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小晶
摘 要:新課程倡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但是在實際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往往重視課堂結果評價而忽略前置評價、過程性評價,甚至只重視期末考核的成績,這樣就錯過了很多課堂中的閃光點和再生資源,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就前置評價、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評價實施的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發表見解。
關鍵詞:評價;核心素養;發展
評價應基于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而展開,評價內容要從學情出發,評價方式要有利于學生學習、有利于教學開展。評價的實施要從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程目標向關注能力培養的核心素養轉變。
一、立足學情,全面掌握學習者的“需要”
從“課程評價之父”拉爾夫·泰勒的課程原理看,前置評價是了解學習者目前的狀況與公認的常模之間的差別(通常所講的“需要”)的有效手段。全面掌握學習者的“需要”是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的參照標準之一,也是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內容的重要依據。立足學情,因材施教,前置評價是課堂評價實施的有效手段之一。
前置評價就是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為判斷學生的前期準備狀況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它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
了解學情: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認知方向;
分析學情: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個體差異、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困難;
選擇教學方法: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最適合學生。
比如,在教學《遨游因特網》時,周老師通過問卷星發布選擇題:
第一題
師:有個別同學表示沒有上過網,不要緊,這節課我們就是一起來學習上網的。
第二題
師:這題答對的人特別多啊,它就是“瀏覽器”圖標,這是我們計算機系統自帶的瀏覽器圖標,我們可以簡稱它為“IE瀏覽器”。
第三題
預設1:有不少同學選擇了用計算機上網查資料,是哪些同學?你們平時在家有沒有嘗試過自己上網查資料?
預設2:還有許多同學選擇了想上網玩小游戲,在家上網玩過小游戲的舉手給我看看,你能告訴我你是怎么樣進入游戲界面的嗎?
在了解學情、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真正落實到“以學定教”。
二、注重過程,抓住學習者的每一個閃光點
教育注重的是過程,關注的是學生在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而不是結果導向。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是一個伴隨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的動態化過程,讓學生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全面發展,成為完整的、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
1.全面提高學生參與度
一些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陷入“課堂紀律難以把
控”的教學困境,遇到這種情況,不妨靈活使用信息化工具,把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抓住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創建積極的課堂。
如班級優化大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機點擊學生的頭像回答問題,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這種方式比傳統的問答模式更具吸引力,也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及時的評價也激起了孩子的表現欲和競爭欲。
2.全面關注學生達成度
美國某科技館有這樣一則語錄:“我聽過了,就忘記了;我看過了,就知道了;我做過了,就記住了。”同樣,在信息技術課堂,動手實踐與操作更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信息技術課堂的優勢之一是一般都有作品的呈現,學生通過作品更易于體驗學習成就感,收獲成功的喜悅。對作品的及時評價和反饋,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掌握。
3.激疑布惑,鼓勵學生有個性地回答
培養學生的六大核心素養需要多開發學生的思維,多讓學生動腦筋,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創新和發展。要做到鼓勵學生有個性地回答,我們至少要做到以下兩點:
(1)多一點鼓勵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問題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營養劑,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也許會暴露學生各種困難,或者出現錯誤,但是我們要尊重并直面學生遇到的困難和錯誤,往往學生遇到的困難或出現的錯誤是創意的火花,而不是將學生的困難和錯誤扼殺在搖籃里,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多一點反饋
問題是核心素養形成的載體,人的思維能力在解決問題中能夠有效地表現出來。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要養成勇于質疑的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激疑布惑,通過評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信息技術課堂將散發出磁性和魅力。
三、自我評價,成就共同發展
總結性評價能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表現,為學生提供有關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反饋,讓學生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在總結性評價環節,除了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知識建構,學生自我評價對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實現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
評價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我們要重視各個環節的評價,通過評價的合理實施,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逐步提升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拉爾夫·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0-06:16.
[2]李雪娟.泰勒原理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設計的啟示[J].基礎教育研究,2018,489(11):45-47.
[3]余加平.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J].中外交流,2019,26(4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