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
摘 要:我國長期堅持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思想,通過構建德、智、體、美、勞的育人體系,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當前走入新時代,對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扎實推進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對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進行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設計;實踐探索
一、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設計特點
作為農村中小學育人的重要載體,勞動課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圍繞勞動教育這一課程首先是基于原課程,同時還要結合現實需要以及學生的需要、學校育人需要以及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等,對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進行重組與構建。而這一課程必須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要凸顯農村的特色化,圍繞農村中小學的地域特色,以及各個學校的育人特色,結合周邊的環境資源以及地域特色,進行勞動教育課程的特色化開發,比如說就地取材,進行菜園、農場課程的開發以及種植蔬菜等實踐活動系列課程的開發。
2.要與時代同步,融入一定的科技元素。勞動創造了一切。因此勞動教育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還需要不斷融入科學元素,從而增強學生的勞動體驗,展現新時代社會發展的特色,激勵學生實現創造性勞動以及創新思維,深入感知科技帶來的魅力。比如,將一些科學技術課程或者是當前的STEM課程進行融合。由此,也能讓學生在這一勞動實踐之中提升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
素養。
3.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更要體現生活化,與農村中小學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充分挖掘地域資源,使勞動課程接地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興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學校就地取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按照當地農村的勞動開展情況,開設有趣的勞動教育課程。比如,按照時令天氣進行有序開展,從而切實讓學生在田間地頭體會到勞動的偉大、崇高、光榮的真正內涵。
4.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一定要具有系統化,對于勞動教育持續開展,需要來自社會、家庭多方的力量,通過合力育人推進勞動教育。農村中小學生可以充分發動地方企業、家庭、村委會、社區、家長委員會等,通過開發一系列村委會課程或者家長課程,使村委會與學校、家長及時聯系,設定具體的勞動內容、具體的時間與地點。同時,家長結合自身勞動經驗,指導孩子在田間地頭開展勞動,在這種耳濡目染的親身實踐中,逐漸培養學生愛勞動、愛學習的良好習慣。作為學校,還應該經常開展志愿活動以及公益勞動,從而使勞動教育日常化、系統化。
5.農村中小學勞動課程要具有針對性。隨著勞動教育的步步深入,結合農村中小學校實際的生活狀況,開發有特色的勞動系列課程,比如說在特殊時期,通過開設家務勞動系列課程,使學生在參與之中體會參與勞動的快樂以及父母的辛勞,并且寫下自己的心得感受。
二、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內容的著力點
農村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的課程內容要具有發展觀念,抓住著力點結合實際進行設計。(1)勞動知識與勞動技能緊密結合起來,其中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勞動、服務性勞動以及生產勞動等。(2)勞動習慣的培養。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重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充分發揮家委會的力量,在日常教學以及生活中重視學生的良好勞動習慣的自然養成。在良好的勞動氛圍之中,使學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盡量去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學會思考作為社會一分子的責任感。(3)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與態度。通過實踐活動幫助農村中小學的孩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使他們在接地氣式的勞動教育中感受勞動的偉大與光榮,培養他們熱愛勞動,同時也從自己的父母身上、祖輩身上感受勞動的深刻內涵,讓學生自發參與到家庭勞動之中,從而使他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4)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通過對勞動實踐課程的不斷豐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讓學生做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在流汗之中感受勞動,體會勞動的艱辛、不易,充分利用農村地方資源這一優勢開發“我是新時代小農人”的課程。
三、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實施遵循的原則
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在實施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1)勞動教育要與學科進行有效融合,不斷培養中小學生系統的思維能力。通過具體的方式與方法綜合多方力量以及各種學科知識的滲透,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同時這一勞動教育課程還要體現前瞻性,除了對學生生活勞動進行設置之外,勞動教育課程還需要以相應的內容設置來滿足其未來的勞動與生產、服務等的需要。因此,在農村中小學校中還需要開設勞動實踐以及體驗課程,使學生增強社會化,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內容,從而使他們自發樹立尊重勞動者的意識。(2)勞動教育課體現實用性,在具體的課程開發與實踐中,要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生活能力,形成基本良好的勞動品質。(3)勞動教育課程中具體勞動方式、勞動的教育評價方式要體現多元化,展示學生的勞動產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或者是對勞動任務完成質量進行相應的考核后給予等級評價,抑或是對自己參加家務勞動或者田間勞動做自評、他評以及家長評、教師評等多方面的評價,不斷促進勞動教育的深入實施,切實將農村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中,作為其升學的重要參考依據。
總之,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可挖掘的空間還很大,各個學校要多角度、多層面進行課程設計,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從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參考文獻:
姚令君.淺論新時代縣域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勞動教育的策略措施[J].才智,2020(2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農村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ZX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