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在當前高中的教育之中,其中生物課堂已經逐漸成為學生的主要科目之一,在生物的學習之中,學生必須掌握生命觀念,這樣做一方面是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一方面也是在當前高中生活中,學生對于生命不尊重,因此導致很多悲劇的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文主要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的培養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者有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核心素養;生命觀念
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之中,由于教師受到傳統的教學思維影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是對于核心素養的方面涉及非常少,這就導致了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對生命觀念的認識不足,因此難以達到新課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方面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學生核心觀念的教育,讓學生能夠更好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進而讓學生能夠掌握學科核心素養。
一、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生命觀念培養現狀
在當前的教學之中,尤其是在高中生物的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當前教師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夠結合當前的要求,導致教學的目的無法有效達成,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對高中生物的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對生命觀念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由于以往的教育形式為應試教育,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養成了教學側重在于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方面,對于學生生命教育的培養存在很多的誤區,這也是當前教學工作不能夠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當前盡管已經開始強調對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進行加強,但是教師一方面是不能夠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一方面是沒有系統的培養方式,因此很多教師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第二,教師這方面的準備不足,新課改之后,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師在這方面的認識不足,很多教師對于新的要求了解不足,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存在無從下手的現象,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教師沒有及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一方面則是教師專業能力相對缺乏,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看,影響了教師對于生命觀念的培養。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的培養價值以及內涵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加深。核心素養能夠對學生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核心素養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在生物的學習中,培養出多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學生的理性思維,在學科核心素養下,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會開始運用自身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針對原因做出解決的方法,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其次就是在生物的學習中,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生命觀念,生命觀念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生命的認識,了解基礎的生物知識,其次是對生命形成的不易,生命在形成的過程中,經歷了非常多的巧合以及強大的本能,因此每個生命的誕生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對生命有足夠的尊重。在高中的學習中,由于很多知識都進行了跨越式的發展,因此難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遭遇更多的挫折,這些挫折對學生的打擊更大,但是在高中的時期,學生學習壓力也在不斷增長,這就導致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少,很多時候這些負面情緒會不斷累積,對學生心理造成嚴重的負擔,最終造成悲劇的發生,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增強學生對生命觀念的建立,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保證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健康中長大,為后續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的培養策略
(一)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生命觀念進行培養
生物屬于生命學科,因此其中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這樣的特點,以此來保證教學工作能夠更好進行,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之中,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生命觀念,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是對學生的基礎進行加強,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光合作用的方式以及原理進行直觀描述,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課件的方式,能夠讓這個過程直觀體現,并且能夠讓植物生長過程在短時間內觀察全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能夠直觀感受生物的奧妙,對于生物的求生本能進行了解。當學生對這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生命概念進行進一步深化,其中生命概念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因為人有著更進一步抽象思考的能力,所以會在生命中出現一定的問題,進而影響求生本能,這是一種生理上的病癥,因此需要外界進行干涉,很多學生心理出現問題沒有重視,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教師應該對此給予重視,并且闡述正確的生命觀念,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開設探究性活動,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生物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更多的書本上模糊的知識,讓其作為自身的知識儲備,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探究性活動的組織,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直觀感受生物課本上的知識,進而在實踐中感受生命的奧妙,形成自身對于生命的看法。
(三)引入生活中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
生物很多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都能夠感受到,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對這方面的認識,從而保證學生在生活中,更好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從而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自己的思索探究,這樣的行為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也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對生物興趣方面的培養,在這樣的學習之下,學生能夠培養出更好的、更完善的生命觀念,從而對生命有足夠的尊重。
(四)彰顯科學特色,發展學科思維
與其他的學科有一定的區別,生物學科是研究生命的規律,因此很多研究過程中,需要涉及到生物的本能以及生物對于現象的認識,這種認識是模糊的,例如部分的生物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處理方式不同,這是由于生物都是會思考的,所以結果很難達到直觀,更多是通過概率的方式對生物習性進行總結,因此就需要學生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具備生命視角看待事物的能力,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加強對這個方面的培養,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掌握生命的觀念,讓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學中,生物學科難度本身比較高,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必須先加強學生興趣,同時讓學生在建立生物學科素養的同時,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幫助學生建立生命觀念。進而保證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生物基礎,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詩娟.探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的培養[J].高考,2020(21):23.
[2]陳小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的培養探討[J].考試周刊,2020(0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