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華 達小蕓
摘 要:通過預習領悟、交流展示、改善反思等教學結構的實施,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基于此,深度分析小學數學“三段式”生本課堂教學結構,并且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三段式”教學;實踐探索;策略分析
眾所周知,數學課程中的知識點存在關聯性,前面學習的內容為后面學習的內容做鋪墊。而數學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空間圖形,還是表格統計,都可以融入“三段式”教學法。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精準、穩固地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帶給學生一個極為清楚的學習思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質教學方式。
一、“三段式”生本課堂教學結構
1.預習領悟
“三段式”教學中的第一項便是預習領悟,包括情感體驗、知識儲備、知識構建以及知識收集等方面,初期達成預習目標,教師多數以本課題教學任務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思考,為學生預設學習目標,學生以教師的目標為指導展開自主預習,在遇到問題時通過學生與學生探討、尋求教師引導等方式完成預設目標的學習,將學習中的難點與和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在此基礎上逐漸深入了解課題內容,為正式學習打下基礎。
2.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學生預習結果的檢驗與延伸,目的是通過互動學習的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生通過聽取和展示兩個流程得到鍛煉,通過發表自我觀點博取認同感,培養學習興趣。在聽取他人觀點時,學生將思維帶到課題中,有助于學生拓寬學習思路、培養發散性思維;而自我觀點發表除上述博取認同感外,還可以為學生梳理思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在展示中,教師應該參與到學生研討中,在學生理解不到位時進行補充說明,學習目標由淺入深,不斷推進教學進程。
3.改善反思
改善反思是對上一過程的進一步提升,確保學生全體達標,以競賽、活動、聯系等方式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此過程,教師應該立足于所有學生發展,以學困生為重點群體展開工作,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對部分學生展開個別輔導,讓他們開闊思維,耐心幫助他們趕上其他人的學習進度。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掌握優等生的需求,根據課題內容對其展開延展教學,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
二、小學數學“三段式”生本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1.三維目標結合展開教學
為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深度發掘數學教材中蘊含的潛在資源,以一種煥然一新的形式向學生展開數學教學,教學時注重多元化與興趣化,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與理解能力選擇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思考范圍與思考深度有限,甚至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欠缺,在這種情況下展開數學教學,教師應該以學生興趣點著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制定教學目標與選擇教學模式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創編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吸引學生參與到討論中來,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集體研討等方式培養思維能力,逐漸為培養數學思維、實現教學目標打下基礎。
如在教學小學數學課“長方形與正方形”時,首先,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目標,要求學生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展開細致講解并預留下節課的預習作業。
2.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相結合
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三段式”教學法,其目的就是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從而改變傳統課堂節奏,促進學生學習行為與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教師要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策略與方法,學會從藝術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何將現有問題轉化為更簡單的形式;如何選擇、判斷、利用以及收集信息;如何面對、看待學習中的困難;如何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高于自身能力的難題等,都可以通過教師的學習方法傳授讓學生逐一掌握,而且數學教學中間存在關聯性,學習方法也是一通百通,只要學生掌握了一種自主學習方式,其他問題也可以借鑒此種方式開展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數學思維。
如在教學小學數學課“公頃與平方千米”時,首先,為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向學生展示情景模式教學法。其次,引導學生掌握技巧與應用范圍。最后,要求學生根據課題內容使用學習方法,從而檢查學生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3.生成與預設相結合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與實際需求,對教學難度作出調整,將時機把握在恰當的地方,生成教學計劃外的教學資源,輔助教師達成學生核心素養、數學思維的培養。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有效地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設計小學數學優質、高效的教學環節,發揮每一項教學資源的作用,為每位學生奠定堅實、穩固的數學基礎。
總而言之,“三段式”教學與小學數學課程完美契合,教師可通過結合三維目標、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相結合、生成與預設相結合等方式開展教學,為小學生提升數學成績、核心素養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馮縉,李曉暉.三段式思維型數學課堂樣態:以馮縉老師執教的《比的應用》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9(17).
[2]陳淑芳.創境探究拓展:以“筆算乘法”為例談小學計算課“三段式”教學[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12).
注:本文系甘肅省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類型:一般課題,課題名稱:“‘三段式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