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守蓉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讓老師對教學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成績并不是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老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針對這一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積極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拓展教學的關鍵點,將語法與其充分結合,了解文章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此提升閱讀課的學習效率。閱讀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發,對核心素養理念下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和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給出相應的實施策略,為以后的拓展性閱讀教學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核心素養;拓展活動;閱讀教學;關系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進行了改革,再加上核心素養理念這一新興產物,我們國家的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進行了嚴格的要求。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地響應了核心素養這一概念,讓小學生學習語文中的人文歷史,讓學生養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在學習積累的過程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是,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更加注重拓展性閱讀活動的開展,通過拓展性語文閱讀教學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與閱讀習慣,提升語文素養,進而促進教學水平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性閱讀比傳統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性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從興趣出發結合年齡特點,為小學生選擇更為適合的閱讀內容。這樣更有利于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同時,還可以個性發展,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必須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此培養師生之間的情感,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感受漢字的魅力,有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學會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構建核心素養
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能記憶深刻。我們要合理利用文字這一載體,讓學生融入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豐富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其在腦海中形成架構,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身更好地去優化這一學習過程,進而加強記憶,提升學習能力及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院校依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這樣或多或少地對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影響。大部分老師過多注重成績,為了讓成績盡快提升,老師就會傳授一些經驗和技巧,只傳授與考試內容相關的內容,大量重復教學,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單一,不僅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沒有發揮好拓展閱讀的作用。因為學生自身對學習的內容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在閱讀過程中又不能很好地激發閱讀興趣,就導致學生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沒有很好地發揮拓展性閱讀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每個老師都擔負著責任,對小學生而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很多老師往往忽略了這個問題,一味地追趕進度,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忘了最初的目的。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措施
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與其年齡所接觸的領域、需求等方面相結合,合理地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充分讓閱讀內容與小學生的自身特點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且獨立的個體,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發揮老師的作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性地展開拓展性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學生自身特點,為其選擇合適的讀物[2]。與此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給其足夠的閱讀空間,讓其在舒適的閱讀環境中享受閱讀,感受中華文化的底蘊。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是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課程,在小學語文核心理念教學中,語文拓展性閱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提升語文教學效果,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特點,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去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進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曉麗.基于核心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探析[J].課外語文,2018(5):106.
[2]盧茜.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