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原 鄒登峰 龍芋宏 李雪梅

摘? 要:通過學術平臺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分析我校研究生學術交流等現狀發現,隨著研究生規模的壯大,我校研究生學術氛圍不濃厚、創新能力不足、語言表達差等問題日益凸顯。因此,本文強調學術交流在研究生培養環節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必須把學術交流與其日常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其全過程,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以提高研究生科研興趣愛好,增強我校研究生對新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能力,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科學研究? 研究生? 創新能力? 學術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1(a)-0194-03
Abstract: Through the academic platform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exchange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 problems of weak academic atmosphere,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poor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so 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academic exchang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and propose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ir daily professional stud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the cultiv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 academic exchange of postgraduat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hance the postgraduates of our university The ability to propose, analyze and solve new proble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Academic exchange; Postgraduate; Creative ability; Seminar
李克強總理在2015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發表致辭上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前已經在我國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新的大好形勢[1]。研究生創新能力的來源于良好的學術氛圍,濃厚的學術氛圍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這樣可以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從而是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學科交叉發展,研究生可以達到激發創新思維,促進他們培養質量的提高,為高校的創新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國際上著名的科學學創始人貝爾納教授認為:“一些現代科學的最偉大的發現依賴于不同來源思想的交叉相互作用。”因此,我們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活動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研究生知識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其創新能力和品格修養的提高,推動科學技術的創新,進而引領行業及人類社會科學技術極大發展。
1? 科學學術交流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研究生創新是指研究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相應的專業研究領域創造新方法、新理論,這是評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手段。學術交流是研究生知識創新培養的重要途徑,其所營造出的濃郁的學術氛圍對提升創新能力和追求真理具有積極的作用,研究生通過學術交流,可以幫助研究生了解當前研究課題領域的學術前沿動態、社會熱點,拓寬他們的科研視野,通過調查了解到,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均為他們對研究生學術交流的重視密不可分[2]。如圖1所示。
2? 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學術交流是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占據著很大的作用,通過交流了解到目前歐美等發達西方國家的研究生,他們的的成功與其對研究生學術交流的重視密不可分。
目前我國高校開展的學術交流活動基本上依靠學術交流平臺,以本校學術講座、論壇等為主要形式,比較單調,應該多一些參加本專業的學術會議,甚至國外的會議。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促進創新性科研思路的提升、強化課題研究的實用價值、促進學科的發展。少數科研經費足的高校,則通過“走出去”[3] “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激發靈感,創新思維”為主題,以研討會、實踐的方式和訪學的交流模式,搭建研究生科學交流平臺顯著成效;沈陽農業大學研究生以“開源以拓野,交流以彌新”為目的學術交流[4],在多層級、多模塊整體規劃構建研究生學術交流平臺,中南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通過校企共科研交流平臺,以及產學研聯盟。
3? 搭建研究生科學交流平臺、提升創新能力的思路
構建多元化的科學交流平臺,并開展廣泛深入的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是培養高校研究生中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研究生的學術活動作為他們科學研究共同體的載體,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促進科學知識的成果和創新思維能力的交換;拓展學術視野和學術交際空間和視野;建立和健全學術評價機制、體系。
研究生培養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思路。
3.1 構建多元化學術交流機制
制定多元化的學術交流機制主要步驟:(1)與省內高校的相近方向結成科研聯合平臺,采用聯合培養研究生形式(可以雙方交換研究生到到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等)、邀請院士、長江等高水平本專業學者開展高端講壇;采取主動“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達到聯合指導、互派研究生、短期訪問、聯合申請項目等形式的多種合作方式,也鼓勵不同學科的研究生進行科研交流與合作,進行交叉學科研究聯合開展創新項目,提高科研創新能力。(2)建設校企共建產學研聯盟。高校通過“四位一體”模式,即高校與政府、社會、企業有機的緊密結合,整合優勢資源,搭建校企共建產學研聯盟,作為教育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3)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資助或建立優碩創新基金。高校內通過建立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或創新項目申報、申請答辯、評審、公示、結題答辯等環節,真正建立研究生與評審專家、研究生之間的科學學術交流的有效機制。高校和企業共同設立課題每年資助項目,研究生通過撰寫申請書、盲審、答辯等初步考察,讓研究生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提高。(4)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開拓與美國等國際名校或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聯合申報科研課題、互派學者訪問講學、開展交換學生交流學習項目等,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3.2 學術研討納入研究生培養的環節
3.2.1 研討式課程教學
我們在課程教學中探索引導式翻轉專題課程,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這種模式類似于19世紀德國的一種現代化教學范式Seminar(譯為習明納)。在專業課程中,增設1~2門課程或者一門課程開設幾次由引導式翻轉專題課,通過專家將國外啟發式+靈活式授課模式的引入,構建以提供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翻轉專題課程教學模式,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化視野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習明納教學模式中,師生不是典型的“記-聽-記”的教學關系。傳統課堂教學旨在夯實基礎,重在“面”的鋪陳與知識體系的“立”;而Seminar旨在探索前沿,引導學生在“點”上深挖、在“破”現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立”[5]。顯然,習明納的核心是研討,主體是學生,目的是研究,它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學術研討會。將反轉課題引入大學教學實踐,對于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創新研究團隊的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2.2 培養環節有效落實學術研討
(1)課題組研討會。
研究生教育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作為研究生導師,學術交流活動的主講者,他們肩負著拓寬研究生知識面,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研究生通過參與課題團隊的科學研究,完成學術論文。課題組制定了制度化、經常化、多樣化的學術內部交流體制。每周或隔周召開一次學術交流會,所有的研究生都要匯報課題進展,每次安排一個研究生做專題講座,其他研究生提問要求其解答等學術交流探討,探索與本身研究內容相關性強的領域,達到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2)積極參與各種學術交流。
學術研討會“本質上,是提供一種思想交流的場所,它從產生到現在,都是有交流的目的導向性存在的,”[6]具有以下特征:不限制參與者的身份和研究領域、實行思想和言論自由、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思想性。學術討論會具有特定的程序,按期舉辦。在具體形式上,除了學術講座,還包括學術辯論、自由討論等多種形式。在這種寬松自由且充滿學術氣息、富于批判精神的環境下,學術沙龍發揮了獨特的研究生教育功能,“不僅能夠激發人才的創新意識、錘煉人才的創新思維,而且提高了人才的創新能力”。
4? 結語
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對加快建設我國成為創新性的國家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對于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其日常專業學習和科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將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其全過程,提高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學術交流平臺可以極大促進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 謝愛澤,鄒登峰.文獻閱讀對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探討[J].廣州化工,2020,48(14): 204-206.
[2] 熊玉英,吳佳潔.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7):64-65.
[3] 段斌,許駿.關于提高研究生國際化學術交流能力的系統途徑與方法研究[J]. 文教資料, 2016(11): 99-100.
[4] 劉洋,張茂仁,高華,等.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沈陽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超市”運行模式的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2):23-27.
[5] 任岳鵬,劉冠華.Seminar教學范式之法治思維意蘊探析[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6(1):99-103.
[6] 鄭中華.我國高校研究生學術能力培養的路徑創新:基于學術沙龍的視角[J]. 才智,2018(2):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