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陽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473000
在臨床骨科疾病中,骨性關節炎是其中較為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多種原因致使關節軟骨出現潰瘍、纖維化、脫失等現象所引起[1]。有醫學研究資料顯示,骨性關節炎多發人群為中老年群體,且女性居多,超過60歲的群體中,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達50%左右,而超過75歲的群體中,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高達80%左右,嚴重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2]。目前,臨床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方法主要是應用藥物治療,不過藥物種類復雜多樣,療效也大不相同,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3]。本院在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氨基葡聚糖及硫酸軟骨素結合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男13例,女21例,年齡范圍為58~81歲,年齡(69.7±3.5)歲。研究組男12例,女22例,年齡范圍為57~82歲,年齡(70.2±3.9)歲。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骨性關節炎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均為單側膝關節發病;(3)保守治療無效。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2)患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3)合并關節型疾病,如化膿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4)臨床資料不完整;(5)患有精神異常或依從性差;(6)近1周內,患者應用過抗血小板藥物;(7)患有嚴重髖關節、骨關節炎。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硫酸軟骨素[格林菲爾德(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010,規格400 mg]治療,口服,1次800 mg,2次/d。患者需維持治療2個月。研究組應用氨基葡聚糖及硫酸軟骨素聯合治療,先應用硫酸軟骨素治療,口服,1次800 mg,2次/d;加用氨基葡聚糖(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52,規格500 mg)治療,口服,1 500 mg/d。患者需維持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治療效果。顯效:經X線檢查,發現炎癥消失,關節可以正常活動,疼痛感消失;有效:經X線檢查,發現炎癥明顯降低,關節輕度受限,但不影響活動,疼痛感明顯緩解;無效:經X線檢查,發現炎癥沒有消失,關節無法活動,疼痛感沒有消失甚至劇烈。(2)統計兩組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2個月疼痛程度,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說明疼痛感越難以忍受。(3)統計兩組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估,該量表包括5個維度: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活動、生理功能、總體健康,每個維度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32/34),高于對照組70.6%(24/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48,P<0.05),見表1。

表1 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疼痛程度 治療前,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2個月,研究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采用硫酸軟骨素治療,研究組采用氨基葡聚糖聯合硫酸軟骨素治療;VAS為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34 34治療前7.1±2.4 6.9±2.3 0.351 0.727治療后1個月5.6±1.9 3.5±1.0 5.703<0.001治療后2個月4.9±1.7 2.7±0.8 6.828<0.001
2.3 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治療后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社會活動、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采用硫酸軟骨素治療,研究組采用氨基葡聚糖聯合硫酸軟骨素治療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例數34 34精神健康64.1±13.1 82.9±16.3 5.242<0.001情感職能72.6±10.9 90.7±9.8 7.200<0.001生理功能64.5±14.2 83.9±13.6 5.753<0.001社會活動73.4±10.5 86.9±12.2 4.890<0.001總體健康70.5±15.6 85.8±14.3 4.216<0.001
近幾年以來,伴隨著現代工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高速提升,人們的生活結構、生活環境進一步產生了極大的改變,人口老齡化形式隨之嚴峻,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也隨之呈日益增長的態勢[4]。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關節囊攣縮、滑膜增生、關節紅腫酸痛等,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關節僵硬、肌肉無力且逐漸萎縮等現象,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水平,還給患者的安全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現階段,臨床對于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骨科醫師通過研究認為主要與年齡、關節發生退行性變化、遺傳、過度勞累、外傷、走路姿勢不準確、肥胖、下蹲時間長等因素息息相關,治療原則主要以防止關節軟骨的磨損度再次加重為基礎[5]。硫酸軟骨素是一種軟骨保護劑,該藥物可以保護角膜膠原纖維,促進軟骨合成再生,且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關節處血液循環,加快循環代謝的速度,從而改善關節功能[6]。硫酸軟骨素現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于治療骨性關節炎患者中,盡管可以緩解關節疼痛等臨床癥狀,不過,整體效果具有局限性,因此,臨床醫師考慮聯合用藥[7]。氨基葡聚糖是一種天然糖類,主要來自甲殼素,是軟骨基質中較為關鍵的成分,該藥物通過改變其側鏈結構,可以容易地在關節軟骨中結合水,確保關節腔潤滑,具有緩沖壓力的效果,同時,氨基葡聚糖還可以保護受損軟骨細胞,且抗炎效果顯著,有利于進一步控制疾病發展,促進軟骨修復[8]。因此,在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氨基葡聚糖及硫酸軟骨素結合治療,充分表現最佳藥效,可增強療效,防止軟骨面退變,緩解關節疼痛程度,減輕臨床癥狀,安全可靠,從而進一步保護關節軟骨[9]。經研究發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32/34),高于對照組70.6%(24/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2個月,研究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綜上所述,在骨性關節炎患者中,應用氨基葡聚糖及硫酸軟骨素結合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