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華
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關鍵一環,采用高效、新穎的講解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也能豐富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深入貫徹落實教學改革的形勢下,一種以閱讀教學為中心,以捕捉讀寫結合訓練點為策略的新型講解模式已成為任課教師的優先選擇。基于此,圍繞閱讀教學的目標與特點展開討論,分析探究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閱讀教學;讀寫訓練點;策略分析
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師并未將閱讀教學當成教學重點,也未能捕捉到讀寫訓練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僅簡單地為學生講解文章,要求他們進行默寫記憶,此種枯燥的授課模式很難為學生帶來實質性幫助,也無法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水準,而教師的授課理念過于陳舊,也使學生失去閱讀興趣,導致語文課堂更加枯燥和沉悶。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構建新式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為達成這一目標,要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捕捉讀寫訓練點的關鍵性,并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將二者有效糅合的措施與途徑,確保學生能夠提升閱讀技能,豐富閱讀體驗,不斷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并形成思辨能力,達到綜合發展的終極目標。
一、借助思維導圖,提煉核心內容
鑒于語文閱讀中需要提煉的主旨內容較多,也相對零碎,任課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使學生快速找到核心點。具體到實踐中,教師可選取相適宜的閱讀文章,要求學生自主瀏覽,再以小組為單位,提煉文章中的關鍵段落與語句,根據文章內容對其進行擴充;學生依據理解,對所提取的關鍵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組合排列,并結合文章的主旨內容及主干完成概略補充。任課教師要依據不同學生的特性,激勵他們聯系實際生活中與文章有關的場景,并以此為基礎對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調整、修改,使其能夠體現學生自己的想法,并繪制出個性特點。在學生繪制完成思維導圖后,教師要對其進行總結評價,并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對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教師需要對學生捕捉到的讀寫訓練點開展歸納與講解工作,輔助學生明確本次閱讀的目標與具體要求。學生可結合思維導圖完成問答練習和寫作訓練。
二、運用多媒體,梳理文章脈絡
相比于固有的板書教學,多媒體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將其應用于閱讀教學中能發揮更好的教學效果。鑒于此,首先,任課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利用視頻或動畫等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找準讀寫訓練點。針對小學生普遍缺少對文章線索的理解與整體構想,極易走進思維瓶頸這一問題,教師可先根據文章的中心內容為學生營造生活化場景,再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呈現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件背景,演繹具體的故事情節,以深化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其次,使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表演的場景,使學生融合文章與視頻動畫對其主旨內容進行歸納。最后,由教師與學生聯手提取本節閱讀課的訓練點,再進行深入聯系。譬如,在閱讀小說體裁的文章時,教師可在課前篩選一些素材資源,引導學生通過編寫劇本或表演舞臺劇等方式再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播放與文章有關的視頻,激勵學生依據表演內容和視頻資料整理文章脈絡。在此基礎上,任課教師對學生所整理的內容進行概括與總結,向他們描述本堂課的讀寫訓練點,并設置相應的任務,要求學生完成讀寫訓練。
三、選擇多方資源,完成文本拓展
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訓練點的捕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任課教師通過長期訓練來完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日常練習,并使用多方面資源,包括課后拓展閱讀、相似題材文章閱讀、相似場景搜集等,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提煉,掌握讀寫技能,進一步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以《論語》相關內容為例,因文言文的表達形式比較晦澀,學生難以提起閱讀興趣,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激勵他們借助多種平臺,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或文獻,并在課堂中分享這些資料,再結合這些資料進行討論。教師通過凝練、歸納,以講故事的形式為學生講解孔子思想的內核,加深學生印象,提煉讀寫的主旨內容。在完成課堂講解后,教師可以激勵學生瀏覽相關的視頻短片,要求他們寫出自己的見解,此舉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內涵,逐步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關鍵一環,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讀寫訓練點的捕捉也有著積極影響。借助閱讀,學生能夠掌握提煉文章核心點的技能,并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探尋新的閱讀教學策略是全面落實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任課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并做好這一工作,確保小學語文課堂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王金湧.落實讀寫結合策略? 有效提升語用能力[J].教師,2020(21):46-47.
[2]闞巍.閱讀教學中巧妙捕捉讀寫訓練點的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