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北
音樂專業院校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是其教學課堂的延伸,是衡量其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是其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作為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供給側,全國十一所音樂專業院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并通過經年的積淀,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演出藝術實踐文化品牌,如中央音樂學院的“國際室內樂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上海音樂學院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武漢音樂學院的“長江之韻——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交流展演季”、天津音樂學院的“五月音樂節”“天籟之音”等。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在防控疫情的大環境下,各音樂專業院校在原有的開展基礎上,對演出藝術實踐活動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以適應社會環境變化的新形勢。
學生和教師一直是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的主體構成。以天津音樂學院為例,多年來,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形成了以本科生為主體,其他學歷層次(研究生、專科生)為必要補充,教師起到組織引領作用,開展校內外演出藝術實踐的運作模式。一直以來,表演類專業學生是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主力軍,而理論專業和非表演類專業的學生則較少參加,系部之間缺少橫向聯系。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度,提高系部間合作的整體合力,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天津音樂學院積極鼓勵理論專業和非表演類專業的學生參與到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中來,為所有學生提供演出藝術實踐平臺。如音樂教育系“燭光合唱團”參加了歷屆“五月音樂節”“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藝術管理系組建了各種形式的樂隊組合,積極進行演出藝術實踐;音樂學系學生積極參與到福建南音以及古琴琴歌的相關演出實踐中去。最近的一項以天津音樂學院師生為主要調查對象的調查問卷中顯示①,在277名完成調查問卷的本科學生中(共662人完成調查問卷),有224人參演過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占比為80%,滿意度和基本滿意度為90.18%(見圖1)。

圖1 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滿意度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抗疫,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受抗疫熱情的鼓舞,音樂專業院校紛紛在線上線下推出激勵團結士氣謳歌抗疫精神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如中央音樂學院等十一所音樂學院千名師生聯合出演的“云合唱”《我們》、天津音樂學院中提琴室內樂團線上奏響《我愛你,中國》等。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還將疫情期間天音師生陪讀抗疫醫護人員子女的事例改編成音樂劇《陪你長大》,獲得各界好評。
為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天津音樂學院先后下發了《關于開展2020年全院在職教職員工“四史”學習的通知》文件和“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通知。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先后組織各系師生深入南開大學、天津市紅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大中專院校,舉行了《“我愛祖國”主題音樂會》《“我和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等以“愛黨愛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2020年11月,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組織各專業師生,赴天津市第五中心,融合現場講解和演出的多元形式,開展了名為《“我愛我的祖國”——高中音樂鑒賞新教材作品賞析專場音樂會》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在音樂會現場,講解《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的節奏知識點,并帶領全體觀眾參加互動,共同打節拍演唱演奏《我和我的祖國》,掀起音樂會的高潮。演出在學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學生們紛紛表示,這種形式的演出既欣賞了音樂,又學習了音樂課本上的知識,還感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希望今后多多舉辦。
在本科教育方面,《天津音樂學院藝術實踐學分管理實施辦法》②明確了各專業本科生需在本科學年內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5-7分藝術實踐學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天津音樂學院表演、創作專業學位音樂會(作品展演)管理辦法》③規定,表演專業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需要獨立完成兩場校內畢業音樂會演出,且每場演出曲目總時長為50-60分鐘以上,方達到畢業要求,從制度上體現了演出藝術實踐的重要性。據天津音樂學院演出管理部門統計,每學年舉辦碩士研究生音樂會近150場,其他各類校內音樂會、舞蹈、話劇等各種形式的演出藝術實踐100場左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舞臺表演實踐能力,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和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體藝〔2019〕2號),天津音樂學院響應號召,切實貫徹美育工作指導精神,認真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發揮演出藝術實踐供給側的重要作用。自2017年以來,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組織師生深入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市紅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學等學校,共舉行音樂會、舞蹈、話劇等各種形式的演出藝術實踐14場,參演人數達600人(次)左右。(見表1)

表1 2017-2020天津音樂學院“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統計表

時間 地點 演出名稱2018年5月23日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室內樂專場音樂會2018年11月8日 天津工業大學 室內樂藝術表演講座2019年5月10日 南開大學 “我愛祖國”主題音樂會2019年12月10日 天津市紅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我和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2020年11月6日 天津市第五中學 “我愛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高中音樂鑒賞新教材作品賞析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④”,“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⑤”的號召,天津音樂學院積極開展不同層次的以“音樂普及”為目標服務社會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同時,與各文化單位交流合作,共同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自2016年起,在天津音樂廳舉辦了十余場“天籟之音”惠民音樂會;與天津圖書館合作,定期舉辦面向普通市民的音樂科普講座及音樂會;走進居民社區、少年宮、文化館,以飽滿的熱忱積極服務社會;深入養老院、軍休所、監獄等單位,關注特定人群。受天津市政府的邀請,多次赴外地和國外承演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天津文化展示部分的演出活動。疫情期間,聯合天津市海河醫院的醫護人員,共同舉辦了“以‘藝’抗‘疫’致敬英雄”音樂會,并特邀天津市首批醫療救治隊隊員參加。
報紙、廣播和電視是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面向社會大眾前期宣傳的重要平臺。年齡偏大的受眾群體比較習慣使用報紙、廣播和電視等作為查閱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信息的媒介手段。同時,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等新興媒介以其編輯簡單、發布便捷、傳播迅速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群的推崇和偏愛。此外,各音樂專業院校官網,以及搜狐、新浪、網易、騰訊等網站也是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前期宣傳媒介的必要補充。在校園范圍內,固定公告欄櫥窗、電子宣傳大屏幕,以及海報、節目單、宣傳冊等平面媒介仍是演出藝術實踐活動比較直觀的前期宣傳媒介,特別是海報、節目單、宣傳冊等平面媒介,在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信息獲取渠道中以22.25%的占比率居于第二位⑥,遠遠高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其他傳統宣傳媒介。
出席演出現場是觀看欣賞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常見方式。但自疫情爆發以來,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傳播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方面,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聚集性活動無法如期舉行,傳統的出席演出現場的觀看方式受到一定的局限性,這就催生了一批新興的演出藝術實踐傳播媒介。另一方面,5G技術在我國的普及和網民數量的激增為演出藝術實踐新興傳播媒介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和現實基礎。各大音樂學院紛紛以“在線”、“云端”、“直播”的形式推出各自的演出藝術實踐活動。這些新興形式打破了空間限制、地域限制,甚至是時間上的限制,以其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明顯優勢,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勢下,為社會大眾欣賞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提供更多元化的選項。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和社會生活的不斷加快,線下生活場景線上化轉移,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對文化藝術生活的需求也受到互聯網的下沉滲透影響,00后和70后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結構中的比例進一步擴大⑦。在“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調查問卷”⑧中顯示,在662位完成調查問卷的人員中,年齡在1-40歲的青少年人群占比83.08%,40-60歲人群為14.95%;在回放設備方面,55.67%的人選擇使用手機收聽和觀看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24.52%的人選擇電腦作為收聽觀看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設備,僅有19.81%的人選擇電視、廣播的方式觀看和收聽演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時長方面,有36.1%的受訪人群選擇以“某個或某幾個節目”和“片段式或快進瀏覽”的時長方式欣賞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年齡層上下擴大,回放進一步依賴互聯網,和回放欣賞時長“碎片化”是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回放傳播的新趨勢。
2015年底,由上海音樂學院發起,“中國九大專業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⑨”(2017年更名為“中國專業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浙江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加入該聯盟)在上海成立,選舉中央音樂學院為第一屆輪值主席。聯盟以拓展藝術實踐活動、加強藝術實踐演出交流,促進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教學為宗旨,由具有獨立辦學資質的各音樂專業院校藝術實踐主要負責部門組成。至此,雖然音樂專業院校各自表述不盡相同,但演出藝術實踐組織機構系統已然形成。2010年,天津音樂學院將原隸屬于教務處的演出實踐科與隸屬于圖書信息中心的電化教學科合并,在此基礎上成立演藝中心,與教務處一道,以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促進音樂專業教育教學。演藝中心具體職責為組織協調天津音樂學院校內外演出藝術實踐活動,保障其順利開展;管理校內演出藝術實踐場地(如音樂廳等);組織協調國內外重大比賽的參賽報送工作;負責重大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音像錄制與資料留存工作。
自成立以來,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制定了各類演出藝術實踐相關規章制度,規范化管理演出藝術實踐,保障演出進行。在演出管理方面,制定了《天津音樂學院校外演出紀律守則》等辦法;在場地管理方面,制定了《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廳、演奏廳使用管理辦法》、《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廳、演奏廳安全責任書》、《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廳、演奏廳使用申請表》等規定;在比賽工作方面,制定了《演藝中心比賽工作流程》、《演藝中心比賽評審規則》、《藝術類專業比賽評分辦法》、《藝術類專業比賽報名表模板》、《評委產生辦法》、《評委承諾書》等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有制可循。
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積極為各系師生搭建演出藝術實踐平臺。隨著辦學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一批演出藝術實踐平臺,如“五月音樂節”、“新年音樂會”、“天籟之音”等。2017年起,選拔各專業學生組建“天音室內樂團”,該團曾多次代表天津市赴瑞士等地參加演出活動,在國際化演出平臺上展示天音學子的風采。以藝術管理系學生為主要力量成立的演出藝術實踐保障隊伍,從策劃、宣傳、錄制等環節鍛煉了非表演專業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校內演出場地的嚴格管理和良性運作,為演出藝術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積極與圖書館、文化中心、少年宮、專業音樂演出院團、國內外高校等單位交流合作,為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形成更廣闊的空間。
隨著科技與音樂教育的發展,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在音樂專業院校教育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疫情防控的大環境,對音樂專業院校演出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挑戰,音樂教育高校要迎難而上,整合自身資源,把握現有條件,乘著科技發展的東風,因地制宜地開展演出藝術實踐活動,從而促進音樂人才培養體系的發展。■
注釋:
① http://www.eqxiu.com/fs/data/analysis?id=11941848&code=vivPyrNx&source=app
② http://jw.tjcm.edu.cn/info/1943/4214.htm
③ http://xsyj.tjcm.edu.cn/info/1004/1363.htm
④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M].人民出版社,2017:43-44.
⑤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人民出版社,2015:14.
⑥ http://www.eqxiu.com/fs/data/analysis?id=11941848&code=vivPyrNx&source=app
⑦ https://mp.weixin.qq.com/s/_y6d43VvzRoL_OLndSREWQ QuestMobile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打報告(上)
⑧ http://www.eqxiu.com/fs/data/analysis?id=11941848&code=vivPyrNx&source=app
⑨ “中國九大專業音樂院校藝術實踐聯盟”初始成員為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