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方 上海市科協
背景情況國務院《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實施以來,我國醫藥創新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國醫藥創新產業仍面臨著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弱、科研人才流失等普遍性問題。
1.人才供需不平衡。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醫藥研發人員占醫藥產業職工人數比例為7%,其中高級研究人員占比不到1%。對比西方發達國家,美國醫藥研發人員占該產業職工人數比例為23%,德國為18%,英國為17%,日本為16%。
2.研發投入不足。我國生物制藥企業仍以生產仿制藥和原料藥為主,研發投入偏低,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較弱。
3.科研成果轉化率低。西方發達國家科研成果的轉化直接服務于經濟發展。而在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大部分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內和學術期刊上。
1.建立科研資助管理機制,促進多元化資金投入。
以相關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為依托,加大對重點藥品、創新藥、先進醫療器械自主研發創新的資助力度。另外,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分攤科研創新項目開發的資金風險,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研發人員待遇、調動研發創新積極性。
2.優化體制機制,給予更大力度的優惠政策,構建醫藥創新產業扶持機制。
一是對醫藥科技前沿領域已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尤其是國家重點、重大項目,可增加科研經費和適當減免稅費;二是對于具有明確市場前景的醫藥新產品,可適當簡化審批手續;三是對于已經拿到新藥審批資質、技術成熟可實現量產的新藥,可予以加入醫保藥品目錄或基本藥品目錄的行政支持,縮短醫藥創新企業科研投入產出周期,使人民群眾早日享受醫藥創新帶來的福利;四是促進產學研協同,搭建“企業—高?!蒲袡C構”緊密合作模式。
3.培育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建立人才激勵和獎勵機制。
培養科技前沿領域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和技術帶頭人;組建專家意見委員會,打造高端智庫,為科技創新提供最堅實的保障;加強對35歲以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扶持力度;配套實施人才激勵及優惠落戶政策。
4.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尤其是加速重點藥品、創新藥、先進醫療器械等的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
一是打造創業孵化器平臺,鼓勵引導擁有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人員創業;二是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試點工作,對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和機構,先以試點的方式建立相關標準;三是通過獎勵和報酬等方式,對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的人員,給予額外的獎勵和經濟補貼,以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