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記者 張繼丹
當地時間16日凌晨,以色列空軍對加沙地帶發動了空襲,以回應巴勒斯坦人連續向以色列南部發射帶有燃料的氣球。此輪空襲意味著,巴以兩國5月21日簽署?;饏f議后再次爆發重大沖突。路透社稱,巴以局勢再次緊張讓脆弱的停火協議和以色列新政府面臨考驗。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6日報道,以色列國防軍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以軍空襲了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軍事目標,以此報復15日從加沙地帶放飛的帶有燃燒裝置的氣球造成以色列農田起火。聲明說,以色列為所有可能性做好了準備,不惜繼續采取“敵對”行動。據巴勒斯坦媒體報道,截至目前空襲未造成人員傷亡。對于以軍空襲,哈馬斯發言人16日表示,巴勒斯坦人會繼續采取行動捍衛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的權利。
報道稱,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近一個月連續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燃燒彈氣球。根據以色列消防部門的說法,哈馬斯15日向以南部地區發射了多個攜帶簡易燃燒彈或爆炸裝置的氣球,在靠近加沙的邊境地區引發至少20起火災。
此次空襲是5月21日巴以達成停火協議以來,雙方在加沙地帶爆發的首次重大沖突??ㄋ柊雿u電視臺稱,這也是以色列新任總理貝內特13日上任后首次對加沙地帶發動襲擊。在巴以問題上,貝內特的立場被認為比前任內塔尼亞胡更為強硬和激進。貝內特此前曾表示,以色列政府不應容忍燃燒彈氣球,必須進行報復。
就在此次空襲發生的幾個小時之前,巴以雙方剛在東耶路撒冷爆發一次大規模沖突。據《以色列時報》15日報道,當天傍晚,來自以色列各地的數千民眾在耶路撒冷老城舉行“耶路撒冷日”游行,紀念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奪得耶路撒冷全城控制權。以色列原計劃在5月10日舉行“耶路撒冷日”游行,后因巴以爆發新一輪沖突而推遲。15日的游行開始前,哈馬斯武裝發出警告:如果猶太人繼續舉行“耶路撒冷日”游行,哈馬斯將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當游行隊伍經過阿拉伯市場周邊時,一些巴勒斯坦人與維持秩序的以色列軍警發生了激烈沖突。巴勒斯坦紅新月會說,33名巴勒斯坦人在沖突中受傷。
據以媒報道,貝內特政府上任數小時后,便批準了這次極具爭議的游行,但承諾將調整游行路線并加強管控。有分析稱,此舉是新政府巴以政策的預演,預示著代表極右翼的貝內特上臺后,不會改變其個人和政黨在巴以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但會盡力采取偏右的折中政策。
“中東在線”新聞網分析稱,哈馬斯似乎并不想與以色列實現長期?;穑谂c以色列此前一輪沖突中,哈馬斯的支持率大漲,士氣高昂,在休整后如果再起沖突,并以猶太人“耶路撒冷日”游行為由頭,會契合巴勒斯坦民眾的關切和憤慨心理,贏得更多支持。報道認為,無論從以色列,還是從哈馬斯來看,沖突的動機、條件、環境等都依然存在,未來發生流血沖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英國《衛報》稱,此輪空襲給以色列新政府帶來極大挑戰。以色列新政府執政聯盟中的8個政黨在意識形態和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與訴求存在很大差異。目前,執政聯盟中的聯合阿拉伯黨已經對“耶路撒冷日”游行表示不滿,該黨領導人阿巴斯譴責該游行是“公然挑釁,是以政治目的煽動暴力”。中東媒體稱,由于各政黨之間拉扯制約,以新政府很難推行重大政策改革。美國《國會山報》稱,以執政聯盟專注于國內社會問題,避免有爭議的以巴沖突問題,是保持政局穩定的“唯一途徑”。
以色列新政府上臺后,以美關系也備受關注?!都~約時報》稱,內塔尼亞胡下臺,對于拜登政府是種解脫。美國推動的中東和平進程受阻,很大程度上和內塔尼亞胡拒絕讓步與和談的強硬姿態有關。分析人士認為,拜登最有可能的策略就是“穩住”以色列新政府,避免以像過去那樣攪亂美國在中東及印太的布局節奏。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拜登當天提名國務院前高級官員奈德斯出任駐以大使。法新社稱,他與特朗普政府的“鷹派”駐以大使弗里德曼有著“天壤之別”。此外,他的猶太裔背景受到以色列的歡迎?!都~約時報》的報道認為,以色列的政府更迭很難消除與拜登政府的深刻分歧:貝內特在意識形態上更接近內塔尼亞胡,而不是拜登,以色列新政府并沒有使中東長期存在的問題變得不那么棘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