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萍
摘 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2020年也是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農業經濟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F階段需要我們時刻判斷疫情給農業農村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及時尋求解決之策,因此本文提出提高農產品質量、推進優秀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借助電商平臺開拓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經濟、建立健全鄉村應急管理機制這幾方面的對策建議,旨在加強本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電商;社會資本;農業農村經濟;農產品消費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4(b)--03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穩則天下安。農業農村經濟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發展農業經濟是每個社會階段的重要任務。2020年春天的這場新冠疫情給全世界經濟造成了重創,初期的疫情影響主要體現在居民生活不便、城市交通阻斷、第三產業幾乎全面停滯;隨著疫情的持續,影響慢慢從城市過渡到農村、從第三產業過渡到一二產業,并且在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疫情將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其范圍也在持續擴大,對經濟的影響程度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影響農業經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此現階段我們需要時刻掌握疫情動態、及時判斷疫情能給農業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1 新冠疫情對秦皇島農產品消費及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了防止其繼續擴散,從國家到各級政府再到每一位公民,都嚴格采取并執行阻斷交通、停工停學等限制人員大規模流動的應急措施。時間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社會的一切都停止了發展,因為交通的阻斷,第一季度的鄉村旅游和田園采摘經濟幾乎停滯,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這還不是最嚴重的,隨著疫情的持續,大批餐館關門,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急劇減少,直接給農業農村經濟造成
重創。
1.1 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抵御市場風險
因為新冠疫情最早發現在海鮮市場,同生鮮食品有很大關系,因此疫情期間,大家對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生鮮超市和會員制超市包裝精美的蔬果肉蛋成為人們爭搶的對象,大家潛意識里會認為這些食品更安全、更有保障。因此規?;N植綠色無公害食品,加強對農產品從栽培到上架整個過程的質量管控,改善其包裝和銷售渠道,打入高端食材市場,能夠在疫情期間抵御一部分市場風險。
1.2 農產品品牌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
疫情期間,人們長期居家隔離,很大一部分食品采購依賴于電子商務平臺,而對于消費習慣的研究顯示,人們往往更喜愛買自己熟悉或者牌子比較大的食品。比如提到黑豬肉,吉林的“精氣神”算是強勢崛起的一個新品牌;提到雞肉類制品,選擇“正大食品”的人數較多;買零食去“三只松鼠”、買堅果去“沃隆”等,這些都顯示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因此如果我們秦皇島本地這些優秀的農產品也具有響亮的品牌,做到家喻戶曉,那么當消費者在超市或者電商平臺選購時,相比較于其他產品我們就會具有更強勁的競爭力。
1.3 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沒有完全打開
現如今,電商銷售真的是紅紅火火,上到央視主持人聯合各路明星為湖北賣貨,下到各路鄉長、縣長、市長為自家農產品代言,連拼多多都扎根農村市場賺足了農戶的流量,甚至將扶貧廣告做到了中央電視臺,農民們確實也通過這些電商平臺將自己的產品賣得更遠、更好。全國各地的農產品電商之路走得又寬又闊,從農戶到基層政府都享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電商在振興鄉村經濟過程中已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秦皇島很多優秀的農產品卻沒有抓住這個機遇,搭上市場潮流的列車,建立起一條適合自己的線上銷售之路。
以草莓為例,春節期間,本應該是草莓銷售旺季,人們因為疫情需要居家隔離不能出門,導致草莓采摘經濟幾乎停滯,連帶著周圍的農家樂餐飲也受到波及,給農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若我們提前構建一條草莓線上銷售渠道,那么疫情期間我們完全可以借助電商的力量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1.4 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的占比很小
影響農業的因素比較多且大多不太穩定,例如我們熟知的自然災害,還有讓農戶防不勝防的此次疫情,因此農業本質上是一個弱勢行業。通過本地走訪不難發現,農產品種植大多還是農民單打獨斗,自身就會承擔很大的風險。面對如此多的負面影響因素,農民自然而然就成為一個高危弱勢群體,僅指望農民本身去脫貧致富,還是相當困難的。南方某些農業發達地區會引進一些社會資本進入,然后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領農戶規?;N植、精細化管理、高端化賣貨,同時這些企業也能解決一部分當地農民就業問題;秦皇島本地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基層政府這幾年的扶貧工作重點都在改善農村自身條件上,帶著農民創收大多也是農戶自己單打獨斗,沒有條件形成集約化、規模化,對社會資本的引入工作還需要基層政府重視,以便我們本地農戶進一步創業創收,同時還能增強抵御更多市場風險的能力。
1.5 鄉村應急管理機制不健全
疫情導致交通被阻斷,春季采摘經濟幾乎停滯;村里大量生雞無法上市,雞苗甚至遭到活埋;豬肉供應緊張,人們直呼吃不起豬肉;外出打工人群滯留在家,甚至遭到失業、裁員;這些都給農民的經濟水平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影響農民的日常生活。封村、封路、禁打牌、禁閑談、禁串門等也給村民帶來了些許恐慌,農村的日常生活沒有城市那么豐富,有的家庭甚至還沒有互聯網,精神生活的匱乏容易滋生不穩定因素,不利于當地的穩定與和諧。成熟的鄉村應急管理機制在此刻就應該能穩定住農民的日常物質生活及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確保大家順利渡過難關。
2 新冠疫情影響下發展秦皇島農產品消費和農業經濟的對策研究
2.1 發展高質量農產品,抵御市場風險
疫情期間,生鮮超市和會員制超市的果蔬成為人們的首選,這些包裝精美的食品都是經歷了嚴格的品控把關才能在高端超市上架的,價格高居不下但還是被一搶而空,足以證明大家在食品安全方面更加注重品質。產品的高質量正在逐漸成為能夠持久聯系消費者和市場的抓手,在順境逆境中時刻能為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的農產品供應實體早已率先拔得市場頭籌。
農產品想要取得好的品質,離不開科技的幫扶,現代農業已經不是過去靠天吃飯的農業了,科技幫助農民往前邁了一大步。在過去三年里,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對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陳臺子村進行了一對一的扶貧幫助,駐村干部帶領農戶建立起木耳種植合作社、免費發放并指導種植新品種陽光玫瑰葡萄,以及煙薯25號的推廣,這些高端農產品的試種成功都離不開專家的現場查看、研究分析及詳細指導,農民創收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各位專家的身影,科技對農業的幫扶是舉足輕重的,陳臺子村也從重點貧困村到如今的12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在全市范圍內的農村推廣建立“科技小站”,經常邀請一些高校和農業局的專家進行現場科技指導,農閑時還可以開展耕種和田間管理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此外還可以借助微信群、公眾號等新媒體手段進行遠程指導,隨時隨地監控農產品生長情況,對農產品的品控進行嚴格把關,為其進入高端產品市場打好堅實基礎。
2.2 優勢農產品需重點進行品牌建設
疫情對品牌的影響體現在品牌端和消費端兩方面,無論是農產品還是鄉村旅游,品牌的定位一定要準確、切合實際且不可復制;消費者長期居家隔離,日常消費幾乎全部依賴電子商務,如果我們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戰略的實施,將秦皇島本地優勢農產品在互聯網上做到名聲響亮、質量上乘、服務一流,那我們肯定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不被疫情撼動根基。
依托燕山的優勢,“燕山板栗”已經聞名全國,甚至質量上乘的板栗也年年創下出口額新高。板栗產業也順勢成為燕山腳下青龍滿族自治縣的支柱產業,全縣板栗種植面積已達百萬畝,栗農年均總收入近3億元,是本地農戶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因此青龍滿族自治縣想要將自身打造成全國板栗第一縣。但是由于定位不準確,青龍的板栗產業發展始終沒有再上一層樓,提起燕山板栗,有人說是北京的,也有人說是唐山的,還有人說是秦皇島的,眾說紛紜,就是沒有統一口徑,這樣會導致外行人擁有了多重選擇,對青龍縣板栗產業是一個削弱與沖擊。如果我們建立并擁有一個自己的品牌,具體如唐山的“遷安板栗”、天津的“小寶栗子”,并且將這個品牌做到家喻戶曉,我們是不是在除產品質量之外又多了一分競爭力,也有利于我們將板栗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2.3 依托電子商務,拓寬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
隨著近十年電商產業的迅速崛起,傳統的零售業受到了極大沖擊,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思維模式。物流在城市的發展已經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場幾乎飽和,但是廣大農村市場一直沒有等到物流發展帶來的契機,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利、運輸成本高、運輸人員稀缺,導致村鎮一直是物流鏈的最后也是最難推進的一環。但是發展農村經濟,一定要緊跟市場潮流,借助電商的熱度將優秀農產品推廣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此我們了解到了“京東惠民小站”。
京東惠民小站是京東旗下京東數科的自營性項目,京東一直強調“深耕下沉市場是京東的核心戰略”,因此推動并發展了京東惠民小站這一重點項目。惠民小站一直在下沉助力農村經濟發展,例如“金川雪梨汁項目”,四川阿壩州因為地理位置偏遠落后,導致當地知名特產金川雪梨一直很難走出大山,為此當地政府與京東惠民小站進行戰略性合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更新產品包裝、多樣化發展雪梨周邊產品、爭取京東物流的速度和最低價、聯合全國近千個小站進行推廣分銷、建立起“雪梨旅游產業鏈”等,成功將大山里的雪梨賣到了祖國大江南北,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為振興當地鄉村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
全國近3萬家的京東惠民小站像毛細血管一樣遍布祖國的鄉村大地,覆蓋鄉鎮高達1萬多個,受惠農戶超過2500萬。我們是否可以借助金川雪梨的發展經驗,與本地京東惠民小站進行戰略性合作,依托其平臺的電商流量和物流速度將我們本地的板栗、小米等優秀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去,這是值得我們基層政府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2.4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本地農業經濟
農業因為周期長、自然災害不穩定等因素,注定是個弱勢行業,導致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在面臨市場風險和疫情風險時非常容易被動,所以如果僅僅指望農民本身脫貧致富是非常困難的。農業農村部為了激發社會資本的活力,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廣大農村地區,2020年4月發布了《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旨在通過除財政、金融手段之外,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農業農村,增強農業經濟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推動農業農村發展,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農業農村發展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因為他們才是土地的主人,他們世代生活在這一方水土,對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社會資本的進入不能完全背離農民,更不能借著振興鄉村經濟的噱頭大搞鄉村房地產開發等,要幫助農民辦一些他們辦不好的產業,把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利潤空間留給農民本身。基層政府應逐步引進一批優秀的農業龍頭企業,政府要大力支持這批企業在鄉村投資辦廠,在稅收和政策方面給足優惠,走“龍頭企業+
合作社+農民”的創新模式,重點突出其示范帶頭作用,引領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發展設施農業和精品農業,將農民培養成懂科技的現代農民,走發展高質量農業道路,攜手農民一起振興鄉村經濟。
2.5 建立健全鄉村應急管理機制
疫情期間,體制和政治因素在保障農民生活穩定和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鄉村應急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成了基層政府一項新的重點工作。
首先是意識層面,經歷此次疫情后,基層領導要在日后工作中將應急管理機制建設作為日常工作內容,建議將此項工作納入村干部的政績考核。基層政府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的應急預案,最好覆蓋每一村、每一戶、每一個產業,預案還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很強的時效性,將預案里的每項工作都要落實到專人身上,時不時加強對其檢查和監督。只有從領導層到村民每一個人的公眾應急意識都提高了,才能在下一次突發公共事件時,最大程度地保障好農村農民的自身利益。
其次是行動層面,建議每個村建立起一支有組織、有紀律、有專業的應急管理隊伍,最好是讓村民參與其中,村干部在農閑期間組織農民進行培訓,普及各種公共突發事件及其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面對公共突發事件,大家第一時間應該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村農民利益,讓農民參與是為了讓其感受到保護家鄉的責任感,真正做到讓農民自己當家作主。
脫貧攻堅這條路任重而道遠,扶貧干部和村民要遇到很多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有些是可預見、可預防的,而有一些就防不勝防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聽、多學習,多了解一些不一樣的工作方式,開闊自己的眼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一分力。
參考文獻
覃凡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廣西農業經濟發展關鍵性問題及應對措施[J].三農探索,2020(02).
張秀青.新冠疫情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及政策建議[J].中國物價,2020(04).
張紅宇,胡凌嘯,胡振通,等.高度重視新冠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妥善應對精準施策千方百計保供增[N].農民日報,2020-02-08.
陳志剛.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食物和營養安全的沖擊[EB/OL].http://www.mtc.zju.edu.cn/news/showh-1328.html.2020-02-11.
姜長云,王一杰,蘆千文.從農村基層看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0(02).
The Impact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Epidemic on Qinhuangdao'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ZENG Pingping
Abstract: 2020 was destined to be an extraordinary year. A sudden COVID-19 epidemic swept over the world and caused huge losses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2020 is also a year for China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and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level and farmers' living standard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At this stage, we need to always judg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seek solutions in time.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e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 online sales channel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the help of e-commerce platform, actively introduce social capital into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ru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It aims to strengthen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y.
Keywords: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social capit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y; consump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