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葉
摘 要: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生產力革命,最本質的特征是數據成為關鍵生產特征,基礎設施是云網端,主要內容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是區域遵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理論、掌握產業分工主動權、破解社會主要矛盾的客觀需要。地方政府可從提供厚實的發展基礎、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完善相關的治理規則等角度保障數字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數字經濟 數據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產業分工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1年長沙市社科聯課題:《數字經濟時代長沙市打造先進制造業虛擬產業集群研究》。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G20阿根廷峰會上指出,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新的工業革命將深刻重塑人類社會。“再大的優勢也比不過趨勢。”誰抓住了這個趨勢,誰就能發展得更快更好。認識數字經濟,了解數字經濟對區域的發展作用,對區域發展非常重要。
數字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但并不算一個陌生的概念。早在1995年,美國經濟學家唐.塔普斯科特就出版了一本名為《數字經濟》的著作。但是在早期,數字經濟被誤認為是互聯網經濟或信息經濟的代名詞。直到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它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實現逆勢上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又發揮了重要作用,才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
(一)關鍵生產要素是數據
這是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的本質區別,甚至可以認為,數字經濟就是數據起關鍵作用的經濟。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和企業家才能等。在農業經濟時代,土地是關鍵生產要素,在工業經濟時代,資本是關鍵生產要素,但現在,數據已成為新的、關鍵的生產要素。事實上,人類誕生以來,知識和信息就已經存在,之所以現在才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原因在于技術的發展。在過去,知識和信息只能通過驛站、烽火或步行傳遞,它對經濟社會的作用較為有限。現在由于信息技術的突破,知識和信息可以在第一時間被數字化、被傳遞、被運用,才變成了關鍵生產要素。比如,曾經的消費信息只能通過各級經銷商,層層傳遞給生產企業,對企業的價值發揮不充分。而現在,銷售信息會通過技術系統立即傳遞給企業,變成決策的依據,價值大幅度提高;甚至,還能成為產品的設計元素,讓企業進入定制化模式。
(二)基礎設施是云網端
生產要素需要有一定的載體才能發揮作用,數據同樣需要載體才能實現連接賦能,“云網端”就成為必要的基礎設施。云是數據存儲空間和處理能力,我們每天在網上產生的數據都需要存儲。根據新摩爾定律,人類的數據會呈現爆炸性增長,建設大數據中心已刻不容緩。網是傳輸數據的通道,像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最終形成萬物互聯。端是數據采集端口,端口越多,連接密度越大,網編織得就更加完美。
(三)主要內容是“兩化”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通過云網端等基礎設施連接后,還會衍生出新業態新模式。一種是數字產業化,它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將數據發展成為一種產業或產品,例如互聯網、軟件開發、無人駕駛、電腦生產。另一種是產業數字化,指利用數字技術對原有的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帶來產出的增長和效率的提升。在整個數字經濟中,數字產業化是基礎部分,為產業數字化提供技術和服務。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主引擎,對數字產業化形成倒逼作用。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2019年,我國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高達80.2%。
(一)從理論維度看,發展數字經濟是遵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作用規律的需要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新的生產力,需要調整目前的生產關系,以適應新的生產力、利用新的生產力、促進新的生產力更好地發展。當前,生態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勞動力、資本價格趨漲,特別是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過去的發展方式遇到了瓶頸,需要新技術賦能。例如諸暨,被稱為世界襪都的浙江省諸暨市是世界著名的襪業生產地,年產約200億雙襪子,過去由于我國勞動力豐富,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較低,通過粗放的發展也能夠實現生存。但是近年來各項成本大幅度上升,為了尋求出路,2017年起,該產業開始采用數字經濟進行轉型,直接驅動企業扭虧為盈。
(二)從歷史維度看,發展數字經濟是掌握產業分工主動權的需要
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搶占全球產業分工主動權的新賽道。在產業經濟學理論的微笑曲線中,產業分工兩頭的附加值大,中間的則價值小。通過微笑曲線,可以了解到該產業所處的競爭地位,但這個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移動的根本動力則來源于技術。
人類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第二、三次工業革命為美國贏得了產業鏈的制高點。而我國因為錯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改革開放僅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一直處在全球產業鏈的底端。世界經濟論壇已經將數字經濟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特征。發展數字經濟能推動我國從產業鏈的底端從兩邊移動,推動底端的曲線部分往上移動。
國內區域發展的道理也是如此。近幾年杭州能夠躋身準一線城市,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阿里的誕生。在阿里,所有入駐商家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傭金。另外,阿里有龐大的用戶數據,可以挖掘出巨大價值。企業發展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城市的稅收、就業、品位的提升。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工業數字化轉型空間巨大,會成為區域增長點之一,如果抓住了,也能贏得發展先機。青島市目前正在利用卡奧斯平臺,把工業互聯網作為城市“換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如果政府和企業持續發力,海爾給青島市帶來的紅利不會亞于阿里之于杭州市。
(三)從現實維度看,發展數字經濟是破解社會主要矛盾的需要
首先,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數字經濟具有普惠性,互聯網讓創新創業的門檻變得很低,只要有一張網、一臺電腦、一個鼠標,每個人就能成為老板。據了解,很多淘寶店家是殘障人士,在殘障人士中,又有65%是肢體殘疾。數字經濟還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網絡文學,豐富了精神生活;搭建起一座與政府溝通的無形橋梁,提升人們的政治參與度;催生了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商業服務模式,在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給人們帶來便利,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智慧民生、智慧公安的建設,提升了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發展數字經濟可以創造性解決一些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數據是無形的,能夠突破空間壁壘進行流動,這讓經濟發展對傳統要素的依賴降低,區域可以借助域外的力量,有效解決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寧夏近幾年來就從自身實際出發,開始發展在線問診、遠程會診等互聯網醫療產業。截至2019年5月,已經吸引40余家互聯網企業入駐,29家互聯網公司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
尤其在當前新冠肺炎仍在傳播的情況下,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托舉下行的宏觀經濟。據統計,從2014年開始,我國數字經濟增速高于地區GDP增速,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50%以上,其中2019年達到67.7%,均高于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基于疫情持續時間不同,數字經濟增速將是經濟增速的2.7—3倍。
(一)提供厚實的發展基礎
1.更好建設新基建。2020年4月份國家發布了包括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七大領域的新基建之后,各區域都在鉚足勁地推動。為了更好地建設新基建,應該首先弄清楚誰是建設主體、誰來投資。曾經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多地是采取政府單一投入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提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的思路還應該更開闊一點,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實行多元化投入。他還著重以寧波杭州灣大橋為例說明利用民間資金大有潛力、大有可為。同樣的,我們現在建設新基建,成本投入大、技術要求高,預計今年的投資規模就將達到1萬億元到3萬億元。從長遠來看,投資全部由國企和國有資本來承擔,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在2020年4月 28日的會議上,國務院首次明確新基建投資模式,要“堅持以市場投入為主,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建設”。區域要按照這個會議精神,從政策設計上,充分吸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為新基建的建設提供持久動力。
2.加快突破核心技術。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人才是第一資源,企業是主體,制度創新是創新的保障。尤其必須加快突破包括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核心技術,以推動技術創新。深圳市是世界公認的創新高地,在福布斯中國發布的“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榜單上,深圳市位列榜首。深圳市創新成績的取得有三個密碼:第一個密碼是始終把人才當做第一資源。從建立經濟特區之日起,深圳就筑巢引鳳,以“來了就是深圳人”的開放心態,招攬各路英才前來奮斗、扎根。近五年來,深圳每年保持新增常住人口40萬-50萬人。第二個密碼是尊重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深圳市建立了以企業為主導的技術研發體制,為企業創新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已有多家企業的創新實力成為業內的翹首。第三個密碼是堅持以制度創新為科技創新掃清障礙。前海從一片灘涂起步到實現跨越式發展,已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58項,全國首創或領先133項。
3.提升全民數字素養。這是數字經濟連接賦能的深厚土壤。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石中英前不久發文感慨,“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人類正在步入一個由數字技術所定義的新紀元,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同時他也認為,處在數字時代的人,應該具備很多素養,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字素養。所謂數字素養是指一個人對待數字經濟的態度、價值觀以及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政府需要將公民數字素養融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讓公民能夠以更好的價值觀和必要的技能,擁抱數字經濟。
(二)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就成了關鍵。這就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1.理念問題。目前很多企業對數字化轉型還沒有深刻的認識,他們單純地認為,數字化轉型就是開展線上銷售;甚至認為轉型的陣痛期過長,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還不如不轉型。其實,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業務的全部數字化,具有重要價值。在廣州有一家小型企業,年產300臺烘干機,無IT人員。由于烘干機在各地正常運轉的功率、濕度、溫度都不一樣,企業要到每一家工廠去培訓工作人員或派人去調試,調試和維保的成本居高不下。數字化轉型之后,企業通過個性化的參數設置,做到了故障報警、設備遠程控制,有效降低了成本。政府可以對這些典型企業進行宣傳,以價值的即視感,激發企業轉型的積極性。
2.平臺問題。平臺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三一集團的18號廠房號稱“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中國最聰明的工廠”。據說,傳統生產線只能生產一種車型,這里的生產線卻可以生產5—10種車型,整個車間能夠生產69種車型。18號廠房之所以能夠誕生,源于三一集團打造的樹根互聯網平臺。但平臺的建成非常不易,不僅資金需求大,而且需要對傳統行業和數字經濟都熟悉的復合型人才。三一集團從2008年開始,利用自身積攢30多年的制造業經驗和互聯網技術人才,投資15億,歷時10余年,才打造出來樹根互聯網平臺。不過,目前這個平臺已經連續2年入選世界魔力象限,實力不容小覷。對于長沙來說,可以依托樹根互聯平臺,有序推進工程機械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然后再逐步擴展到汽車、生物醫藥等其他21項優質產業。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聚集工程制造流程數據,形成更有韌性的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鏈條,打造工程機械智造之都。
3.資金問題。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三一集團進行數字化轉型花了15個億,這么大的數額對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難以承擔的,即使是借平臺,費用也會比較高。政府需要建立財政貼息政策,設立專項轉移支付,用于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三)完善相關的治理規則
隨著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如何通過數字化治理,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是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
2020年金融界發生了一件非常戲劇性的事情——螞蟻金服的上市事件。螞蟻金服是阿里旗下的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計劃于2020年11月5日在上交所、港交所同時上市,如果上市成功,會成為全球最大的IPO。但是,在10月30日新股已經招募之后,11月2日,包括馬云在內的集團實際控制人,被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時約談,隨后它的上市之路被暫緩,新股股金退回。為什么監管部門沒讓它上市?據中國國際經濟副董事長黃奇帆介紹,螞蟻金服杠桿率高達100多倍,自有資金只有30億元,卻能通過資產證券化放出去3000多億元。所以,如果讓其上市,一旦出現問題,就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就像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次貸的全稱是次級抵押貸款,信用不良、通過正規渠道得不到貸款的個人信用稱為次級信用。美國房地產繁榮之際,一些機構就專門為這些人提供高息房地產貸款,再將貸款打包給金融機構,從中賺取差價。房地產景氣的時候,各方得利;房價下降的時候,個人放棄按揭,銀行就形成了大批壞賬,甚至倒閉,由此導致銀行要處理這些壞賬,不再對外進行大規模放貸。沒了資金來源,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從而整體下行。螞蟻金服的證券資產化操作與此類似,它提供的貸款不需要實物抵押,而且為了更高的利潤,一直倡導提前消費。它雖然給很多個體戶帶來了融資便利,也促進了消費,同時也增加了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政府部門暫緩了它的上市請求。
除了要規制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之外,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反平臺壟斷、用戶隱私保護、防止網絡暴力和詐騙、數據共享交易、稅收政策制定、技術善惡問題成為了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
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根本立足點在于借助數字技術,加快打造數字政府底座。只有通過數字政府的打造,才能在加強對數字經濟監管的同時,又能堅持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保護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何梟吟. 美國數字經濟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M].中國信通院.2020.
[3]浙江諸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為傳統產業插上“云翅膀”[EB/ 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654993819766581&wfr=spider&for=pc.
[4]劉剛,張昕蔚.欠發達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機制研究——以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為例[J].經濟縱橫,2019,(6).
[5]習近平.之江新語[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6]石中英.加快培育數字時代“原住民”的價值理性[N].中國教育報,2020- 11- 9(第2版).
(作者單位: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黨校)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