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21日報道,原題:在中國,華爾街銀行狂招人,但掙錢沒那么容易華爾街依然沒搞清楚如何在中國賺大錢。盡管市場廣泛開放、數百名新員工加入、數十億美元資金投入,摩根大通和其他全球投資銀行去年總共虧損約3.08億元(4800萬美元)。有三家公司從其合資企業中獲得微薄利潤,還有三家出現虧損。相比之下,中國(本土)的投資銀行憑借接二連三的交易斬獲244億美元收入。
雖然趨勢向好——收入正上升,一些銀行扭轉前幾年的虧損,但如此平常的結果表明,華爾街公司仍需要更多時間、人才和更大投資,才能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重大收益。總部位于香港的中泰金融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負責人說:“盡管中國是全球銀行不能錯過的戰略性市場,但在這里能否收獲豐厚利潤是另一回事。在一個由中國頂級經紀商把持的高度集中的市場,要贏得客戶——無論財富管理還是投資銀行客戶,非常具有挑戰性。”
對投資銀行巨頭們來說,沒有比中國54萬億美元的金融服務市場更大的機會了。(中國)政府已逐漸允許外企控制與當地券商合作的企業,同時為他們建立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打開綠燈。(外國)銀行紛紛進入。僅美國公司去年就把在中國的風險敞口提高到778億美元,并正招聘數百名員工。中國2020年取消限制后,許多公司宣布將尋求100%控股,有幾家已擁有51%的股份。
但對多數(外資銀行)來說,獲得控制權并沒帶來太多收益,與中國本土巨頭相比,這些外資企業仍是小魚。數據顯示,在華擁有最大合資企業的瑞銀集團,按資產計算在120多家中國券商中排名第89。盡管2020年發生疫情,當年中國券商的收入仍創下三年來新高。▲
(汪北哲譯)
環球時報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