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畔,濕地紅荷風景區,名副其實的江北水鄉,“中國荷都”,早就慕名得久了,期待著能親自來到這里,欣賞她的美,一睹她的風采。
終于,走進了這片美的勝地,感受著她那迷人的魅力。
初識濕地紅荷景區,驚訝于她的靜謐,她的美艷,如初春的少女,就那么靜靜地獨處一隅,羞于世人的驚擾;她的靜美,她的皎潔,她的嫵媚,她的含苞欲放,只待清風徐來,傾情綻放,一身正氣,一襲清香,便悄然拂面而來……
七月,正是最美荷花季,一池碧水,臨風起舞處,裊娜娉婷,亭亭玉立,唯有粉黛俏佳人!
不負美景,勿負佳人!
一踏進滕州濱湖,走進濕地紅荷景區,這片中國最大的荷花觀賞地,我便為她的美艷驚嘆不已,并深深地折服了。
煙波浩渺的微山湖畔,竟有如此絕美的風景。一望無際的湖泊,漫天搖曳的荷葉,繁星點點的荷花,綴于田田碧綠的葉子中間,岸邊,是生長著片片的葦草,青翠碧綠,猶如一條綠色的綢帶,連綿不斷。
風景如此美妙,一時興起,相約友人,乘一葉扁舟,泛舟湖上,穿行于密集的荷葉之間,宛如人在畫中游,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從前方傳來,不一會兒,一只小船載著姑娘,迎面駛來,原來,采菱來了!
在紅荷廣場,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二十余米高的景區標志景觀“蓮開盛世”,造型別致,姿態高雅,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艷,“映日荷花別樣紅”,確是一道美妙的風景!與“蓮開盛世”遙相呼應的,則是另一景觀“蓮池花雨”,幸運的是,我們來到廣場時,正好看到了蓮池的噴泉表演,不斷噴涌而出的水柱,徑直向空中奔去,竟可高達十九米,噴涌的水柱,不斷變換著造型,蔚為壯觀。在廣場,我們還見到了“紅荷仙子”“蓮湖風車”,亦是非常好看的景觀。
來濕地紅荷景區,自然要看荷花,賞荷了。我們信步來到了荷花精品園。這里,綠樹環繞,清幽靜雅,四四方方,里面遍布著一百多種品種各異的荷花,粉的,白的,黃的,紅的,有的單瓣,有的層層疊疊,有的像牡丹,有的像秋菊,形態各異,鮮艷而妖嬈,甚為好看。
不禁想起,前幾日,在清華園,也遇有一處荷塘,邊上,立有清華學者朱自清先生的塑像,那便是他在《荷塘月色》里寫到的那個荷塘,在文中,他寫盡了荷花的純潔美好,那片對荷花的傾慕之情,淋漓盡致地融進了那片荷葉田田、荷花搖曳生姿的美好意境里。此時,身在微山湖畔,濕地紅荷公園里,竟也有了和朱自清先生一樣賞荷時的美妙感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帶給人們的,正是一身正氣,高風亮節的美好形象。
古有《愛蓮說》,近有《荷塘月色》,更有今天的濕地紅荷公園,愛荷慕荷,從古至今,不乏其人啊!
“紅荷歸來不看荷”,濕地紅荷景區,東依沂蒙山脈,西鄰微山湖,南連蘇北富庶之地,北接孔孟圣賢之鄉,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樣一片美景勝地,怎能不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呢?!
賞罷美景,我們慕名來到仲子廟,禮拜了這位孔子的得意門生,兩塊石匾上,分別有康熙御書的“圣門之哲”“克紹家聲”字樣,在圣賢之地,我們領略到的,更多的是濕地紅荷濃郁的儒家文化,和厚重的傳統底蘊。
微山湖畔,紅荷濕地,“小荷才露尖尖角”,正是“映日荷花別樣紅”!
作者簡介:王新,筆名文新如雨,山東費縣人,曾獲首屆吳伯簫散文獎。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