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海燕
摘 要:“愛種子”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新形態課堂模式。圍繞英語核心素養理念,以“愛種子”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英語主題拓展課為陣地,通過“整合知識、感悟文本、復述文本、創圖寫話”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模塊的重點知識,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
關鍵詞:“愛種子”;思維導圖;高階思維
思維導圖通過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使知識結構化和可視化。在“愛種子”模式下的小學英語主題拓展課中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整合單元知識,理清文章脈絡和內涵,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完善與創作思維導圖時,其高階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課改經驗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借助導圖,整合單元知識
思維導圖像參天大樹一樣不斷長出分支,學生的想象不斷地擴散,學生隨著信息不斷地涌現而不斷地發散思維。它把純文字式的文本加工創造成一個有意義的圖式,幫助學生搭建文本支架, 使關鍵信息一目了然。在“愛種子”《學習單》中,在每一課的主題拓展課中都有提供思維導圖的主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維框架,學生可以看著思維導圖的主干回憶與補充模塊的重點知識。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儲備都不一樣,學生最后做出來的思維導圖各有特色。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1的主題拓展課中,我就讓學生把《學習單》上的導圖補充完整。這時學生就根據自己的興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畫畫、寫信息點、圖文結合等把When /Weather/ Activities這幾個分支寫完整。無論怎樣,學生只要能完成思維導圖,就可以進一步熟悉模塊的重點知識、梳理文本,從而構建了清晰的知識網絡,同時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得到了訓練與提高。
二、融入導圖,深入感悟文本
在閱讀英語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能讓學生盡快抓住關鍵
點,深入理解文本,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閱讀文本的有效性。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1的主題拓展課中,在學習Story time時,我和學生在課上一起完成這則故事的思維導圖。首先我讓學生通過小組閱讀找出本故事的中心詞“Travel”,接著我通過抓住關鍵分支“Where”“Who”“How”“What happened”依次展開提問。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核心詞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逐步深入理清文本的脈絡,關注文本的細節,把文本理解得更透徹。由此可見,在英語文本閱讀中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概括性,能讓學生看到整篇文章的內容,對提升英語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三、展開導圖,豐富文本輸出
著名語言學家邦文尼斯特說過:“思維的可能性總是和語言能力不可分割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復述是對所學的內容的消化與吸收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復述中能汲取文章中豐富的營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訓練。在主題拓展課中,我會讓學生看著思維導圖來復述繪本或短文的內容。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的Module 1的主題拓展課中,我就結合“愛種子”《學習單》上的一篇課外拓展閱讀,要求學生帶著“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這個問題來閱讀,讓學生找到這短文的中心詞“Harbin”,然后引導學生把該城市的四個季節按時間、天氣和人們的活動來把文本的信息補充進去,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思維導圖。這一導圖不僅能讓學生清晰把握短文的脈絡、各段的主要內容,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語言框架,便于語言的輸出。學生看著思維導圖,就能把文章的內容復述出來。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水平和概括性思維都有所提高。
四、構建導圖,理清寫作思路
小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如果不構思就寫作,寫出來的文章肯定語病多,語句不通順。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把握寫作的重點,讓學生順著自己的思路進行寫作。因此,在寫作前,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導圖模型,接著引導學生補充思維導圖的內容,然后讓學生用“ and,so,but”等詞串聯起來。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邏輯性會更強,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在我們現用的教科版教材中,模塊主題清晰,教師就可以根據中心話題,把相關的層級寫出來,讓學生圍繞各分支的重點添加與擴散。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1的主題拓展課中,我讓學生以“My favourite season”為題,從“Name/When/Weather/Clothes/
Activities”這幾個分支,結合自己的愛好發散思維,把導圖的內容補充完整。為了幫助班里的學困生,我還會在黑板上給每一分支板書該話題的句式,如Name:My favourite season is.../ When:Its
from...to.../Weather:Its hot/.../Clothes:I like to wear.../I can wear.../Activities:I can...這樣就可減輕學困生的壓力。學生看著思維導圖,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輕松地完成寫作任務。最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配上一幅圖,以名片的方式在班上進行展示。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水平,還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性與創新性思維。
綜上所述,在“愛種子”主題拓展課中,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的思維模式由傳統的“線性思維”轉化成具有放射性的“網狀思維”,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前后聯系和巧妙構思,同時讓學生掌握了閱讀與寫作的方法。教師通過長期有效的訓練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曹愛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15(20).
[2]楊靜.思維導圖對提高小學英語作文水平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3]黃海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2):34-35.
[4]王薇.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加法”[J].校園英語(下旬),2018(10).