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恒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在鐵路工程中,運營線路的改擴建升級施工非常關鍵,對營業線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保障營業線行車安全基礎上完成相應路基、結構物的施工要求,營業線中框架涵頂進技術工藝的應用顯得十分重要。在營業線的實際施工中,受到工期緊、施工環境特殊等因素的限制,施工難度較大。因此,在框架涵下穿營業線的頂進施工中,一定要認識到上述問題,并結合鐵路工程項目的施工特點,分析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技術,逐漸提高各項施工工序的整體質量,為行業的穩步發展提供參考。本文以G316國道公跨鐵框架橋工程為例,分析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技術與工藝要點。
既有316國道在橫崗站南側K1464+611.4里程處采用1-20 m框架橋上跨既有京九鐵路,夾角42.2°。由于杭長鐵路需要在橫崗站引入京九線,既有316公跨鐵框架橋孔徑無法滿足新增的橫崗聯絡線,需拆除重建,改移該段國道,最終確定為采用新建G316國道框架中橋(見圖1)下穿既有京九鐵路的方案。目前,既有G316國道公跨鐵框架橋已拆除完畢。
框架橋設計采用3孔分離式箱型結構,孔徑為1-5 m+2-12 m+1-5 m。主孔邊墻厚1.1 m,中墻厚1.0 m,頂板厚1.1 m,底板厚1.3 m;邊孔邊墻厚0.5 m,頂板厚0.9 m,底板厚0.7 m。主孔結構凈高為7.5 m,邊孔結構凈高為8.3 m。框架斜跨58.66 m,頂進部分斜長30.66 m。現澆部分斜長10.47 m,U形槽斜長14.9 m。

圖1 框架中橋平面布置圖
結合鐵路工程中的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項目特點,在實際的施工管理中,受到施工管理制度不足、施工工序沒有協調等因素的限制,出現了施工技術使用及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問題,這些現象與施工管理不規范存在關聯。如在實際的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中,施工單位在項目開始之前沒有與設備管理單位進行溝通,導致施工技術參考資料不足,施工人員不能按照標準規范進行,從而出現了施工方案執行不嚴格的問題,無法提高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同時也對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造成影響[1]。
為了提高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的整體質量,施工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制訂各項施工管理方案,以便有效提高鐵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但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中的部分人員,并沒有經過崗前培訓,在實際的施工中也只是憑借自身經驗進行施工,由于施工人員專業能力不足,會降低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的整體質量。而且,部分施工項目中,存在著施工監管不足以及一人身兼數職等問題,這些現象增加施工人員的工作難度,無法保證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各項工序的穩步進行。
在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中,現場監控管理不足的問題包括:(1)項目安全監督人員并沒有經過系統安全培訓,實際工作中并不能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能,從而導致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現場監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2)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現場中,防護標志、范圍規劃不明確,部分場地出現了防護備品不齊全的問題,降低了施工管理的整體效果;(3)在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中,受到施工材料質量不足的影響,導致一些施工工序出現了質量審核不及時的問題。這種情況下無法發揮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的管理優勢,導致各項施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在線路架空加固施工前,需要與設備管理單位簽署相關安全規定協議,能夠及時明確各自的分工內容與安全職責,在各自加固范圍內的設備需要做好及時的遷移防護工作。除此以外,設備管理單位必須要做好前期調查工作,掌握架空線路、底下電纜以及管線具體狀況,如在其中出現問題需要盡快上報進行規范處理。在施工前需要結合設計圖里程與控制導線網測量放樣,并確定結構物所在位置與開挖深度、范圍大小,以具體施工要求來設立完整的保護樁。注意,在這其中需要提前準備好各類線路加固所用材料,避免出現材料不足而導致施工延誤的現象。另外,還要準備足夠的發電機、抽水機以及其他機具設備,以保證在線路架空加固施工過程中的行車安全。同時,要準備好慢行安全防護設備,防護人員需要做好隨時上崗的準備工作[2]。
4.1.1 挖孔樁施工
本工程以16 m工字鋼梁為施工便梁架空線路,以1.2 m×1.2 m的挖孔樁作為支座,在架空施工過程中確保列車慢行速度降低至45 km/h以內。在挖孔樁開挖方式中以人工開挖為主,提升土方同樣以人工為主,將其運輸至施工范圍以外廢棄土堆場內,當挖孔樁在開挖到設計深度后,對其盡快灌注樁身混凝土,完成挖孔樁施工步驟。
4.1.2 架空施工
線路架空以4根挖孔樁支撐1孔16 m的工字鋼梁開展工作,將16 m工字鋼梁利用軌道車運送到施工區域內,在安裝過程中,應當嚴格根據安裝順序進行安裝。首先,在枕木垛堆碼中要注意調整好縱梁標高參數,利用軌道車來將工字鋼運送至施工現場,并吊裝枕木頂放置牢固后,其中一片縱梁高度需要比出軌底部標高參數大0.2 m,確保橫梁能夠得以進行順利安裝;注意在橫梁安裝中,其位置應當與枕木保持一致。所以要能夠先調整好枕木間距到合適大小之后,在抽換橫梁當中要先從縱梁兩端逐步朝中心排列進行抽換,抽出1根枕木之后再更換橫梁,鋼軌下方要事先墊放絕緣橡膠板,避免導致軌道電路出現紅軌的現象而影響正常行車信號。在橫梁塞入時要確保與主梁連接板對準方位,并固定好扣件,墊置橡膠軌墊。另外還要注意,該處屬于長鋼軌地段,為了能夠提高鋼軌橫向穩定性,必須要在橫梁部位安裝好擋砟板以及搗固道床,在墊高縱梁降落完畢后連接縱橫梁,然后逐一除去道砟安裝斜桿與聯結系統,在組裝過程中要確保聯結板上滿螺栓。此時,注意觀察彈簧墊圈安裝狀況,以避免出現漏裝的現象。
4.2.1 開挖工作坑
結合施工設計圖紙與工程量清單,進行挖掘機開挖工作坑工作,注意在清底工作中需要人工來完成工作,當開挖至300 mm設計基底標高位置中可以停止機械開挖,以人工開挖方式為主繼續開挖工作坑,其目的是為了避免機械開挖對基底周邊帶來破壞影響,在開挖完畢后要核對實際地質狀況,同時借助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儀器來進行測試,如地基承載力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換填土的方式進行處理。注意由于頂程比較長,基坑底面最好以頭高尾低的仰坡來進行設計,在基坑換填墊層中以100 mm厚度的碎石墊層為主[3]。
4.2.2 工作坑底板
為了避免在工作坑底板頂進期間出現扎頭,最好將底板設為頭高尾低且坡度為1%的仰坡,可以根據實際狀況延長仰坡長度。在工作坑底板中以C20混凝土底板為主,同時要考慮提升滑板下方抗滑能力,在滑板混凝土灌注前對基底挖槽灌注C20混凝土錨梁。同時還要在底板上方設立導向墩,其目的是為了能夠確保箱體空頂方向的正確性特征,在底版內部還要預埋壓梁環,避免在頂進過程中出現蹦鐵事故。最后要注意,底板最好分為2層,在澆筑完畢后利用1∶3水泥砂漿來進行壓實、抹光,設立潤滑隔離層。
4.2.3 頂進挖土
在開展頂進作業中,需要在列車間隙開展工作,箱體凈跨度為15 m×6.2 m左右,具有較為充足的施工空間,在頂進施工中做好借助機械設備配合人工來進行挖土,然后利用機動三輪車運輸土方。在開挖過程中,每一次開挖深度要控制在0.8 m以內,但要注意,在列車通過期間內必須停止挖土頂進作業,此時防護人員需要盡快通知挖土人員,先停止作業并離開作業區域。在此時需要結合頂進所挖的土質與前后2次頂程高差等參數,做好框架底板前端土體的調整工作,避免箱涵在頂進中出現扎頭。在箱身兩側挖土時要確保控制在箱身邊墻內的3~8 cm進行切土頂進,在此過程中要準備好沙土編織袋,避免路基坍塌事故發生,同時還要避免對行車帶來安全、延誤等影響。在運輸土方時要盡量避免碾壓油管,必要情況下可以將油管放在枕木道路的支垛中,防止路邊過往車輛對油管帶來影響,導致頂進工作出現意外現象。
4.3.1 頂進方向控制與水平控制
在啟動頂進箱涵入土前的空頂階段,需要借助導向軌來控制方向,即放在導向墩與箱涵間的鋼軌。注意方向控制需要借助左右不均勻開鎬的措施,以調整左右開鎬數量和刃角不對稱吃土的方式提高方向控制質量。另外,在框構涵頂進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扎頭現象,且處理難度比較高,對整體工程質量與施工進度均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為了避免出現箱體扎頭,可以在箱體快出現扎頭時,令底板前端、側刃腳上方吃土,轉移土阻力作用點,形成抬頭力矩,還要準備好充足的砂石、水泥等物資,在土質比較松軟的情況下填入砂石,以提升地基承載力,如有必要可以借助澆筑速凝混凝土來解決實際問題[4]。
4.3.2 頂進測量控制
在頂進測量控制中需要注意2點:一是能夠在箱體前后中軸線兩端設立觀察標志物,借助水平儀與經緯儀等測量儀器對頂進過程中涵體的位置、水平偏差大小進行測量;二是能夠在每一頂開展測量,測量其標高參數及方向,如果在其中發現問題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出現偏差影響頂進控制。
通過對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狀況的分析,為了提高各個工藝的施工效果,施工單位需要根據鐵路工程的項目特點,落實安全防護管理方案:第一,及時恢復線路,拆除架空。在鐵路工程的框架涵施工中,應該組建專門的技術小組,小組任務中一定要將各項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實現施工中在拆除梁的情況下保證車輛的安全出行。在拆除架空的過程中,應該在開始拆除之前準備道砟,相關維護人員在搗實道砟之后抽取橫梁,保證施工線路的及時恢復。對于施工人員而言,在進行技術交底中,一定要明確施工安全防護內容,通過施工方法、施工步驟的確定等,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人,避免違章行為的出現。第二,在橫抬梁拆除完成之后,安全防護人員一定要按照施工計劃確定拆除順序,并在道砟修正、車輛檢修的過程中,在最短時間內保證鐵路恢復運行。第三,在線路架空的安全管理中,施工單位培養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通過安全教育方案的落實,引導施工人員掌握安全施工標準,保證各項施工工序的安全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員進場之前一定要佩戴安全帽,有效降低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對施工人員造成的影響。而且,在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中,應該落實監督管理規范,項目管理者結合以往經驗,細化安全防護管理方案,如基坑位置一定要在旁邊設置安全警示標識,避免施工現場安全隱患的出現[5]。
總而言之,在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根據施工規范要求來提高施工質量與施工速度,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及時分析項目施工以及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各項影響因素的分析,構建針對性的處理方案,以提高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的整體效果。通常情況下,在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技術使用中,需要通過線路架空加固施工方案的落實、工作坑開挖工序的確定、施工技術的明確以及安全防護方案的落實等,保證框架涵下穿營業線頂進施工工序的穩步進行,使工程項目可以在有限的工期內圓滿完成施工任務,以便為后續施工提供經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