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珠
摘 要:古詩詞是學生從小就接觸到的知識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簡單易懂的古詩詞,不但可以讓學生從中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與感情變化,更可以以此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門越來越認識到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同時素質教育的推行對古詩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分析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重要性,指出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是學生認識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詩詞,帶學生學習和分析古詩詞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幫助他們打好堅實的文學基礎。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快速發展,古詩詞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學習古詩詞已經成為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自身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局限,往往很難正確地理解古詩詞中所涵蓋的內容。因此,必須正視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及其教學現狀,才能夠為改善語文教學奠定基礎。
一、加強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詞的類型十分豐富,從小學時期學習古詩詞,不但能夠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范圍,豐富學生的文學常識,而且可以帶他們從古詩詞中獲取古人的思想精華,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加強對小學生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提升,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帶領學生打好文學素養的基礎
小學時期對各種課程的學習,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語文古詩詞的類型十分多樣化,古詩詞的寫作形式也非常豐富。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新課程改革后,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更為重視,該時期,加強對學生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可以引導他們打好文學素養的基礎,為學生認識傳統文化帶來幫助,也是拓展學生文學知識范圍的一大關鍵。
(二)從小就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情懷
我國是文化歷史十分豐厚且發展悠久的大國,在小學語文這門課程中涵蓋著各種古詩詞,有人在失意時的落寞,功成名就時的欣喜若狂,也有迷茫時候的郁悶。同時,還有對家鄉的思念,對朋友的祝福和對愛人的牽掛等等。在古詩詞當中涵蓋著古人非常豐富的情感和人生態度,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從小學階段就加強古詩詞教學,是讓學生形成高尚情懷,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的一種方式[1]。
(三)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學素材
調查研究發現,小學時期所學習的各種知識往往是學習生涯當中學生印象尤為深刻的。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小學階段所打下的基礎會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未來。我國教育部門要求教師在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對古詩詞進行閱讀、背誦和分析默寫,是為了充分利用該時期的較強記憶力,幫助學生去積累更豐富的文學素材,強化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學生在文學創作或者寫作方面,也會擁有大量的素材,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二、現階段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國家在人才培養方面會隨之發生變化,對教師的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都會有更多新的要求。現階段,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成為素質教育的重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會更為明顯。
(一)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形式單一
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很難在一時之間接受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理念,導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就會給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造成影響。有關調查發現,大部分小學在開展語文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對古詩詞的學習并不夠重視,同時,一直采用非常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帶學生學習古詩詞。而這種只是一味地背誦、默寫的古詩詞學習形式,會影響到學生的審美思維,讓學生不但不能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含義,而且會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排斥。如此一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就會與新課改的要求背道而馳[2]。
(二)語文課堂缺少師生互動
素質教育重點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教學的重點位置,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圍繞學生展開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但實際的教學現狀,卻是語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人物,給學生留下的自主學習時間不多,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也很少,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缺乏思考,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非常片面。長此以往,古詩詞就會失去原有的教學意義,其價值更是難以體現。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限制,他們對學習的樂趣也會大大減少,嚴重地影響到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古詩詞教學不夠深入
古詩詞的寫作方式看似很簡單,語言簡潔明了,但其實越是簡單的語言,其中蘊含的意義越為深遠[3]。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具體教學環節,很多教師只是很簡單地給學生進行了講解,學生對古詩詞的創作背景、背后蘊含的故事和傳達的深刻意義卻并不明白。這與古詩詞這種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對此不加以重視,素質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就會失去原來的意義。
三、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自身的智力提升以及當下家長對學生的教育要求都越來越高。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教育部門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也讓教育部門根據社會需求加大了對人才的培養力度。要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優化,結合新課程改革制定更具科學性的教學措施,需要教師從全方位的角度進行深入探索,才可以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加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要引導人,擔負著更關鍵的育人責任。因此,老師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去學習各種新型的教學理念,使新的教學觀念代替原有的教學觀念。同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習古詩詞,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古詩詞的含義,并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價值,老師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環節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感受,為小學生更好地吸收和學習古詩詞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古詩詞中尋找到學習的巨大樂趣[4]。
比如,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小池》,是一首描寫景物的詩,畫面感十分強,但一般的教學形式并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老師便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為學生繪制一幅涵蓋古詩內容的畫,并結合這幅畫圍繞古詩去講述一段故事,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出古詩詞的內容。這樣一來,小學生不但會發現語文課堂的趣味,也會因此對這首古詩所講述的畫面和內容有更好的理解。
(二)采用音樂與古詩詞結合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
眾所周知,古人創作的古詩詞,有些是可以結合樂曲進行彈奏演唱的,所以古詩詞的節奏性比較鮮明,而且古詩詞一般都比較押韻,講究韻律。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一些生澀難懂的古詩詞,就可以采用這種音樂與古詩詞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文字和樂曲共同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方面去演唱古詩詞,幫助他們形成更深刻的印象。由于古詩詞的類型大有不同,在選擇音樂時要結合古詩詞的風格和內容,以及其所表達的含義,這樣才可以發揮巨大的教學效用。
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主要表達的是對兄弟、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讓小學生感受其中的深意,就可以結合與之匹配的樂曲播放給學生,音樂的渲染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古詩所描述的情境當中。通過歌唱的形式,學生也會很輕松地記住這首古詩。
(三)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古詩詞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教育行業的結合,人才培養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也可以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圖片和音樂或者動態視頻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更直觀地呈現出古詩詞的內容場景。這種畫面感較強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與眾不同,而且是促進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的重要方式。
例如,唐代詩人賀知章有一首十分經典的《詠柳》,該首古詩中對春天和柳樹的描寫十分形象,但學生的想象力有限,所以要借用多媒體技術,以動態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將詩中描寫的場景呈現出來。多媒體技術讓古詩詞的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字,而是從文字中跳出來,成為一幅可以欣賞、品味的畫,以此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意識,滿足素質教育對人才的要求。
(四)搭建網絡學習平臺,拉近師生距離
現如今,學習不只是傳統課堂上的任務,網絡時代的到來讓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隨時隨地地學習各種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是從面對面的形式轉移到了網絡環境下。新課改背景下,現有的教學也要緊隨時代的潮流,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包括微信群、QQ群,或者是一些專門用來學習古詩詞的網絡平臺。在該平臺中,學生和老師都可以對自己了解的詩詞進行分析,大家可以圍繞詩詞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不但能打破傳統課堂局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結語
語文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也將伴隨我們一生。學習古詩詞,是強化個人文學素養、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同時,帶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進入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從而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改革,當下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綜合素養的人才,而加強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能夠滿足這種教學需求。因此,教師自身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及時采用各種創新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打造多姿多彩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馬元浩.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解析[J].教育觀察,2020,9(11):113-114.
[2]張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3]智婷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3(10):256-257.
[4]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