卉紋飾的“神”和“色”,是一種可以彰顯我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藝術元素。將花卉紋飾進行抽象化處理,將其輪廓、細節一一分解出來并融入設計,可以體現出對傳統美的追求。通過抽離植物紋樣的特征,選擇與設計相符的元素,并將其運用在設計中[2]。
“三番花”是一款用于鮮花餅的外包裝設計,如圖1所示。產品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對應我國八節和二十四候。設計者對鮮花餅食材中含有的玫瑰、山茶、櫻花這3種花朵的外觀進行抽象分解,在完成色彩提煉后運用到了“三番花”的包裝設計中。設計整體布局得體有型,色彩低調和諧,給人心曠神怡之感。包裝上主要以3種花朵的外形為核心,并未融入過多語言描述,讓人仿佛置身于鮮花遍地的美好環境中。該設計突出了花卉的形象特點。
1.2 元素重構
元素重構就是將花卉原有形態一一分離,也叫打散,對其獨有的某些局部特征或者不同視角下的花卉形態、花卉紋理裝飾等進行提取,形成多個不同的元素形態,并通過使用藝術手段,對分離的元素形態進行變大、縮小、旋轉、變形、復制等處理,最終完成重構,使其具有全新的藝術形態。通過元素重構的形式運用我國傳統花卉紋飾,不僅可以凸顯設計者的創新精神,同時還可以貼近現代人的審美觀,是一種與時俱進、創作感極強的表現形式[3]。
《花屐》的包裝設計如圖2所示。設計者對傳統花卉紋飾的外觀進行重構,通過采用變形、復制、旋轉的手法,創作出了新的花卉圖案,并將其運用在產品外包裝的設計中。
2 傳統花卉紋飾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圖形符號即主要通過使用圖形來傳遞信息的符號。這一藝術元素能通過傳遞信息來引導人們的行為,例如常用于提醒和警告[4]。圖形符號本身并不復雜,而且有通俗易懂、便于傳遞信息的特點,有不同年齡、文化基礎、語言的人群都能接受并掌握圖形符號的使用方法。因此,圖形符號在生產生活中相當常見,是一種幾乎覆蓋了人類全部活動范圍的藝術元素。
在現代食品外包裝設計中,裝飾圖形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即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
2.1 具象圖形在包裝上的表現形式
具象圖形是一種來源于生活環境的人物形象、動植物形象、靜態物形象、風景等,是一種通過臨摹來直接體現事物具體形態的表現形式。食品外包裝一般需要通過使用具象化圖形來體現產品的特點、介紹產品的優勢、吸引消費者注意等,因此具象圖形在食品外包裝設計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具象表意就是最大限度地還原事物原有的形態,不使用其他任何修飾手法,不對具象圖形的形態做出任何改變,以最簡單的藝術表現方式,在得到人們認可的同時追求高效地傳遞信息。多元化的具象圖形背后蘊藏著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而不同的表現形式所體現出的形象特點也有所區別。
“蝶戀花”是一款月餅的外包裝設計,如圖3所示。這一產品的外包裝上直接采用了蝴蝶、花朵和自然風景等,并且針對其外觀,設計者并未使用變形等抽象手法,而是保留了這部分圖形的原有圖案。同時融入了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剪紙圖案,使包裝整體形象煥然一新,簡潔而又十分精致,讓人流連忘返;藝術形象獨特有型,能吸引消費者注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2 抽象圖形在包裝上的表現形式
抽象圖形是一種只保留了事物本身特征而不具備具體形象的圖形,放棄了事物原有的外觀,從而由內到外地表現事物的內在含義,通過簡單的幾何圖形、不規則圖形甚至是線條來獲得人們的認可與理解。因此,抽象圖形具有簡單、符號感強、易于記憶的特點,在生活中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人們愿意主動理解抽象圖形,從而與產品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抽象圖形的重點并不在于突出產品的外觀,而是悄無聲息地將產品特征等元素展示出來。這種藝術方式常常被用來描繪難以被人們接受和難以用具象圖形描述的事物。抽象圖形現已成為現代圖形中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具有創新意義的抽象圖形越來越容易得到人們的接受和認可。
使用抽象圖形時,重點并不在于描繪產品的外觀形態變化,而是體現將其特征進行簡化或直接重構的表現效果,或者表現是設計者想要表達的難以被人接受的內心想法等。
抽象圖形在包裝設計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兩種。
第一種是對具象物體的提煉。從具象物體中提煉出抽象圖形,使畫面不具備輪廓感和形象感,設計出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在包裝設計中,一種是對文字或者整個畫面進行抽象處理,另一種是對傳統花卉紋飾的輪廓造型或者枝葉藤蔓等進行抽象處理,這樣有助于分解畫面、整理組織,提高產品的設計品位,脫離具象的同時又能體現出具象物體的內涵意義,從而增加產品的情感表現。
第二種是對其他主體元素的概括。抽象圖形的作用并不在于修飾和體現事物形象的外在變化,部分情況下也不會以抽象圖形為核心元素展開畫面設計。在產品外包裝設計中,抽象圖形一般用作畫面的底紋、邊紋等次要元素,用于修飾畫面的主體部分。通過將具象圖形與抽象圖形相結合,能突出包裝外觀的色彩層次、空間層次和主次關系等。
3 傳統花卉紋飾對現代食品包裝設計的意義
3.1 消費者情感的需要
人的活動與其需求緊密相連。人們為了獲得產品、享受服務而消費,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內心。而需求得到滿足以后,就會產生新的需求,人的需求永遠無法滿足,人類活動也將因此長期持續下去。
盡管需求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但是消費的目的并非只是滿足個人對于物質的追求,其核心目的是滿足心理層面的需求。例如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對于實現個人進步的渴望以及來自情感方面的各種需求。中國傳統的花卉紋飾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對于人們的消費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食品外包裝中加入傳統花卉紋飾設計,可以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在這種設計手法下不僅誕生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食品包裝,同時也滿足了現代食品設計對于結合文化的需求。
在外包裝設計中運用花卉紋飾,部分目的是滿足營銷需求,但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例如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點或凸顯鄉土氣息的產品外包裝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刺激人們消費。在外包裝中運用花卉紋飾,能對消費者的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3.2 設計者創作的靈感
外包裝設計是設計者的主觀創作。在設計階段,一是要考慮產品設計需要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二是設計者需要在設計中融入能表達個人內心情感的元素。
二者彼此牽制、相互制約,缺失任何一點都可能導致產品設計失去原有的意義。若創作僅僅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則設計的作品勢必空虛無味,經不住細細品味。因此,創作者在設計階段可以參考“太極”形態,做到二者均衡發展。
中國傳統花卉紋飾誕生于上千年前。雖然花卉的圖形內涵并未隨著歷史推移而發生改變,但是藝術手段逐漸趨于多元化發展、設計風格隨著生產力變化而變化,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傳統花卉紋飾的運用越來越頻繁。然而,部分產品在設計中過分使用傳統紋飾,設計毫無章節規律,物極必反,給人一種“空有一副花架子”的感覺。若長期如此,隨著文化發展,傳統花卉紋飾的內涵必會遭到破壞,也將影響消費者對于我國傳統花卉紋飾的認可度,導致產品失去核心競爭力,逐漸淡出市場。
因此,在食品外包裝中運用花卉紋飾的設計者不僅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同時也要滿足時代的需求。而如何設計出即富含傳統文化底蘊、又能滿足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的食品外包裝,已經成為設計者面臨的首要難題。
設計者必須充分掌握傳統花卉紋飾的藝術內涵,掌握每一種花卉代表的不同意境,并且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最終實現產品包裝與藝術元素的完美融合。
美好的事物需要得到妥善利用,因此還要求設計者適可而止,運用恰到好處的設計手法。
4 結語
中國傳統花卉紋飾將我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相結合,是一種特殊的、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與地方特色的藝術元素。如今,藝術形式越來越多元,而傳統花卉紋飾也將以更加多元的形式展現在世人眼前。傳統花卉紋飾在不斷重構、反復利用中一直保持著讓人著迷的魅力,逐漸掀起一股全新的設計潮流。
如今,各大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頻繁的商業活動已經成為市場常態,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在新型包裝技術與包裝材料逐漸得到廣泛運用的今天,包裝技術創新將成為未來包裝行業的發展重點。同時,人們對于飲食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高,因此對于食品包裝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食品包裝僅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功能需求還不夠,同時也要關注感官特點、理化性能、衛生情況等方面。
參考文獻:
[1] 崔璨,李鵬,竇樂樂.殷墟目字紋飾在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青銅器為例[J].大眾文藝,2019(06):141.
[2] 邱飛.傳統紋飾之美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綠色包裝,2020(03):79-82.
[3] 姚傲雪,鐘金宇,岳湘黔.廣府民間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廣東特色食品包裝為例[J].綠色包裝,2019(11):62-64.
[4] 于萌萌.中國傳統圖案在現代包裝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0(06):21.
作者簡介:郭朝陽(1983—),男,山西運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